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分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分析(4篇)

第一篇:风景园林设计用地问题分析

【摘要】

针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一般内容,并根据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得出地势平坦园林、傍水园林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用地

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景观环境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园林建设总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对当地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园林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在合理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土地问题,需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最终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

1对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

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常见于城市内部的一种园林场地形式。从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用地规划中,可以从大多数的已建成的园林中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已经对现有土地、地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根据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在经过上述处理后,风景园林的的景观一览无余,整个园林景观都被清晰的展示在游客面前,因此在这种园林规划中,常被设置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如著名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一般在地势平坦的园林设计中,为有效解决园林场景中的用地问题,设计人员通常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景观需要适当处理主体建筑与周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针对高大标志性建筑可采取缩短式的设计方法,不断缩小参照物用地,来减少整个景观的用地情况。以贵州某风景园林为例,该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将“门”作为整个景观的主体,并在门的周围简单的铺设假山、假石,没有按照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惯例将“门”设计的特别高大,而是依靠周围的参照物凸显“门”的特别。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门”景观的用地面积,也有效降低了景观总成本。②在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过程中,要妥善协调设计景观物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差别,在保证景观物整体美感的同时,也要兼顾用地的要求。以著名的上海世博园贵州馆为例,该建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独出心裁的采取了“头饰设计方法”,将贵州少女的头饰物应用在建筑中,并且在场地选择中,也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木”、“绿”的主题,将绿色、可再生的观点发挥到极值。结合贵州省在景观设计中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在地势平坦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景观设计的用地管理要遵守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确保能在满足景观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用地管理。②在主体与参照物的用地选择上,可以遵照4:1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主体建筑的面积,既保证参照物不能“喧宾夺主”,又保证主体景观的整体形象得到体现。③针对景观中某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土地,要尽可能的赋予这种土地“绿”的概念,通过植树、覆盖草坪等保证景区整体美观。项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象要素概述地表物质、地基承载能力地形长度、坡向、高程河流湖泊分布、水库、地下水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相关政策法律降雨量、日照、风速等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要素分析

2傍水园林的园林场地设计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水”一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傍水园林也成为我国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傍水园林的设计现状来看,由于这种园林中含有大量的“水”元素,湖泊、河流纵横交错,导致其园林用地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选取一案例,对其傍水园林的场地设计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该景区包括1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区域19个工业企业,在通过退耕还林等处理后,整个景区新增绿地面积约为6500亩,森林覆盖面积上升到80.0%。在这种背景下,该景区存在部分问题,主要包括:①景区道路周围建设有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这与整个景区自然、协调的主题概念不符合;②主体湖波依靠曲折的湖堤将整个湖泊划分为多个湖面,虽然增加了主体湖泊的趣味性,但游客不能一目了然的观赏湖泊全景,趣味索然。针对上述问题,该景区管理单位对整个景区进行了以此全面的设计,具体措施包括:围绕该景区“自然野趣”的主题,对整个景区进行全面改造。①大量拆除景区内部的违法建筑物与无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余额为27.7万m2,规划新迁建建筑面积越6.9万m2;②重视对湖泊总体的水资源保持,针对景区存在的不合理湖堤现象,对其进行拆除,保证了景区内水景观的开阔性;③针对景区周围存在高建筑的现象,重视在湖泊周围种植槐树等高大树木,通过对比参照,降低周围高层建筑对景区整体质量的影响。经过上述处理,该景区累计节省土地面积约为21万m2,并且经过湖堤改造、植树造林等改造后,景区内土地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达到了土地保护的目的。

3山体园林的场地设计

3.1山体园林场地设计问题概述

一般在山体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保护与利用天然资源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并保证能在不同设计阶段重视用地管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多种因素。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要素体现在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能进一步明确有关山体园林景观用地的关键点,以全面提高用地质量。

3.2常用方法

考虑到山体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为确保在该项目设计中能达到用地管理的目的,在操作中可以重视以下几种技术的应用:①对空间格局的控制。与其他风景园林景观相比,山体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立体特征,因此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从风景园林景区的大体环境出发,在掌握园林整个风景结构的特点后,对整个园林项目进行判断,判断景区内的哪些项目存在滥用土地项目,哪些土地能被应用于社会生产。除此之外,要全面分析景观的空间结构,并将对景观界面的控制作为关键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自然景观与建湖景观的协调搭配,来达到多层次景观的目的。②视觉景观分析。对山体景观而言,当游客进入景区内部之后,会从多个视角观察这个景区的内部景观,这就要求景区在控制空间格局的同时,做好游客的视觉景观分析,实现土地管理与景观搭配的统一。鸟瞰视景可以反映风景园林的总体环境。鸟瞰视景的分析,可借助景区地图、航拍和卫星遥感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整体景观结构分析,注重大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坚持自然与景观共生的原则;风景园林中的点、线、面、体等可能成为视觉焦点的要素,需进行景观形态分析;风景园林的色彩分析可根据色彩地理学的观点由异化的空间体验和独具地域特色的空间聚落形态构成。

