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网站建设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报网站建设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报网站建设问题

[摘要]随着采编平台的普及,期刊网站越来越依赖采编平台自带的功能设计,进而容易使编辑部忽略自身在期刊网站建设方面的主动性。为了解高校学报网站目前的建设状况,调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中116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报网站的建设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报网站普遍存在对网站防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网站维护和服务意识不强、网站投稿指南过于简单、网站功能过于依赖采编平台等问题。编辑部不宜忽略自身在期刊网站建设方面的主动性。

[关键词]网站建设;高校学报;“双一流”

期刊网站是期刊信息的重要窗口,其建设状况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1-6]。高校学报作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期刊集群,网站建设工作有诸多可相互借鉴之处。“双一流”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新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其遴选的高校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而高校学报与其所属高校实力密切相关[7]。笔者统计了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116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报入选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7—2018年度CSCD来源期刊、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018工程索引(EI)的情况。统计结果为,被至少1种数据库收录的有108种(93.1%),被至少2种数据库收录的有94种(81.0%),被至少3种数据库收录的有76种(65.5%),被至少4种数据库收录的有26种(22.4%)。与高校学报整体状况相比[8],“双一流”高校学报属于其中的优质期刊,但即使是这些具有较高水平的高校学报网站,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选取了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网站防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作者投稿特别是校外作者第一次投稿时,主要还是采用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期刊名称的方式来寻找期刊网站,但目前网上存在不少论文中介机构网站和假冒网站,导致作者有时无法分辨期刊官方网站。不少高校学报网站因此发出公告声明,提醒作者注意编辑部并未通过第三方渠道收稿,不要误登虚假网站,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结合百度搜索引擎、高校官方网站内部链接以及各大数据库出版平台中的期刊信息,对116种高校学报网站进行了查找,结果有3种高校学报网站无法进入。在最终能够找到的高校学报网站中,有些在搜索引擎上无法轻松分辨是否为官方网站,必须进入对应高校网站内部寻找确认,给查找造成一定困难。当作者无法轻松找到期刊官方网站时,很可能会把中介机构网站或假冒网站误认为是期刊官方网站而进行投稿,因此上当受骗。编辑部应在各种主要的大型搜索引擎上进行官方网址认证。百度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官网认证和百度期刊官网合作都是有效防止假冒网站的方法。特别是与百度期刊官网合作之后,高校学报网址基本都处于搜索结果的首位(图1),非常有利于作者寻找确认官方网站。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40种(34.5%)学报网站具备百度官网认证标识,33种(28.4%)学报网站具备百度期刊官网合作标识。两种类型的学报总共有73种,仅占调查总数的62.9%。从互联网上检索下载单篇文献已经成为作者获取文献资料的主要手段,作者经常无法看到纸质期刊封面上的网站信息,所以在单篇论文上标注期刊网址非常必要。高校学报应在每篇论文的显著位置标注自己的官方网址,但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只有21种(18.1%)高校学报在自己的单篇论文上标注了网址。另外,绝大多数(98种,84.5%)高校学报网站已经开通了采编平台,借助采编平台申请一级域名等[9],也可以使作者和读者更加方便地找到期刊官方网站。

二、网站维护和服务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学报网站并不稳定,网站技术性问题较多,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在116种高校学报网站中存在链接打开故障、网页打开后是空白等多种不同程度问题的有28种(24.1%)。部分网站稳定性不佳,调查中多次出现网站首页登录错误。除了技术性故障外,网站还存在很多错误或混乱信息。例如,某学报网站已经启用了采编系统,投稿说明中却依然告知作者采用Email投稿;某学报网站要求作者使用采编系统投稿,但网站上却没有采编系统;某学报网站期刊介绍中注明被2013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有2种高校学报由“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某大学学报”后,网站内的刊名、介绍仍维持原名不变,百度官网认证也没有进行相应更名。在与作者进行信息交流方面,网站的服务意识也严重不足。由于作者可能不会每天登录网站或稿件处理系统,有些系统自动发送的电子邮件也存在被拦截的情况,所以编辑部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传送信息。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都是与作者进行互动、提供及时信息的有效手段[10]。笔者调查发现,仅有32种(27.6%)学报开通了QQ群、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28种(24.1%)在网站上有留言答疑页面。在28种具有留言答疑页面的网站中,仅有8种显示了作者留言信息,4种显示了回复信息,大部分网站的留言功能形同虚设。笔者建议,如果编辑部没有精力回复作者留言,不如改为将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列出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整理更新,效果会更好,可参考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网站的常见问题列表。

