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教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教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对策

一、背景与原因

1、新教改引导教学教法的阶段性探讨与改革

我国一直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在新中国的发展与建设中被放在重要位置。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又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在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教法、增强教师素质成为了教育的必修课。间隔一个阶段会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改革与总结,这对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驱使

在城市大举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环艺专业人才。由于本专业是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正符合当下城市建设与环境升级的市场需求,学生在就业上基本形成了与社会直线对接的现状。就业的优势使大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四年后,在不选择继续求学的前提下会直接进入市场进入设计公司工作。就业现状要求,环艺教学在思路上和教学内容上需要与市场设计公司能无缝对接。

3、专业教材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材教学、什么教法教学都对学生理解与学习起着主导作用。课后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除了直接依托教材外,其次才是从网络和其他途径寻找相关学习内容。在国家颁发的“十二五规划”环艺专业的教材中,尽管质量较高、内容全面但仍然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教材自身偏理论性,虽然知识丰富、严谨,但是实践性知识涉及甚少。教材内容与快速发展的设计状态出现矛盾,存在实践、施工等知识点相对落后的表现。这也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普遍现象。教材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形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市场认知度越来越少的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专业性强,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装饰材料、制作方法等知识点都要随着社会审美水平与制作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事环艺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上除了依靠现有的教材外,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标准进行常规化的改革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二、现状

1、新教改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变化

大多数院校修改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基本上为两年一次。这种常规性的修改正是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在这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中,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四年总课时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年总课时数从2010年教学大纲3000多节下降到2012年教学大纲的2432节。课程比例调整为: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31.1%,专业基础课占总课时的20%,专业课占总课时的33.3%,实践课占总课时的15.6%。突如其来的课程锐减、课程比例之间的调理,对新一轮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其一,为了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减少了专业课程的课程数量;其二,为了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每个学年增加了实践课程数量;其三,专业课程量的减少,给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教改的变化,对湖北某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份调查。调查问卷针对环艺专业大二年级展开。调查下发了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4份,回收率占调查人数的82.7%。问卷内容主要围绕着三个部分展开:其一,环艺专业应该怎么学;其二,环艺专业应该如何教;其三,环艺专业应该如何用。调查中,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诉求:第一,环艺专业的课程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分设专业方向或调整专业方向。在经过大一的基础学习后,学生普遍认为专向人才比通才更符合环艺专业的学习要求。第二,环艺专业的课程因其专业难度,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进度过快或课时较少,普遍专业课程只有36-48课时。学生普遍认为,很多专业课在刚刚有了基础认识并形成个人的意识后,课程就进入结课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改初高中课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学生不适应。第三,为了适应就业,课程教学中需要增加实践学习。学生希望增加与市场结合进行实践与课堂教学共同授课方式。第四,由于专业知识需求,需要增加前沿建材知识的学习与交流的课程。

2、新教改形成双刃剑,对学生与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每一位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新教改后,由于课程课时量的精简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更少的时间段里讲授更多的重点成为了教师上课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简”与“精”的教学模式与美术专业扩招时只考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内容直接形成了冲突与矛盾。近几年大学的扩大办学,许多高校都看中了艺术办学的这条路。许多高校都向着专业更大、更全发展。开设艺术系在1999年以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个高校中兴盛起来。学生在历年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题型中训练与学习,这使学生进入高校后,不适应环艺专业的学习模式。如:高考的素描与色彩考试都不允许学生尺规制图。学生丢掉原有的素描学习中“三大面五大调”,让学生在环艺初学阶段很不适应。学生期待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也想将课程体系的精华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课改后的课程总量减少直接影响了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希望在教学内容上提炼与精简。因而老师在教学中,既要快速转变学生从素描色彩到环艺理性的学习模式,又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把精华传授给学生,这无疑让老师为难,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别扭。

3、新教改对教材的要求更高

如果说课程的总量减少,老师与学生形成“教”与“学”的两面,那么,连接这两面的就是教材。高校的教学与学习需要依托于教材与教学辅助设备。但是,高校教学大纲的更改频繁、高教司在教材上没有统一的要求与规定,每个高校在采办教材上的五花八门直接将当下环艺专业教学拖至尴尬的境地。拿本次问卷调查的高校来说,教材的更换率高成为学生学习不系统、教师教学不系统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现状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教改提出以下对策:

1、规范专业教材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教材是提供教学的课本和讲义,是课程核心内容材料。是按照学科的科学知识以逻辑顺序、学生的乐学程度折衷编写的系统资料。对于教学来说,教材起到连接教师、学生、知识三方的作用。好的教材可以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对课程提高乐学程度。同样,好的教材可以让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讲解更系统、全面,让教师在讲授中有效归纳、提高效率。但是新教改以来,教材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从表面看,呈现多种教育体系与观念的交融,实质却隐藏了弊端。如:教材的多样性,在各校教学交流与讨论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自由、开放、多样的教材让年轻的艺术教师迷失了方向。同时,不同院校学生间在学习与交流中出现了知识点代沟等。鉴于这些弊端的存在,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规范教材的专业性、规范性与权威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要针对同专业、同类别、同层次学生进行统一编写。现我国每个阶段都会编写“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这个教材由我国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教学目标、专业特点编写,但是,教材的对象更偏向学术型学生学习。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由高教司主管部门将现有的环艺专业学习方向划类编写。如:应用型教材、理论型教材等。并且,进入下个阶段的教材编写要提前做现阶段的教学总结,结合当下专业发展找出教材中的利与弊针对性修改。结合新教改、知识更替、新材料、新工艺等内容做补充工作,让教材具有系统性。专业教材统一有利于学习的连贯性,同时有利于各高校老师在教改、教学手段讨论与交流中做到同步与更新。