3.3实例分析

某山地景区在设计,为进一步协调景区地基与周围山体之间的关系,适度控制了景区的整体范围。

3.3.1用地评价

该项目通过GIS技术,对基地的坡向、高程、道路坡度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本地区的生态优势与土地管理问题,包括景区周围的生态斑块、建筑划分等。总体而言,该景区土地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3.3.2用地规划

该地区用地规划依然延续着《××景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景区空间结果,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分,统筹各个发展,提出了“一山、两区”的总体空间结构。在景区空间划分中,强调通过密集土地的利用方式,将紧缩的景区用地与有机生态网络结合在一起,建设地形成团簇形布局,实现空间的有机聚合。在北部比较平坦的区域安排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组团用地通过绿地分隔,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复合功能组团。规划呈组团式带状发展布局,通过紧凑的空间划分来实现景区项目的土地节约性。

4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的相关内容,并从平坦地区、傍水园林、山地园林三方面对其用地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在风景园林设计的用地管理中,需要在考虑风景园林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其用地问题进行分析,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景区整体结构、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实现风景与用地的有机结合,最终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崔晓洋 单位: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胡一可,唐睛娴,邵笛.风景名胜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武夷山北城新区城市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风景名胜),2014(01):96~100.

[2]孙筱祥.风景园林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园林风景,2013(06):34~40.

[3]杨锐.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一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教育),2013(06):6~9.

[4]南晓娜.GIS支持下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26~27.

第二篇:风景园林设计人性化体现探究

现代社会发展促使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有了新的看法和要求,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的人文情怀及社会效益,对于推动城市化建设、便利人们生活、陶冶人们情操以及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针对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人性化缺失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绿化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风景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体现,加强对其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以人性化理念对其进行设计建设,才能将风景园林在城市绿化中的人文情怀及社会效益充分体现出来。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在设计上缺乏一定的人性化设计理念,风景园林设计无法体现园林建设的包容性、地域性和效益性。因此,将从分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缺失现象为基点,对人性化园林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进行简要探讨。

1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缺失的具体体现

1.1政府部门无法做到对绿化规划的监管有度

政府部门对园林设计人性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缺乏对城市绿化的整体规划和调控,直接导致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绿化的社会效益。在植物选择和栽培上未能达到设计标准,政府的监管缺失直接导致了绿化建设绿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缺失,绿化缺乏整体规划的和谐感,脏乱错杂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基本形象。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城市绿化建设,尤其在政绩工程观念的引导下,园林设计偏向领导的个性化指导,而在领导缺乏必要的设计理念的情形下,许多错误的设计理念出现并应用于实际,直接导致了绿化建设缺乏实际效用,住宅、交通、绿化三者间的严重失衡,并且在一些不易种植的地皮上进行绿化,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既浪费了政府部门的大量资产,又未能让园林绿化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1.2城市绿化基本指标不完善,绿化以经济效益为主

城市化园林的人性化设计是基于现阶段城市的现实需求来充分考虑绿化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其本质是要充分发挥绿化的可持续利用功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缺乏对城市绿化基本指标的有效指导和约束,许多绿化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社会效益和对城市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比如在栽种过程中采用片植而造成后期养护成本增加,在花草选择时未考虑花草生存的基本条件导致成活率低,植物选择和栽种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导致城市绿化无法达到基本指标。

2人性化理念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要求

2.1物理层次关怀

人性化理念下的园林设计对人们的物理层次关怀可以简要概括为满足人们的视觉、听觉、感觉、嗅觉及符合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其以体现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基本前提,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行为方式,还要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在设计时还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功能分区明确、公共与隐秘相结合、动静有序的景观园林,并不断加深在细节上的研究,充分考虑各种设施的尺寸、材质、完善细节,为更好地对人们进行心理层次的关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2心理层次关怀

园林设计对人们心理层次上的关怀是基于物理层次关怀基础上的,其不像物理层次那么直观的体现。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综合当地居民对园林设计的需求和建议,通过分析不通过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园林设计,让人们在这种合理设计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改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需求的措施

