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国内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景气,究其原因在于众多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主动意识不强,缺少持久性团队理念与创新能力。具体上来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人才定位科学性不强

现今,部分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过分倚重规模化发展速度,忽略了对艺术设计理论的建构、整合与梳理,现有的艺术设计理论系统很难顺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在高等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之初,将其培养的人才定位成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而致使艺术设计专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受到局限,没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以此为基础,高等院校就会参照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特点来创新专业理论系统,这是现阶段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趋势。倘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创新过程中不能摆脱母体模式的干扰,就会造成其人才培养缺乏新意,没有特色。

(二)教师素养专业性不够

近些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速度较快,进而引起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紧缺,为了应对“教师荒”的危机,众多高校降低了教师招聘门槛,造成教师素养专业性不够,严重影响到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此外,某些高校为了扩大生源,就会开设一些“应季”性比较高的专业,比如会展专业、新媒体设计专业等,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诸多此类高等院校在创设这种专业之初,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应季”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团队,更有甚者,一些艺术设计教师对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进行短时突击,而后就堂而皇之地走上课堂进行授课。据此可知,艺术设计专业的良性化发展离不开专业化教师团队。

(三)学科课程科学性不高

高校现有教学模式还处于“填鸭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艺术设计学科课程之间孤立性较强,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较弱。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与技术课程出现严重脱节现象,致使专业技能训练与学科知识传授很难在一致化步调中前进。此外,过分强调学科课程本位化的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不但学科科目过多、整合性较差,同时还存在有十分明显的重学科课程、轻技能实践的问题。

(四)学生实践经验性不足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自身的实践性较强,多数专业化课程都将模拟课题作为实践作业。而现今,部分高等院校仍然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教授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学生是否听得懂,而并没有将学科课程与社会实践项目有效融合在一起,没有从实际工作状况出发,增强其实际应用操作技能,解决学生“懂不懂”的难题,进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发生脱节。此外,高等院校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致使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毕业实训。与此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时常会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进而造成高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二、建构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的必要性

(一)缓解高校学生失业危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构造的快速调整、职业转换速率的加快以及经济萧条与衰退的周期缩短,使得现今毕业生失业问题加剧,已逐步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了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政府部门出台了包含技能培训等众多加快失业再就业的举措,但大多数是进行“输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失业的“病灶”,没有对就业岗位进行管理,使得这批失业者依旧面临着十分艰巨的就业压力。在此情境中,建构以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将再就业观念转变为再创业观念,将“输血”转换为“造血”,促使失业者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失业者通过自主化创业来解决失业问题,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

21世纪的人才是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协调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从整体上来提升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科学水平,促使人才整体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相融合。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是明晰现今国内外专业发展情势,从而树立、调整科学的人生计划,走在时代的前端,建立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进而可以从根本上促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掌握创业所必备的方法与技能,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创业的主要原理与基本方法。

(三)符合专业课程改进模式

首先,在建构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的环境中,能够将学生所关注的诸如创业、择业等问题看作专业课程,促使专业课程更生动化、具体化、鲜明化,更容易引起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也更容易引起共鸣,形成深刻印象。其次,在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的环境中,专业课程教授过程将会涉及更多的现实性问题。现实世界与个人发展休戚相关,是人们重视的热点,人们在现实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亟须解决,在这种情境下,高校专业课程就会不断改进,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境。所以,建构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是现今专业课程改进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推行创业化教育的重要路径。

三、创业导向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

(一)政策支持,建构创业环境

高等院校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提高自主化创新能力的动力基础,培养大量富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化人才,是新时代高校应尽的职责与使命。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是国家重要的专业化艺术型人才,为了更好地缓解其就业压力,激发他们自主化创业的热情,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为大学生建构良好的创业环境。总理在2014年4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政策,比如实施大学生自主创业引导计划,完善与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帮助多数毕业生进行自主化创业。另外,还创设了有利于创业的市场环境,比如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校企合作,建构创业实训基地等,帮助毕业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境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二)实践辅助,培养创业意念

创业意念具体是指在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发挥动力效用的个人意念与倾向。创业意念的形成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来自于个人内在的一种强烈愿望,也就是创业意愿。在这种创业意念的基础上,大学生就会对自主化创业产生强烈的愿望,进而形成内在动力去激发其创业热情与创业灵感。创业意念的培养源自于实践活动,高等院校需要积极创造科学的实践教育环境,有效衍生创业载体,帮助学生有效发挥其创业潜力,经过实践辅助活动培养其创业意念。从整体上来讲,在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创业意念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项目,不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辅助活动,动态化培养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内在的创业意念。

(三)教学引导,锻造创业能力

探索符合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特性的自主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业平台,锻造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能力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的实质不在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创新精神。高校需要在复合型、跨学科型、实用型的立体多维的人才教学模式中,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锻造其创业能力,结合差异化教学模式,建构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引导模式。通过强化正确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艺术设计专业,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向,以便于学生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心理与技术准备。此外,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也需要以创业为导向,将专业教学与创业引导有效结合在一起,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概要,将创业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以创业为导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创业实践教育为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借鉴,同时为高校毕业生减轻了就业压力。

作者:王海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