三、网站投稿指南过于简单

作者在投稿前一般都会浏览期刊网站的投稿指南,了解收稿范围、稿件要求、投稿方式、审稿流程、稿件费用等,而在投稿后也必然希望能够及时了解稿件的审理进度及刊发信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报网站的投稿指南中只有简单的收稿范围说明及稿件处理时限,既没有介绍审稿流程,也没有稿件的处理状态说明。目前学报网站上有简略审稿流程说明的仅有52种(44.8%),详细审稿流程说明或流程图的仅有33种(28.4%),稿件录用后在网站上公布最新录用稿件名称的仅有28种(24.1%)。由于作者并不清楚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和稿件状态含义,即便采编系统中稿件状态有所变化,有时依然无法确认自己的稿件处理情况,只好电话或Email咨询编辑部,增加了编辑部的工作量。针对此问题,编辑部应当在网站投稿指南中给出审稿流程说明或流程图,结合采编系统中的稿件状态显示,使作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稿件目前的处理状态。这些工作,既可使作者及时了解稿件进展情况,促进稿件处理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又可使作者明确稿件最终是否被录用,以防被虚假网站所骗。另外,笔者调查发现,投稿指南中有较为详细的投稿格式说明的有53种(47.3%),提供投稿模板的有43种(38.4%)。很多高校学报的投稿须知中仅有一个简单的投稿格式要求说明,作者并不能用来对照修改稿件格式。有的学报网站的投稿模板文件陈旧,和目前期刊出版的格式不一致。有的高校学报网站直接写道:“本刊不提供投稿范例,请作者自行下载出版稿件对照。”遇到这些情况,作者只能在投稿前自行查看期刊已出版的论文,通过经验修改稿件格式。作者不是编辑,仅通过查看已出版论文很难消除格式错误问题,编辑部因此无法获得格式规范的投稿稿件。即便退回作者修改,作者也会因为不清楚具体格式要求而无法达标。反复退修增加了编辑部和作者的工作量,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原稿中存在的大量错误也增加了后期编校出错的可能性。由于纯粹的投稿格式文字说明阅读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笔者建议编辑部尽量提供给作者可以直接套用的稿件模板。很多人认为不需要作者套用模板,因为录用稿件排版时会采用专业软件导入数据重排。实际上,套用稿件模板有诸多好处:一是方便作者修改稿件格式;二是方便编辑检查稿件存在的问题;三是方便编辑预估排版后的稿件页数;四是方便编辑提前查验图表大小、清晰度及在文中的位置。另外,为了方便作者自查自校,编辑部可提供一份常见格式问题清查列表[11]。再具体的写作格式要求还可采用类似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站“作者园地”的方式向作者进行介绍。

四、网站功能过于依赖采编平台

随着采编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期刊网站开始启用采编平台[12]。调查发现大多数(98种,84.5%)高校学报网站都启用了采编平台,而网站内容基本都来自采编平台所提供的预留功能。即使是这些预留功能,很多网站也没有全部开通利用起来(见图2统计数据)。采编平台预留功能之外的内容就更少了。学报网站不应单纯依赖采编平台所提供的已有内容,编辑部应发挥主动性,争取多做一些工作。例如,采编平台中的排行有下载排行、点击排行、引用排行等,但这些排行是针对期刊已出版的所有论文的,排行过于简单。编辑部可以考虑分年度、分学科做一下热点排行,或者以主干学科为依托,突出自身特色,每年评选优秀论文[13]。网站还可对热点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介绍推荐。另外,学报网站可通过功能设计致力于推动读者和作者间的交流互动。例如,读者在网站上看到某篇论文之后,可在每篇文章后面发表评论、提问,作者也可以回答,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拓宽用户的学术交流渠道。

五、结束语

网站作为期刊传播信息、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不应沦为采编平台的一个简单登录页面。调查选取的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报系列中属于优质学报,但这些学报的网站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网站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学报编辑部人员数量有限,数字化人才不足。如果连基本的网站建设工作都无法做好,又如何跟上期刊界的数字化进程。因此,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才是推动网站建设和期刊数字化工作不断前进的根本保障。

作者:姚佳良 郝秀清 杜清玲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