3.1空间布局重视景观共享

园林设计在空间布局上的人性化体现要着重于景观的共享,即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在综合人们对园林的基本需求基础上来划分功能区,即满足风景园林的交往与休闲锻炼活动、喧闹活动与安静活动、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青少年活动和中老年活动4个区域分类要求,做到区域功能区划分的交叉有序和景观共享。

3.2满足审美需求的多元化

园林设计满足审美需求的多元化是对人们心理层面关怀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设计前期进行有效的调查问卷来分析不同人群对园林设计的建议和功能需求,以便于设计出舒适宜人、自然亲近的景观环境,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3.3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园林建设的本质是发挥其可持续利用价值,满足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园林设计不仅能构建起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还能发展和延续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从而实现园林建设的人文价值。

3.4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政府部门首先要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政治觉悟,在处理城市绿化工作时要规避行政领导决策带来的失误风险,在进行绿化建设时要广泛听取群众的建议,要确实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确保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4结语

要确保城市园林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需求,就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来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设计注重人们的物理层次关怀和心理层次关怀,才能营造出自然亲切、舒适宜人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空间。

作者:宋妮 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雨洪控制利用

【摘要】

新型雨洪技术的提出和发展实现了风景园林在洪涝环境影响下的良性发展,可以改善城市水循环,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和环境美化功能。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新型雨洪控制;利用

1引言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护园林植被不受大量降雨、洪涝等问题的影响,必须加强雨洪控制技术的应用,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洪涝影响风景园林的主要原因

2.1园林建设破坏地表径流

为了营造园林的美观效果和方便行人游览,设计公司会规划好园林内的布局和道路走向,用人工的方式改变地表形态,这就导致地表径流被破坏,极易出现水流不畅的问题。一旦洪涝灾害发生时,雨水不能进行正常的排泄,使得雨水更加容易滞留和蓄积,加重灾害影响。

2.2市政排水规划不合理,排水设施功能差

在人为建设园林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可能的洪涝灾害而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的正常排出。但在进行排水规划时,容易发生偷工减料,以节省经济成本的行为,导致排水设计不合理。此外,还会伴有采用劣质材料的行为,以致洪涝灾害发生时,排水系统运转效果并不明显,对园林景观造成破坏。

3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在很多发达国家被称为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简称USM,已经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雨水资源利用系统、可持续排水系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洪涝调蓄控制系统、土地的多功能利用系统等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将不同的子系统结合,以实现各种功能和目标。USM的核心词汇主要包括资源、生态、滞留、利用、截污、减排等。其中,USM核心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子系统主要包括对源头、中途管网和末端水域采取径流削减和污染控制的措施;雨水资源利用系统和洪涝调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对雨水的收集、调蓄和净化,并结合USM的其它子系统涵养和保护水资源、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减少城市排水和水污染以及多功能利用土地资源。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联系的纽带是水、土地和环境等要素。换句话说,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景园林设计师可以采用或者应该采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控制利用技术措施。

4国内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对于洪水、雨水的管理大多经历着相似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都是从对水的恐惧到以水为友的转变,从单纯以工程方式解决向以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具体来讲,是从建设以防洪为目的管渠工程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到修建大量的处理设施集中对雨水进行处理,最后到分散式处理、尽量将雨水就地解决和处理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得以发展、推广。

4.1国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雨洪控制利用的现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我国一样,都面临生态恶化、自然灾害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也在不断探索和践行新的解决办法。经过众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雨洪控制利用理念和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行雨洪控制利用逐渐成为国际潮流。就德国而言,它是最早应用雨洪控制利用的国家之一,也是取得了很好成效的国家之一。例如:柏林广场中存在的一些雨水,利用植被渗沟和下凹绿地等方式有效的收集雨水,在通过设计出园林景观对雨水进行调蓄。德国还专门颁发了相关的法律文件来对雨洪控制利用进行保障、推广,这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创造了条件。此外,在美国的一些区域,例如,马里兰州、弗尼吉亚、华盛顿州等众多地区,都将这种新型的技术应用到了其中,它的雨水湿地、绿色屋顶、雨水塘等为城市的房展添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4.2雨洪控制利用在我国景园林设计中的发展

近些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雨洪控制系统也紧随其上逐渐发展,在技术上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同时在我国各个地区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经实践调查,我国大部分城市中雨洪技术不仅被应用于风景园林中,还得到了居民住宅区的青睐。宁波、北京等城市率先对雨洪控制利用技术见了试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宁波而言,其城市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水环境保护和雨水非点源污控制,在江南特色水乡景观的基础之上,在源头、途中和末尾对雨水径流应用相应的雨水控制策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将这些措施有效的融入了进来。根据实践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雨洪控制利用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城市能力会对其带来制约;②雨洪控制利用理念在部分城市中尚未得到推广,还未能够将城市的整体发展同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

