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形设计对字体类海报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字体类海报是当今招贴设计中占比极大的一种类别。当字体作为招贴主体来呈现时,字体元素的设计过程往往和图形设计的理论挂钩。本文由图形设计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多个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探析几种在字体类海报中常见的视觉语言与设计语言运用的手法。
【关键词】字体类海报;图形设计;招贴设计
以字体为主体,由字体构成的字体类海报在当今国际社会上的众多海报中十分常见,同时也备受青睐。当字体不再单纯作为标题文字或是辅助解释说明信息性的文字存在,而是作为画面主要构成元素同时起到装饰作用时,不再过于拘泥于基本字体的字形与笔画约束,而将字体作为整体的图形加以设计,将图形设计的思路应用于字体类海报中也是一个普遍的思路。虽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字之间有不小的差异,各具特色,但仍然有许多视觉语言与设计语言的应用手法能够在学习后融会贯通地应用于文字类海报设计中。
一、海报的自身特性
“海报”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大主要形式。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上海,上海人通常将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这也许便是旧时的人们将用于戏剧、电影等演出活动的招贴称为“海报”的缘故。如今的“海报”包含了广阔的含义,不仅限于戏剧演出,包括了各种利用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构成的以向广大群众宣传某些信息为目的的招贴,大致可在用途上分为公益类海报、文化类海报与商业类海报。由于当今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不局限于纸媒而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动态海报也是层出不穷。海报需要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精准直观地传达内容,这就导致了海报视觉语言的具体性与直接性,因此海报往往避免过多过密的要素,使观众在观看海报时不必进行深层逻辑的思考就能迅速地理解。于是从视觉语言的直观性的基本属性出发,便形成了海报色彩明艳动人,阅读层次清晰,图形含义精确的特性。同理可得,从属于海报的文字类海报在设计语言的构成与组织上也必然同样是从这些特性出发,围绕“精准迅速地向人民群众宣传信息”这一主要目的行动。
二、文字类海报中文字变形手法的理论分析
(一)主体文字的简单外形变化与编排。将海报的主体文字脱离基本字形的方框限制,进行字形的压缩、加长、斜放、加粗、局部变形等是文字变形基本的常用手段之一;这种手法一般不会过分影响文字本身的阅读性,观众仍能够较轻易地从变形后的文字中辨认词义。通常而言,此种手法会在印欧语系的文字海报中更为常见,如英文海报,因为单个表音字母的变形能够更加灵活,也更不容易使易读性受到影响。随着外形的变形,对文本的排列也会随之做出变化,除了传统的横竖排外也可做斜形、放射状、波浪形等其他形状的排列,以达成对于海报画面整体气质的配合。变形后的文字十分考验设计师编排的技巧,若是对字体元素之间的联系缺乏考虑,便很容易使画面重心失衡,或是使各元素显得杂乱无章。以下图中的英文招贴为例(图1):该海报将标题文字“ENFANT”中的“E”与“F”加以局部竖笔画拉长,并将“A”与其中一个“N”两个字母整体拉长,与固形于等面积方框的“N”与“T”一起撑满方形版面,形成了富有律动感的画面节奏。在主体字母间的负空间则是由解释时间、地点的辅助说明性文字填充,通过合理的编排调整平衡了画面重心;这其中的辅助说明性文字部分并非是常见的语序排列,但通过主体字体的分隔与各文字元素之间的留白形成了明显的文本区块化,因此仍然不影响观众对于信息的阅读理解。海报中使用了无衬线字体,且画面运用了对比强烈的饱和度高的蓝黄色,使文字元素鲜明地从背景中凸显,整幅海报从而呈现出视觉冲击力强、富有现代感及商业感的氛围。2003年瑞士设计师所设计的《苏黎世与昆明》海报(图2)在字形变化上要更加复杂,是中文字与英文字相结合的良好示范。设计师将海报中的文字的个别笔画拉长,并与其他字形的笔画相连接,使主体文字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图形,这似乎也暗示了主题的苏黎世与昆明这两地看似相差甚远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图形中线条的连接流畅而自然,巧妙的处理使字形在结构变化的同时不失去字的原形,很好地保留了字体的易读性。海报的版面运用了红、白、黑三种颜色,使用了同样是富有现代时尚感的字体,配合节奏明确的排列使海报传达出流动性强,活泼明快的气质,契合当今国际市场中各种文化碰撞交汇的需要。