2、教学结构的改变推出环境艺术专业的“四叶轮盘学习法”

“四叶轮盘学习法”是在个人多年环艺教学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法。“四叶轮盘学习法”是结合环境艺术专业的应用特点提出的。环艺的知识只有在“用中学”才能系统的掌握。通过课堂教学、场外指导、实训基地、市场检验四个方面相互交替进行的。即学习的“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实训———应用”的过程。环艺专业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否适应就业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四叶轮盘学习法”是针对新教改中缩减专业课时量、增加实践课程课时量这一现象提出的,同时也是针对现专业学生实战经验差提出的。有效运用可以缩减学生在学术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普遍手段。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依托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环艺课程在新教改减少专业课时的前提下,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将课程内容、进度、时间掐算好,选择最有效的“用中学”方式进行。除了环艺基础课程:理论、制图、透视、手绘课程以外,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对实用型课程进行授课最合理。课程都以项目教学为导线。如: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从课程的初始阶段设置一个实际案例进行新知识学习。从传授新知识到布置案例项目模拟训练,课程带着实训的教学目的。学生学习新知识,辅以训练可以激发自主学习、钻研精神,形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是环艺专业学习好坏的基础。

(2)场外课程指导

高校的专业学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远远满足不了环艺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专业中许多装饰材料及工艺需要学生走出学校去感受与学习。如果说课堂教学仅仅在“纸上谈兵”,那么场外指导学习相当于将纸上的东西变为现实,是设计与市场衔接的有效手段。这是细化课堂学习消化与理解的过程。如:市场调查、相关展览、工艺制作、材料使用等,都需要场外指导完成。想做到充分学习,需要从事建筑与装饰材料开发、制作、施工的专业人员进行讲解与授课。场外指导是弥补现有环艺专业教师长期在学校重复教学带来的知识更新不足的补充教学形式。这与其他专业请行业精英、外聘教授一样是对本专业的一种有效补给。在新教改后,以湖北某高校为例:实践课程从原来的不受重视到占大学四年课程总量的15.6%。这一重大改变对环艺课程在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上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何利用好社会的专业资源进行教学与指导直接成为本专业在学校与市场长期壁垒下的开拓途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从某高校的环艺课程设置上来看,每学期末17-18周为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可以做为行业精英、建筑与装饰材料调查、施工流程了解等相关知识的集中学习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与场外实践指导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环艺专业学习好坏的关键。

(3)实训基地

教学中探索产学教结合、产学合作、产学研结合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必经之路。实训基地可以帮助高校在产、学、研之间形成实践学习的纽带,联通学校与市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四叶轮盘学习法”的实训基地是针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开设的模拟就业基地,也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实训场地。2013年6月9日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这一数据表明,只有35%的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因此,建议以学校为后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内设置专业教师带队的专业实训基地,以实际项目训练为主,“以战代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来适应未来的就业压力。实训基地可以帮助在校专业师生搭建一个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实战”平台。把握好实训基地、创新平台是环艺专业课余学习的途径与手段,是学生学以致用、实践操作的空间,是牵动学校与市场之间的纽带。

(4)市场检验

高校教育的目的一直随着大学的发展在不断变化。19世纪初,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其大学理念主要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学术自由,科研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研究型大学便成为洪堡大学理念的产物。但在就业压力大的今天,社会广泛接受了大学的多职能,认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是大学的职能与高校教育的目的。市场愿意接收能适应社会的学生,这样对市场来说是减少成本、发挥效率的最佳状态。学校愿意培养适应社会的学生,这样可来提高高校的就业率以达到扩大学校影响力的作用。以本文调查的高校看,大四上学期为统一的专业实习期。这个阶段是学生进入市场的单位进行自我检验的阶段。是学生对自己大学前期知识学习的自我检验与知识补充阶段。如果,“四叶轮盘学习法”的前三项能在学校的推广下顺利实施,那么进入这一阶段就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职业状态。在市场检验阶段能与市场职业要求接轨,适当补充职场上其他专业知识与能力。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为环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以上“四叶轮盘学习法”在学校期间利用课堂、课外的时间,由教师引导完成,构成环艺学习的循环过程。让四叶轮盘在学校新的培养计划下推动运转,相互支撑,螺旋式上升,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3、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

大学教育在经历多年发展后,因受到社会与市场的多重制约仍停留在“博学思辨”阶段。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校发展的要求。“学以致用”才是社会与市场对高校的要求。以“用”为目的改变课程考核机制、转变学生的学习目的。当下,学生毕业不适应市场的现状与高校专业考核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环艺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不适合传统的理论型考试。同时,一些科目以项目方案设计为结题方式的考核从表面来看很合理,实则存在误区。由于高校教师长期在理论研究的学术环境下与市场上实际应用之间出现了断层,导致这种考核未必合理。可能出现学术性强但实际应用不够的问题。因此,环艺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可以借鉴什么样的考核形式要根据每门专业的课程类型分类制定,以满足专业要求。根据不同的课程可以整理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以应用型为主的课程采用应用为主的考试类型。驾驶考试的合格型考试方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将课程中基础知识点以理论考试的形式完成,且要求全部掌握或掌握80%以上达到通识知识的检查。第二、应用知识点以应用型考试为主,如:手绘、计算机软件操作等采用应用考试。科目考试可以借鉴驾驶考试的科目二中抽题考核的形式。这样检查了学生对应用型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第三、设计类知识点以选拔型考试类型为主,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以检查全面掌握学科知识点的目的。同时,缩小学校与市场之间对学生水平的要求差距。面对教学,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重新定位、检查、改进的过程。只要经常性的对专业进行市场研究与梳理,才能让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焕发青春。找准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模式、改进课程体系、丰富教材内容才能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专业人才。

作者:谢欧 涂元生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