5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具体意义

5.1改善城市水循环

由于城市中的建筑结构都是由混凝土结构所构成的,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损害到城市的固有地形,降低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对这种新型的雨洪控制系统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恢复城市水循环系统,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上来。此外,这种雨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下游洪水冲击、水污染城市问题、河道侵蚀、城市内涝等问题降低下来,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水循环系统,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

5.2提升园林的魅力

新型雨洪的利用实现了生态美观和排水功能完美的融合,在不影响整体环境的情况下,合理解决了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等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不仅没有破坏城市的生态美观,还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作用,这也是新型雨洪控制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考虑的方面。同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利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还可以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与舒适的娱乐休憩场所,使人乐于置身其中,享受自然的风光和科技带来的便利。

5.3经济节能,符合科学发展观

新型雨洪的建设将简单的洪涝治理方式转变为雨水利用,可以说是化废为宝,不仅解决了洪涝灾害对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的影响,还能够将雨水转化为景观的一部分,使其来自自然又归于自然,促进自然生态的良好运转。而且,新型雨洪的利用并不需要非常大的资金投入和环境改造,是一种既经济节能又自然环保的有效排洪措施,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民众广泛思考的问题,人类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这已经是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而新型雨洪和城市园林的结合利用正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高效体现。

6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风景园林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提出和发展很好地解决了洪涝治理和景观设计之间的矛盾,但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充分,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和完善。我国各级政府要对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加大了关注力度,并在各城市积极进行推广和普及,以充分发挥其对风景园林、城市发展和人类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轩 单位: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参考文献

[1]唐坤城.试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13(11):78.

[2]董宁.浅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5):12.

[3]梁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的控制利用[J].现代园艺,2014(12):42.

[4]杨子江,孔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研究[J].门窗,2014(05):99~100.

第四篇: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摘要:

形成地域性有很多的条件,有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地貌等;有气候条件主要是当地的低温以及气候变化;还有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人文条件,而地域性也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特色,本文主要讲述在地域特征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希望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我国的风景园林有很多种类型,而类型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地域条件,国内比较优秀的园林都是在尊重当地地域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地域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独特的意义,而且地域上的植物、动物等都有着当地的人文精神。而不同的地域因为其具有的情感以及生活习惯和状态的不同,也形成了具有地域风情的特色文化。设计园林的人都是在了解了地域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基础上才创造出了优秀的作品。

一、地域性概述

1.1地域性概念

有学者指出,地域性就是与一个地区相联系或有关的本性或特性。或者说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特性。也有学者认为地域性就是对于某个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性,地域性就是我们划分地域的标准,它可以是自然属性的,也可以是社会属性的。本人认为地域性的概念就是在地域划分中,一个地域与另一地域格局相区分的本质特性,即划分地域的标准,而这种标准通常是文化形态,但是也不仅仅如是。

1.2地域性的属性

第一,动态变化性。影响其变化的外在因素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地域的社会文化要素或经济、技术要素的影响而间接的作用于城市、建筑及景观;另一种则是非本土形式或某种外来风格的直接“殖民”。第二,是系统性;第三,外在多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比较。第四,内在趋同性,即地域划分的因素在地域空间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

2现代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

2.1地域自然特征

(1)地质地貌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土壤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类型很多,因为土壤的表层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岩石一直在风化。园林景观中有地域的色彩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土质的情况不同,土壤类型多样。因此景观中才具有地域的色彩。地貌是因为地球内部在不断的运动,从而形成不同的状态,也出现了多种地貌特色。地球会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出现很多地质活动,例如地震。同时地球的外部也受风化以及冰川的影响。以为地质活动多,出现的地貌类型也多。

(2)气候气象

大气层位于地球最外部,与人类基础最多,相比地球其他的部分,大气层是最活跃的。人类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需要大气层。而且在维持生命的时候,也需要大气层。大气层的变化具有周年性,正式因为大气层的不断变化,才使得地域出现了气候以及其他的气象。

(3)水文条件

水是人类在进行后活动的基础,从古至今,人们在生活以及居住的时候,水是其选择居住以及生活的首要条件。人类常常近水而居,可见水的重要性。临近水的位置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带。

