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下空间形象设计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开放性形象设计
1.1开敞性设计
(1)不覆土式
通过门厅式和建筑内部进入式的处理方法竖向联系地面。门厅式入口作为地下空间的主要地面形象,其开敞性一般通过通透材料和构件的单体及组合来实现,如玻璃表面、网架结构、膜结构及木质构架等,通过通透材料的围合或只用开敞式构件做顶棚,来扩大入口节点的形象;建筑内部进入式一般利用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开敞底层,如对城市综合体整体设计时底层局部预留架空、扩大面向地下空间入口的地上建筑口部、提高入口层层高、加大整体入口空间尺度等方法。
(2)覆土式
覆土式包括天然山坡覆土式和人工挖埋覆土式两类,两者皆为顶部覆土,设计入口开敞的方法较为类似。由于垂直方向上受到的限制,一般不考虑向上下扩展空间,主要利用水平方向的空间余量,加大入口平面上的外延空间,强调进退关系,同时可以将部分外部环境内容延伸到入口内部以获得开敞性。
1.2通透性设计
通透性设计是表达入口节点开放性形象的关键,这其中最需要体现出的就是“透”。设计建筑形象时讲求虚实关系,而对于地下空间来说透与围则是其相对应的虚实表达,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本身已具有围合的特性,为突出其形象则必须通过入口节点在这个地下围合体中创造出通透的空间,以此冲破内外和上下的隔阂,为外部空间的展示提供途径。节点中地面部分的“透”可以用通透的建筑材料等加以实现,地下部分则需要我们针对人们视野的不同,在考虑开放性形象时作分层次设计,以达到从外到内的通透效果。人们视野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设计时也要相对应的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针对上层视野的设计
封闭的顶棚和低矮的空间会对人们的视线造成遮挡,使人感觉压抑,在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入口设计中要努力改变这一缺陷,可以通过结构疏密和天花材质等的变化营造具通透感的上层空间形象。一是弱化顶棚实体界面,运用透明材质、反光材料、柔性结构等搭建天花或限定顶面界限,以此虚化实体界面,同时配以灯光和色彩来加强上层空间的通透感和层次感。二是丰富顶棚空间形象,利用垂直方向上部分空间的错位搭接、突出和缩进、设置空中回廊等手法,使入口内部空间上下局部贯通,丰富上层空间形象,增加视觉直达入口顶棚处及外部的可能,以变化的层次创造地下空间入口节点上部的通透性。
(2)针对中层视野的设计
在入口节点内部的行进和停留中,人们的中层视野主要停留在四面的围合体、垂直的交通体以及小品设施等上面,相应的空间设计就要达到流动性和延续性以获得通透感。在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上可以结合顶棚的设计来考虑,而在手法上我们可以采用渐进、停顿、转折、变换等方式,同时注重小品设施的配合,例如广告隔板的排列、立柱的组合、座椅的摆放、植物的造型等。适当运用这些符合人们审美和使用尺度的空间元素来营造空间,会使通透性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
(3)针对下层视野的设计
下层视野主要是在人们有防备和好奇心理时才会一直保持视线向下,对于通透设计时下层视野的影响并不大,但要考虑地面上处理要简洁,少用装饰图案,并且避免突然的出现台阶或少于两个台阶。
2、标志性形象设计
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入口节点的标志性形象设计应使入口节点形象具有明确的可识别性,同时也要具有独创性。入口处色彩设计做到清洁悦目的原则,整体空间以及门的设计应富于吸引力。在城市综合体中,醒目的标志是整个地下空间的重要部分,在标志形象上,入口节点处理的好坏往往直接引导人们对建筑与地下空间的评价。由此可见城市综合体的地下入口节点的设计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在处理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易于识别和具有神秘感。
易于识别主要是指入口节点明显、醒目,在远处就能看到且容易接近;而神秘感主要是指入口节点开始展现给人们的是有所保留的,当人们逐渐进入入口空间走向地下的过程中,内部的形象才慢慢表露出来,让人们在充满好奇、怀有期望的情绪下不断前进,使进入地下空间的过程不再乏味且令人愉快。设计上可以通过变化的空间和装饰手段,空间上可以用坡道引入,使人平缓降低,局部空间根据需要进行收放,装饰上可以在顶面做引导性彩色装饰或灯饰,通过纹理和图案的变化吸引人们逐渐进入地下空间。设计中营造的入口节点的神秘感能够丰富人们接近和寻找出入口的感受,如上海徐家汇港汇广场地铁入口顶棚用蓝色和绿色组成的小方块彩灯,像点点星河在人们头顶流动,除了易于识别更为入口形象增添了神秘和艺术感。
(2)入口节点的设计应提供尽量多的外部视觉信息。
对于城市综合体来说,尤其是主要部分位于地下的城市综合体,其主地下入口节点要造型鲜明,具设计感、美感及实用性,使人即使在远距离也可发现;而次要入口应尽量简洁、通透,并与建筑主体风格协调统一。同时各入口都应明确设置外界的路标、装饰、构件等指向参照物。
3、总结
总之,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入口节点形象设计应慎重考虑,不仅方位和开口朝向与地面人流方向吻合,还要通过设计与城市综合体其他空间进行良好的衔接,形成自然过渡,将整体界面统一。尤其是要创造开放性的形象使入口节点具有亲和力,同时用标志性形象增加地下空间的表现力,由此能带给人们良好的心理感受,使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喜爱。
作者:高静瑶 孟子南 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