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

一、网页设计制作教学现状与不足

笔者总结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得出几点传统教学的不足:

第一,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因为学生均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相关的项目实战背景,在学习理论时普遍感觉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学生不是在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去学习理解相关概念,而是为了掌握概念而学习概念,由于理解层面的欠缺,虽然“掌握”了概念本身,但是很难学以致用。另外,理论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加之学生无法体会理论的用处,从而使得其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由于学生被枯燥的理论学习搞得身心疲惫,加之理解不全面、缺乏兴趣、没有实验的目标和方向,更没有意识到网页设计与制作学习过程中上机实验的重要性,因此上机实验效率较差,实验没有主动性,没有合理规划。而实验内容也因为缺乏新意,缺乏刺激学生的兴趣点的举措,失去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辅助作用。

第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般都是第一环节介绍网站基础知识,第二环节讲解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第三环节再讲解综合案例,将上述各软件综合组织起来制作完整的网站系统。这种方式在前三个环节中都是孤立地介绍本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对于未来自己在制作网页过程中到底需要掌握哪些操作技巧没有头绪,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直观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能力所及的专题,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去逐步完成自己的网站系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来获取素材,对素材进行分析、讨论、加工处理并最终得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素材,以备使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次序的精心安排,重塑网站开发的“原生态”流程。通过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网站制作的全过程,目的性明确,努力的目标也是明确,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和获取成功的愉悦,进一步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探究问题、深入思考和追求真理的信心。对于大学教育而言,积极研究开发研究型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运用研究型学习的方法,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可行途径之一。

1网站开发的“原生态”流程

即需求分析、栏目规划、绘制草图、收集制作图像类素材、设计首页平面图、首页平面设计图切片、制作静态页面、充实首页页面内容,制作二级页面模板、利用模板制作各个二级页面、充实二级页面内容、测试网站。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以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去开发网站系统,以网站开发的“原生态”流程去学习开发网站无疑是一项扭转以往学生学习被动性的有效举措,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中都有目的性、方向性,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所需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从“宏观”到“微观”地逐步提高制作自己网站系统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前导式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案例式教学一般是先讲述基本概念、原理,再给出有关的典型事例加深理解,从而一目了然地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的图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倡在学习理论之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只有真正经过研究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好,记得牢。将往届学生的成功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接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对要制作的网站系统有总体上的把握,让学生观察各级页面组成,适时提出问题,例如如何将各级页面有机地组成网站系统,网页布局如何实现等。当然往届学生的案例可能会有一些缺陷,但是较之设计完整、功能完善的大型网站,这些小网站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演示案例,简单介绍网站系统制作流程,使用相关软件的功能,让学生有个总体上的把握,为后续分模块详细介绍案例打好基础。通过第一次课中的案例引出为什么要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学习了这门课能干什么事情,并且把案例中的知识重点分散到各个章节中去,让学生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各章节的连贯性,能够全局把握本书的内容,做到有目的地主动地学习。

三、结束语

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较快的技术之一,《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也是为了紧跟新技术,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现状,进一步阐述改革的重点是调整授课顺序并且重视实验教学,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新模式,以网页设计的“原生态”流程重塑《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顺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涛 王伊蕾 单位: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