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商业的属性,是为规模经济服务的,是为人服务的,单纯以形式美的角度去衡量该专业,多显得专业“无用”’;专业的建设立足社会背景去思考总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努力寻找专业新应用,服务当下时代。
关键词:艺术设计;商业属性;新时代;规模经济;审美
多年以来,新闻不断爆料:某高校毕业生误入传销组织不幸身亡、北大某毕业生在家乡卖猪肉诸如此类的新闻,不少人因此得出“读大学无用”的观点。“读书无用”“读大学无用”对社会上下产生很大的影响,各个层次形成比较广泛的声音:认为大学就应该有利于就业,适应社会;而另一种则认为,大学应该是“自由而无用”的样子。两种声音都是社会真实的存在,孰优孰劣无法判断。我想,之所以存在不同的声音,在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一种是从人的发展、教育的角度考虑,一种是从专业的变现、就业、生存的角度考虑,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的实际情况下,广泛的社会层面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追求的是学习之后的转化变现能力,因而,“有用论”也成为学生在选择时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些争执,也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别是高职类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由社会高消费群体或高规格企业集群激活的专业类别,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关联,在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该专业“无用”的感受更加强烈,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因此选择有较好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的发达地区就业。考生的需求是“专业有用”,这里的“有用”指的是现实有用,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向社会职位直接转化。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自由而无用的氛围比较浓厚,部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毕业生很多陷入“无用”的尴尬境地,转而求助社会培训机构,造成培训的繁荣。这一现象,显示了学生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社会定位有重要的影响,为造就院校学生群体向社会职位的转化,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值得总结思考。
一、艺术设计类教育重点内容在于表现能力的教育,从绘画表现向计算机辅助表现转化已经形成趋势,计算机辅助表现成为主流表现手段
1.目前,我们的表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绘画方式上,绘画教育要求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培养,但在考学体制的要求下,“标准化、套路化”成为考前机构和培训老师反复研究和追求的目标,这样训练的优点是见效快,短期内就能画个基本样子,忽视了能力的训练。到了大学阶段,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充分接触,国、油、版、丝网、水粉、丙烯、马克笔……表现的广度无限拓展,表现的深度停滞不前。这就造成了在有限的院校教育时间内,学生的匹配专业的表现能力达不到要求。艺术设计借助绘画颜料,表现方式上趋同绘画,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绘画能力,需要大量的绘画训练,有天赋者少则数年,平庸者多则十数年,加上前面谈到的种种,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制作,大大减少了从业人员的绘画训练时间,软件的加入,可以进行高度模仿,使得写实的形象和平面的形象都能轻松表现,获得形象的手段更加简便和多样,也使得设计更加精细和规范,突破了手工制作的限制,可以尝试更多设计效果的可能性。追溯历史,表现手段的变更早已存在,技术一直是社会时代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荷兰人15世纪发明的油画,因为其先进性取代了流传甚久的蛋彩画;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取代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绢帛,从根本上解决了书画媒介的问题;以往费工费时、需要多次曝光、需要繁复的暗房技术和冗长时间的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现在通过简单的PS就可以做的天衣无缝。2.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数字信息为主的新经济形态、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艺术设计范畴内的平面视觉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动画设计、绘画艺术等诸多领域,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联系设计的现实,将重复单调的制作环节理性化、智能化,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制作效率,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联系设计的现实,成为如今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大量相关软件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升级,给艺术设计相关领域带来许多变化。综上,艺术设计表现手段由绘制表现转向计算机辅助表现已经成为主流,需要绘画技术应用的场景越来越窄,在以就业为面向的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应该从商业行为的角度去选择更符合当下的手段,突出计算机的设计表现,使得专业培养贴合实际。
二、现代艺术设计具有商业的属性,这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依据
艺术设计是形式美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独立艺术学科,包括审美,但不仅限于审美,发展到现今,专业内容拓展到为人服务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专业以商业应用为目的,具有服务的特点,是为规模经济服务的行业,忽略这一属性,必然会造成专业“无用”的问题。在为商业服务的目标下,我们发现艺术设计现实的工作职位,没有哪个职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定的特别精准的,需求的多样造成艺术设计内容的丰富,丰富的原因来自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不同的变化原因,给予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方向转换,获得不同的重构:在相关学科的变化、在艺术实践的变化乃至社会发展变化的作用下,或者因为理念被改变、或者因为方法论被改变、或者因为思想支点被改变、或者因为创造性语言、工具、手段等具体元素被改变而流变、发展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一次一次变化所引起的一次又一次转向,继而发生一次又一次重构的过程。古代的书画依托文人,西方油画的繁荣依托权贵,当代艺术活动的生存主要依托商业活动,能够向商业进行转化的才具有生命力。“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商业的属性,在高职院校举办艺术设计类专业时,需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认清专业转化的方向,从人才培养体系上把握好这种转化,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从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供需两端打造适合当下的专业体系。只有深刻认识到专业的这些特点,变化规律,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艺术设计给人较多“务虚”的感觉,面向商业,是专业“务实”的一种表现,有的院校依托行业,将艺术设计与行业紧密结合,办出差异和特色,学生获得感强。这也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交叉学科又是专业实用主义的典型特点。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面临的其它问题
同时,也需要意识到,艺术设计的许多其它概念也是专业发展不能忽视掉的问题,比如审美的问题:审美的关键在于“审”,也就是辨析,我们常看到网络上对大学男生穿大短裤、露着毛的双腿、穿一双拖鞋、身披庄严的毕业礼服满校园逛的批判,这一现象体现了审美教育的缺失。从事艺术设计专业与审美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明辨的能力就特别重要。缺乏真善美辨识能力的学生,哪里能从事与美相关的专业。其它如对职业使命感的理解与坚守的工匠精神,以规矩传承、观察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徒制,翻转课堂等等问题,实际影响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思考总结。以上是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当前发展阶段的一点总结,是专业发展中立足当下新时代的新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脱离环境,脱离商业应用,不能有效转化,必然会造成专业“无用”,以当下时代、地区、行业为背景展开思考和专业建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久海.艺术与设计的完型-艺术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2]贾秀清栗文清姜娟编著.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段泽民朱林.从就业流向探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优化的对策[J].观察与思考,2010:24.
[4]战捷.设计的商业本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作者:谭国飞 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