2.2地域人文特征

任意形式的规划设计流派,即使风格样式存在着风貌差异,在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可以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影响作用愈来愈大,在某种形式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甚至体现出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遗留给后人记载与放映出人类历史活动发展的重要记录,属于人类地域特征的重要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与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记载与传承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有效的充分利用,然而这种利用方式不允许进行恶意篡改处理。在现在很多的作品,尤其是后现代作品中都能够看到人文色彩,这是地域特征中的一部分。在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也加入了人文的特征,例如某地的园林景观,该地位置的地形复杂,而且地质陡峭。这个位置距离湖面非常近,如果在各个位置上建造各类建筑,那么在湖面在涨水的时候,会对建筑安全有影响。但是如果选择修建园林景观别墅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保证别墅的整体性。别墅里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各类的聚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别墅的实用性。纵观园林中的整体布局可以发现,这样的别墅景观可以使建筑的功能达到最佳。在设计园林景观别墅的时候,要保证布局开合有度,从设计上也可以看到设计疏密有序。景观别墅也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并且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园林景观中的门坊以及桥洞等都有古朴的色彩。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加入了人文的色彩,而在园林的规划上更要体现出人文符号,这样才能保证景观中有地域性。

二、地域特征的视角设计园林景观

1地域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气候的不同,而且气候也影响了很多因素,包括当地的水文以及生物等条件,甚至是当地的地形地貌都有气候因素的作用。由于气候的变化,也致使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都对园林风格产生了影响。

2园林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因为其是造景的重要条件,而且气候影响最严重的也是植物。因为气候的不同,植物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植物也有很多的品种,园林中类型相似的植物都是以群落的方式出现。而且植物有很多的样式,色彩也比较丰富,这也是我国园林中的一个特色,更是全国园林中典型的特征。一个比较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发现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美,而且能够把这类的植物移植到园林中,或者是将带有色彩的设计加入到园林的设计中。这样以来,设计出来的作品中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仿照一些优秀的案列,而园林设计师也可以这样,参考一些优秀建议或者是案列,但是因为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只有在其适合的条件下才可以生长,因此在借鉴的时候,要考虑到园林的气候以及地质等条件,才能移植植物。以免植物的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在充分的考虑到园林景观中的气候条件之后,可以让植物有较强的生命力。成为景观中的一大特色。

3园林在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地质地貌的因素,因为其对园林的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主要表现在园林的分布上,地区的不同,当地的地质地貌会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有的地区地貌是高原,而有的地区是山地,还有一部分是平原以及丘陵,而且这些地区地貌类型都不同,因此在设计园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地貌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从江南的园林景观以及北方的园林中看出来。

4在设计园林的时候,要保留当地的历史文化或者是遗迹,因为历史是记载着当地人们生活情况,是一个具有价值的记录,在记录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当代的社会人们的活动,而且人们可以通过历史知道一直以来人类和地域的联系以及作用。历史遗迹是地域中的财富。因此设计师再是设计园林的时候,可以利用历史因素,并且将保留在园林中。虽然当代是一个现代社会,但是在改造或者是建设新的园林景观的时候,不能忘了历史,要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将园林赋予新的功能,并不是将一切带有历史味道的因素全部抹杀。

5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习惯以及地域的不同,形成的民俗风情也不同。而且有些民俗一直延续,因此在开发地域的时候,也要考虑民俗的因素。这样在开发的基础上,保留着民俗的特点,而设计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也要将民俗的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使游人在观赏景观的时候,知道了其中的民俗文化。

6当今时代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已经与原来的设计有了明显的区别,而且其风格以及面貌都大有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园林在当今时代的地位不同。传统的园林主要是为一家服务,是家中的后花园,可以供家人游玩,园林的面貌以及规格都是身份的象征。而现在的园林景观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现在设计园林也成为了一个城市在进行基础建设中的一个内容,服务的范围扩大,而展现出来的面貌特点基本上是开阔、宽敞。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是讲究公益性,而且时代的发展特点相同,就连在管理上采用的都是现代的技术,而且设计的理念也比较先进。

结语

由上述可知,我们在设计园林的时候,已经和过去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园林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出来的特色是艺术性以及科学性,而且也是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园林景观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需要人用心去领悟园林中的特色,而且要善于发现园林中的美,去创造园林中的不同。园林的设计要在注意其具有的地域以及文化特征。挖掘其中的历史以及民俗文化等潜在的东西。

作者:兰兴光 单位: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11):1-4.

[2]王合文.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国住宅设施,2009(04).

[3]付路芳.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园林风格及其规划形式[J].现代商业,2008(21).

[4]王葆华,杜丽.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强势文化下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J].陕西建筑,2008(12).

[5]付路芳.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园林风格及其规划形式[J].现代商业,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