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实验设计的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实验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知识点浅显易懂
以前做“分子之间有间隔”实验时,都是采用50mL水和50mL无水酒精进行混合,然后总体积约有98mL,从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一次,课堂上一个学生的提问让笔者陷入了尴尬:他说总体积只有98mL的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干净,如果完全倒干净的话,也许就是100mL了。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一时竟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他。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补充一个实验来消除学生心里的疑虑。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有了答案:事先准备一个200mm×120mm×80mm的特制容器,在其中整齐地摆上了30个直径40mm的橙色乒乓球,刚好把整个容器填满。然后问学生:“谁还能再有办法装进一个乒乓球?”学生们跃跃欲试,但上来的几个学生都怅然而归。这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说:“老师还有办法再装进去很多球,你们信不信?”学生们都半信半疑望着我。然后我出示了我的第二份道具,直径约有5mm的玻璃球,还没有等我做下面的实验,学生们都已笑着说,“老师耍诈,明明知道乒乓球之间有空,刚好可以容下小玻璃球。”这一节课因为有小实验的加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于分子间的间隔,通过小实验,把水分子中“无形的分子间隔”转化成小球间“有形的分子间隔”,学生自然能很快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实验能帮助突破重难点,让禁锢的思维豁然开朗
在现有初中化学实验室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让学生观察到分子和原子的,本身就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由于没有一个可供参照的实物,想把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讲明白就更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我是煞费苦心,从班级座位的编排到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例子没少举,但一回到化学知识点上来,学生又懵了,前面的功夫一切白费,只有一遍遍重来。一次看女儿在那儿琢磨磁力棒(一种拼装式玩具,基本构件为带有磁力的短棒和钢球),一会儿拼,一会儿拆,玩得不亦乐乎,我一下豁然开朗了。第二天,我将女儿拼成的“埃菲尔铁塔”放在讲台上,学生们都围过来看稀奇,难不成化学课改上手工课了?我出示了一张玩具“金字塔”的拼装示意图,想请学生们上来帮忙拼装一下,但有一个要求,不允许拆开我原有的“埃菲尔铁塔”结构。学生们一下傻眼了,纷纷表示“抗议”,都在那儿嚷嚷:“又不允许拆开原有的结构,那怎么拼成新的结构呢?这分明是刁难人嘛!”我不失时机地补充道:“那么你们想想,不拆开原有的分子结构,能够组成新的分子结构吗?能够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对于“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学生们是顿时开窍,明白了小棒和钢球是玩具的“基本构件”,对于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也就迎刃而解了。有形的玩具结构不知不觉中取代了学生们脑海里一塌糊涂的抽象分子结构,禁锢的思维一下子放开了,难点也不再是难点了。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
关于二氧化碳相关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在二氧化碳的教学环节上老师也倾注了不少精力。以往在做碳酸和紫色石蕊的变色反应时,由于初中化学实验室没有条件直接取得碳酸,一般实验都是按如下惯例进行: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一支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没有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那支试管里紫色石蕊没有变色,然后我们就冠冕堂皇地得出了结论:CO2+H2O=H2CO3,但在作业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也难怪,在上述实验中,学生们都没有感受到碳酸的存在。经过改进,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等量的蒸馏水,一支试管作为对比实验用,向另一支试管里连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约一分钟,提问:两支试管在外观上有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当然是没有任何区别。)然后在对比实验的试管里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提问:蒸馏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吗?(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蒸馏水不是酸性物质),再在通入了二氧化碳的试管里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提问:是蒸馏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呢?还是蒸馏水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有了对比实验的结论,学生们都明白,试管里的紫色石蕊变红色是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顺理成章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CO2+H2O=H2CO3)在加热碳酸溶液的过程中,用导气管把碳酸受热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明白:石蕊试液由红变紫,受热不是主要原因,释放了二氧化碳,酸性消失才是主因。精心设计过的小实验,能让学生的思维呈阶梯推进,思考也更为缜密,也更有深度。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在现有初中实验室条件下,因为风险较高,很少有老师会做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的实验。但一氧化碳气的可燃性和毒性又是常考知识点。信息显示,纸张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我因陋就简,设计了以下一个小实验:把一张报纸卷成一端细一端粗的喇叭状,在粗口处点燃报纸,看是否能在细口处点燃浓烟,若能成功,可证明纸张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同时也可以展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是教给学生分小组完成的,由于缺乏经验,很多组学生都以失败告终,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但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成功完成了实验,只见他们所用报纸的细口处浓烟连续均匀地往上冒,用火柴点燃,火苗窜起老高,并且和报纸之间没有接触,相隔有十多公分,就像无根之火,天外来客,并且持续时间也长,把全班同学都惊呆了。这节课,虽然弄得教室里乌烟瘴气,但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实验结论,成功的喜悦都写在脸上,对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也及时给学生讲了火灾现场的注意事项和逃生技巧。一个小实验,既解决了实验的难点,又让学生动手,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这样的实验设计,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杨勇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