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复合型艺术设计创新人才,艺术设计相关产业要求设计师不仅能够从事室内设计并能将人文和室内设计融合而且能从事规划和景观设计,不仅会计算机绘图而且徒手表达也很有艺术性和创新性,不仅能够做方案而且能够画施工图。对于如何培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由于学校教育目标定位偏移,无法满足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刻剖析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失和问题,探究其成因和探讨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研究课题,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因循何种教育模式,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各高校都在不断摸索变革,比如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将校企有效结合的共同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等等。。。应该看到这些方法依然存在着不足,大多数学生毕业面对社会需求时仍然表现出茫然和无奈,四年的学习似乎是学完了专业的必需课程,面对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感觉所学知识不能充分与之接轨,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状况整体上表现为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要,主要表现在:缺乏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综合应变协调能力不足;自我感觉良好,自身估价过高;没有设计创新能力;习惯于抄袭临摹。“热”门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冷门”的学生就业问题的反差值得每一个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因何扩招热度仍然不减的艺术设计专业其培养出的学生却不具备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条件;如何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和企业需求无缝接轨。
一、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知识纵深度不足。
艺术设计整体的知识架构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①技术方面,如景观构造等;②专业设计方面,如景观设计、专业实践等;③科学方面,如植物学、生态学等。国内院校则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缺乏规范性,大多强调形态造型设计方面的内容,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很强,普遍存在着以讲评、讲授和辅导为主、而忽视轻示范、实习及实践的现象。致使学生设计概念往往停留在初级的层面,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图纸阶段,学生课题设计受条件所限,不注重设计作品的可呈现和可呈现,常常把设计作品搞成了单纯的造型技巧训练和“设计绘画”,还不能够通过充分的实践掌握其所设计作品的工艺材料性能与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陷入盲目设计的误区。
2、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分重视技术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虽然在一些课程教学方法中也体现出对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下大学生创意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并不注重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中,往往对技术性目标规定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十分具体,对艺术设计表达的的技术性目标如技法要求、程序步骤、工具材料等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反复训练,而过细的技术要求却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缺乏具体措施强化对学生创造力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相关的理论课程开设只是形式问题,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专业技能,只要拿到学分就能顺利毕业,学生空间表现图的表达效果、空间全局的布局设计和整体设计表达等方面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的标准,由于思维惯性的作用,严重阻碍了学生设计思想的发展空间。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尺只片面强调图形绘制的精细、着色均匀、忽视了学生创意的发生以及创意的表现训练,会严重减少教师对设计根源性问题的注意力,即设计因缘于创意的激发与表达,造成学生的被动偏科。同时,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交流、合作与主动参与,对学生设计过程管理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人生态度的培养以及美的感悟和审美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窒息了学生的智力,导致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的丧失,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缺乏综合性组织和安排。
在教学模式上,以往典型的设计教育模式在各阶段中设计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因循“三段式”: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块进行教学组织和安排,具有相当完整性,教学方便易行,教学成效容易衡量等等的优势。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往往穿插在三大块中间,而且占比较小,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设计走向综合时,忽视对学生创意的激发和培养,忽视学生与社会无缝融合的现实需要,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甚至障碍具有综合创造力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变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的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要立足解决好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教学实践,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痼疾,比如工作室形式就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之一,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与社会接轨。很多高校受传统的观念桎梏都不支持教师设立自己的工作室,将工作室简单等同于第二职业,认为会把一些不规范的东西带到学校,会影响到教学和科研,这种观念显然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己经不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要求。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根据社会以及设计产业的现实需求,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和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进行产学研并行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的需求,通过2-3年的基础平台训练后,选择进入各专业工作室。研究的方向由责任教授按专业设立,在教学的形式上采用开放式。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了解社会的需求,创造一个激发学生创意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平台,使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也解决了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经济问题,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借鉴了包豪斯时代作坊与作坊大师的教育特色,在包豪斯眼里不分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室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协作的主体,包豪斯认为艺术是教不会的,而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教得会的。所以学生们在前辈的指导下会与比较有经验的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艺术设计的创作和制造,在实干的过程中去积累对设计的理解和认识积累创新的本源性基础,通过实际制作物品来学会一些东西。包豪斯时代通过作坊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其作坊是根据在教学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所决定的,不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而且使教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并展现在社会中接受现实的检验和衡量。通过社会这个渠道,作品的展示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产业的认同,将使教学的成果产生经济效益,为教育经费的投入作补充,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条件和实践设施。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设置是教师根据其专业定位的多样化,构立专业设计研究方向课程体系的不同各个内部细分的工作室。可以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并安排学生到设计工作室参与一系列设计活动,或是根据以往工程,对学生进行案列分析,向社会承接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设计业务,从而形成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也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把企业的实际课题引入工作室的教学中来,既以一个个由易渐难的课题通过教学课题系统地教授给学生,有机地架构学生艺术设计的整体知识框架和体系。工作室里真正实现把课堂教学转换为课题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创造力及综合性设计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展望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要求提高的艺术设计学科类型,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以及人民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艺术设计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专业一哄而上的设计院校存在着共同问题,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缺乏认识,即缺乏设计课程体系作保证,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接触国外设计教育前沿知识较少,科学研究能力较弱,没有新的市场教学理念,教学质量不高。从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步伐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设计教育还不能满足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与市场脱节,艺术设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以传授技能为主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中,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紧密联系,以优越的人居的建立和弘扬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满足人类对于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全才专才,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探索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不断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必须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置,不断丰富实践教育手段,而对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发与研究才回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并为之服务。
作者:胡静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秦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5,02.
[2]蔡雨则,吕从娜,梁振宇.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
[3]王大凯.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