除了对于笔画的变化,以分割裂变的手法对字体进行处理以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是常见的应用于主体文字中的方法。以上图(图3)的吞拿鱼奖得主回顾展的海报为例:为了体现出展会的海洋主题背景,设计师将标题文字“洄游”进行了字形的切割,呈现一种水波荡漾的效果。即使是在以黑白颜色与文字元素构成的版面上,设计师通过这一简单的变化便呈现了与“洄游”这一主题所契合的效果;同时字形的分隔区域之间的空隙也并非是全部统一的,这中间显然需要设计师有对于视觉元素进行组织与重构的能力,才能使经过分隔后元素增加的画面不显得过于繁杂。配合学术性会展的氛围,海报在标题文字上选择了老宋,其他文本的版面构成也更加倾向于文雅整洁的气息。
(二)主体文字的立体化。使用文字打破平面的维度,从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表现文字元素,称为文字的立体化。出自第四届韩国国际字体双年展的其中一张海报(图4)便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这一年展会的主题为“城市与字体”,设计师将命题“C()T()”的字符利用绘画透视的原理立体化,组合构成了一个城市形的立体图形,这些字体元素放置的配合甚是巧妙,准确地抓住了都市中楼房的特征,在字母重组后失去了阅读性的情况下,即使是不提前知道主题的观众也能够直觉地感到此画面与城市相关。在三维化的基础上,衍生了志趣各异的方法,例如图5所示的通过异影同构的方式表现的立体文字。观众处于画面的俯视视角,左上角的光线投影使文字与其影子构成了完整的字形,使原本十分工整平静的编排衍生出了几分自然跃动的变化,在灰蓝色的色调中显得意境悠远,令人眼前一亮。
(三)同构在主体文字中的运用。在视觉美学概念中,某个共同的元素为多个元素所共用的现象,称为同构现象;平面设计师们常常应用这一现象,即将多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形,以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的运用在字体类海报中同样常见;可以将字体脱离书法与印刷体的传统印象,将材质附加于字体中形成独特的图案,在这过程中甚至可以完全牺牲易读性。以一张俄国设计师的海报(图6)为例,便是典型的将字体“材质异化”,将丝带的元素与字母同构,细线元素在字形当中的填充能够更加清晰地表现出字形细微转折中的律动性,同时其各个字体元素的分布与版面的构成也凸显了字形变化后的飘逸轻盈感;在此基础上,红色的选择更进一步地增强了画面视觉冲击力。当画面中加入了场景画面时,将字体置入图画中进行同构也是一种很好地使画面各元素融合的形式。如张杰油画作品展的海报所示(图7),设计师发觉了字形对称的特性,将海报的标题文字,即该展会的主题“山非山”中一半的部分变化为了湖水中的投影,使主体文字像是静静沉入了水中一般,自然地结合入背景场景中,此举显然比简单地将字体放置于图画之中更加和谐,也更能够体现出油画展所特有的文艺隽永的气息。在充分了解到同构手法之后,便有利于今后对于文字类海报中字形的变化能够有更多角度的思考。
三、文字类海报中文本编排手法的理论分析
除了对于字体进行变形外,由排版方式切入使画面构成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是一种思路。例如文字叠压的手法能够使主题内容更加突出,并使版面更加丰富,产生有趣的艺术效果,在下图的韩国设计师设计的海报中能够看到看到这一手法的显著优点(图8)。如果这时设计师在文字叠压的基础上,在不过分破坏字形,保留阅读性的前提下消隐文字的一部分,通过富有视觉引导性的编排进行主体文字与辅助说明性文字的组合构成,如同下图中的英文海报所示(图9);其中潜藏的文字版面变化的可能性可见一斑。从以上两个例子可发现,从编排的角度切入字体类海报设计的重点仍然是要将整个文字的组合视作一个整体的图形来考虑,若是在设计时将它们作为单独分离的文字元素考虑,难免会产生画面失衡,使之过于松散或是过于杂乱。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几种在字体类海报中普遍运用的图形设计的方法;出于清晰论证的考虑,本文中选取的均是某种手法特点最为典型突出的作品,而在设计过程中各种手法往往并非是相互分隔,而经常是在以海报主题为重点的基础上相互配合,融合使用的。从当今的众多优秀字体类作品中,能够看见此类海报产生更多创新的无限潜力,这就要求作为平面设计师能够拥有扎实的设计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设计手法,从而能够在更宽广的思维层面上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善本出版有限公司.今日版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0.
[2]余秉楠.字体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3.
作者:张润欣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