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形设计动画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态图形设计动画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动态图形设计动画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动态图形设计又被翻译为“运动图像设计”或者“动态图像设计”。当前已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栏目包装、电影片尾片头、MV、广告视频、交互设计、网络游戏等领域。在动态图形设计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在高职动画教育的视野下探讨如何融合动态图形设计进行动画教学,做与市场接轨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动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基于动态图形设计的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策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独立制作动画的能力,促进学生与企业无缝连接的目的。

关键词:

动态图形设计;动画;高职教育

新媒体视野下,动画的形式不再局限于电视动画、电影动画,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手段也更加的多元化。动画与不同的媒介、平台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功能性与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高职动画教育讲授传统动画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加入更多与市场接轨的内容。

1动态图形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

动态图形设计又被翻译为“运动图像设计”或者“动态图像设计”。当前已被广泛运用在电视栏目包装、电影片尾片头、MV、广告视频、交互设计、网络游戏等领域。与传统动画使用角色叙述故事不同,动态图形设计有角色,但角色不长时间直接叙述,更多的是原本静态的平面图形经过动态设定,呈现出动感传达信息。动态图形设计具有较强的整合信息、形成意义,以及解释和说明的功能。在国外,动态图像设计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大型新闻机构,用动态图形短视频来解读时政和财经新闻。在国内近年有代表性的“壹读视频”“飞碟说”等科普视频都采用了动态图像这一形式。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美国一些艺术学院已经把动态图形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并授予学位,或者开设相应课程。国内也有一些艺术设计学院把动态图形设计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

2高职动画专业的课程特点与学生现状分析

动画是一门新兴学科,对高职教育更是如此。高职院校一直积极地进行动画教学改革,致力于促进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质量。但是一些课程设置仅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而真正的上课内容却是换汤不换药。以二维动画为例,一些高职院校仍然以Flash作为主要的软件平台,没有讲授当下主流动画软件AnimeStudio、ToonBoomHarmony,也较少将时下流行的制作形式,如动态图形设计融入课程内容。以上软件学习的脱节和课程内容的脱节,极有可能造成学生无法适应未来的动画市场,也无从在国内动画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一些是经过艺术招生筛选剩下的,一些是根本没有美术基础的。这都导致学生美术素质偏低,本身缺乏美术学习的能力。有的动画专业教师只注意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几年没有更新,仍然在课堂上让学生做着成词滥调的内容,不注重造型不注重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完成每一章节的技术内容。这些缺乏趣味的学习,让生活在搜索引擎时代下的学生产生抵触,逐渐对动画学习丧失兴趣,更别提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时间有限,许多动画进阶内容都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针对以上现状,高职动画专业除了加强艺术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在课程内容中加入更多与市场接轨的项目,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

3动态图形设计在动画研究性课程中的总体实现

国内的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目前大多是将视觉传达设计与动画专业分为两个独立的专业。新兴的动态图形设计是以上两个专业的交叉学科。[1]动态图形设计的实现,知识体系上不仅需要图形设计相关知识,如排版、字体、色彩等,也需要动画运动规律、原画设计、视听语言的参与。以二维动画为表现形式的动态图形制作上需要在Illustrator、AfterEffects、AnimeStudio等软件平台中实现。结合动态图形设计特点的二维动画短片,在理念上遵循图形(平面)设计的设计原则与思维,在时间表现手法上具备动画的技术手段与影像形式,兼具两者的特性。[2]研究性课程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具有独立形态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的行为愿望和行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包括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水平在内的综合素质。研究性课程的启动是教师与学生双选的结果。研究性课程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一般历时一年。动画研究性课程是对动画专业课程的延伸,对动画教学改革的探索。以下举例的动画研究性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以二维动画作为切入点,既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人物运动动画,又加入动态图形设计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1确定具体项目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3]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解决问题。本研究性课程选择动画专业大二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一个小组3人。动画专业大二的学生已经学过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像处理、动漫剧本写作,正在学习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原画设计、二维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脚本、图形创作等专业课。项目选题结合国内某动画工作室的实际项目衍生而来。动画工作室大多承接对外的项目,项目周期短,项目内容少。动画工作室以动态图形设计的形式制作的广告、公益项目也较为多见。这也是高职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的公司类型。选题以苏州端午习俗为主题,通过动态图形和角色动画趣味科普苏州端午习俗的由来和传统。

3.2研究性课程项目计划的确定

制定一个完整可行的项目计划,是动画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步。在以苏州端午习俗为选题的研究性课程项目计划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一步,明确目的。师生共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并明确项目的实践目的是让学生所学有所用,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制作动画工作室的实际项目,积累经验,与市场接轨。第二步,进行任务分工。教师担任项目的负责人,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安排职位。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小团队中进行锻炼。小组共分三人,前期设计与制作一人,中期设计与制作一人,后期设计与制作一人。小组有一个总负责人。第三步,确定动画项目制作的步骤和时间。

3.3项目实施

在实施阶段,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依据已制定的计划独立自主地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监督和指导。[4]结合动态图形设计的特点,学生需要从图形设计、动态设计、时间设计三个维度上对动画进行设计与制作。图形设计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构成设计、排版设计、字体设计,主要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的原则。这里的难点是角色设计与场景设计既要有动画的功能,又要有视觉传达的特点。在对参考素材分析后,选择了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扁平化风格。动态设计包括位移、缩放、旋转、变形、变色为代表的各种动态形式,[2]还包括本身角色动画的动作设计与实现。这里的难点是需要把握动作的节奏,设计适当的动态效果达到信息视觉传达的目的。在这里动画角色本身的动作表演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视频的动态效果。角色的动作变成了符号化的表演,而不是传统动画中日常化的呈现。整个动态效果的实现需要用到蒙太奇、原画设计的弹性、变形、加速度、减速度等技法。时间设计包括规划时间的发生,发展和结束。[2]主要是视频合成、转场特效制作、声画同步,还有一些原动画时间的调整。

3.4检查与评价

项目结束后,先由学生自评和互评,互相打分,最后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探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学生自我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特征。动画视频在学院、学校的公众平台展示后,搜集反馈信息。通过沟通评价,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4基于动态图形设计的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4.1建设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在实施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过程中,积累大量逼真的实践案例。以项目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实践案例,同时往届学生完成的作品又能给应届的学生比对参考。动态图形设计和动画结合,不仅适用于二维动画领域,在三维动画、实拍影像领域同样有应用空间。在影视中,如影视片头2015年国产连续剧《琅琊榜》的片头,影视包装《中央电视台形象广告水墨篇》,影视广告《东方树叶广告》;在交互界面中,如《北京08数字博物馆》;在空间展示中,如一些新媒体展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任务。

4.2组建以教师指导的工作室

工作室是动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形式。动画工作室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项目改变,也可以是以研究方向主导的动画团队。动态图形设计为主的工作室,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外包、比赛、毕业设计等形式锻炼动画制作能力。工作室以日志、演讲、讨论的形式互相交流经验,企业人员、教师、优秀学生开设讲座,保证经验的传承和技术的迭代。

5结语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为期9个月的动画研究性课程实践,探索了动态图形设计与二维动画结合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收获了一些制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完成动画项目的能力。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3]只有学生能独立完成动画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并且做与市场接轨的动画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才是适应市场的,适应企业需求的。动画专业的教师也需要紧跟市场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拓宽视野,为动画教育的实施提供保证。

作者:刘媛霞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瑞.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教育现状[J].设计,2015(05).

[2]许一兵,许肖潇.动态图形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22-25.

[3]徐英.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模式研究[J].装饰,2013(09).

[4]许央琳,李君丽.高职院校在动漫实训课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