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设计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重大突发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设计策略

摘要:时间与空间的消融、城市运转时长的增加以及光源技术的革新,促使夜景经济大发展,灯光所构成的夜间城市景观和活动已成为城市形象中的新分支——城市光形象。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让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此类危机事件,如何利用城市光形象向外界传递城市状态,成为城市决策者与设计者当下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城市形象;光形象;灯光秀;媒介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不稳定性因子逐渐增多,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武汉市作为全球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心城市,市民的外出社交模式被局限为使用移动媒体终端通过互联网与他人进行交流或了解外界现状。作为一名身处事件中城市的设计者,此时的城市形象应如何构建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1城市形象概述

1.1城市形象的概念。作为国家形象的子系统,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由精神形象、行为形象与视觉表象3个层次组成[1]。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激发城市感召力和居民凝聚力,对于城市内部发展具有整合作用。同时,通过对外传播独特的城市形象,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开放交流与合作,获得大量资源、信息、资本、人才和市场等发展机遇,从而提高城市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带动城市全面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媒介发展影响下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从实时“在场”感知,延展出以互联网为载体在虚拟空间无时限进行传播的新形式。城市形象的研究随之呈现出文化、科技等学科交叉、多元融合发展的新动向。

1.2城市光形象的定义。光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灯光的内涵从求亮转向求美后步入了媒介化阶段。城市的夜间形象不再只是用传统光源点亮与日光下相同的城市物质形态,媒介化的“光”已摆脱其附属品的身份,演变为带动城市发展的“主角”,延伸出城市形象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分支——城市光形象。城市光形象,指的是以灯光为表现手法,以城市物理空间为实施载体,以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为驱动,以人的使用和体验为设计核心,以每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和人文生活为主题内容所构成的属于城市夜间的形象体系。城市光形象的构建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为城市居民创造优质的城市夜间生活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大突发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设计策略

当城市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往往对于居民外出行为会有所限制,此时,人们对于外界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由传播媒介在人与现实之间拟设的“信息环境”[2]。此时,处于突发事件中城市的日间形象传播内容的侧重点在于行为形象的传播,以城市物质空间为代表的视觉形象传播处于“暂停”状态。城市光形象因具备信息化特性更加适合在“拟态环境”中进行传播和推广。此时的城市光形象设计应分为事件中城市和非事件中城市2种情况,事件中城市光形象肩负着向城内居民及外界所有关注者传递这个城市的现状与情绪的使命,而非事件中城市光形象则要表达对事件中城市的关心、鼓励与支持。

2.1同理心:信息内容共情疫区民众。“同理心”在中文中的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在设计领域,同理心(Empathy)来源于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的5个阶段之一,主要被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更多地被理解为移情或者共情。同理心设计的核心出发点是考虑用户的需求。从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得知,人的主要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3]。事件中城市条件受限,仅能满足居民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其他各项需求的严重不足或缺失,易引起居民的负面情绪激增,如无法正确排解,将会导致城市秩序失序。此时的城市光形象设计应采纳同理心设计方法与事件中的民众共情,同时传递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积极解决事件的决心。例如,2020年2月1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为中国点亮标志性建筑自由塔(见图2),用汉语、英语、波斯语及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以及代表希望的心型等元素,共情处于突发事件中心的中国人民。这场灯光秀不但点亮了德黑兰的夜空,也温暖了中国人民的心。

2.2地标位:形象载体首选标志建筑。标志性建筑,是指象征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反映特定公众的精神品质或文化概念的,为其公众所熟知并认可的建筑,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城市某方面的重要特征,具有显著的城市标识意义,是城市“注意力”资源的集合体[4]。标志性建筑的公关属性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一座成功的标志性建筑,物质价值远不如其传播价值。优秀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望而知的城市象征,只要看见便知道其代表的城市,甚至联想到背后的历史文化沉淀。城市标志性建筑融合了城市地理、历史与人文元素,连结了与城市中的人、过去与现实,其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和公关性在城市发展中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角色[5]。在“拟态环境”中打造城市光形象时,标志性建筑在非事件中城市作为其对外的公关载体,有助于吸引外部注意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彰显城市的可识别性[6]。对于事件中城市,除上述几点,还能增强城市凝聚力,唤醒居民对于城市的集体共鸣,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早在十多年前,此类设计方式其实已有先例。2001年,美国纽约突发“9·11”事件轰动全球,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星大楼因遭受恐怖袭击而一夕瓦解。为了纪念事件中的遇难者,灯光装置“纪念之光”(TributeinLights)在世贸中心遗址上建成,蓝色的光柱从地面直插入曼哈顿夜空,象征着在“9·11”事件中消失的人和建筑永远屹立(见图2)。

2.3视觉明:光色形态符合情绪体验。在设计中,光给观者带来的心理效应是其重要的体验元素之一,光的色彩、图案、动态的变化会对观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突发事件中的城市光形象设计主要集中在“拟态环境”中营造的观看体验,相比“在场”观看,无论从观看的自由度还是视觉效果来看都会有所削弱,要通过合理调节光的视觉效果来营造与事件氛围相对应的观看体验[7]。首先,造型图案应简洁。简洁的造型图案更易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被观众所识别,从而提高设计内容的影响力。“简洁”指的是将复杂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基本元素揉捏重塑,用尽可能少的结构把繁复的内容变为有序整体。其次,色彩对比要强烈。色彩对比除了明度、纯度、色相之间的对比外,还包含色块区域、面积的对比,还有与物质载体本身的肌理、底色等之间的对比。强烈的色彩对比能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且突出主题[8]。但同样要注意,太过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出现刺眼、杂乱等负面感受。最后,动画需凝重缓慢。城市重大突发性事件往往对于人们的生活、生命及财产安全等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城市光形象设计中尽量选用凝重、缓慢的动画效果,强调视觉稳定性,能赋予观者安全、安心的心理感受,同时符合事件期间致敬、缅怀、感谢等主要表现题材应有的庄重、肃穆的体验氛围[9]。

3结语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城市光形象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色,也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共鸣,同时体现出城市极速媒介化发展背景下灯光在当代城市构建中的重要价值。随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民众需求的转变,城市形象的内涵和职能将不断延展。城市光形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探索的脚步才刚刚开始,为了让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能有准备地应对下一次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需要更多设计者加强思考与投入。

作者:蔡新元 肖然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