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新旧共生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室内设计新旧共生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室内设计新旧共生探析

一、“新旧”共生概念

旧建筑见证了岁月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文中所提及的“新”与“旧”都是相对而言的。“新”,初始的状态,室内设计中改造完成后的新的空间形式、结构形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和运用来认识过去的旧,开拓出新的意义。“旧”事物的陈旧,旧建筑在一定时期的物质或元素,和旧的实用功能。精神方面上可以说是经时间的流逝所沉淀的深厚情感,和老旧空间中所携带的文化氛围及历史文化特质。室内空间改造中的新旧共生是部分与整体空间的共生,是调节人与空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共生。美国学者高斯•罗卡斯尔对新旧关联有过这样的描述:“已有事物与新生事物一样,是很容易产生出新的含义的。创造性地重新调整和定位已知事物,会带来新的感悟和演绎,也会形成独特的意义”。对于空间的新旧“共生”在旧建筑的空间改造中不是新生事物对旧事物的简单融合,而是吸收了“旧”的内涵,“旧”的质和要素,从而对“旧”进行再创造、发展优化的一种“新旧”共生。

二、设计表达中“新旧”共生的关系

统一,是有一个组合物的各个部分的重复或者相似的一致性来达到的。室内设计中在旧空间中通过加入新元素,打破了原有旧环境的的孤立,拉近与当下的关系,使新旧空间达到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对于新旧的统一,并不是说是绝对统一的形式,相反的而是在空间形式中的对比,有了对比,才能强化空间魅力,展示空间的美感。新旧元素在对比中相互融合渗透,削弱彼此的界限,从而使界限模糊,形成大统一与小对比的空间。整合,就是将空间中已存在的“旧”的零散与新生要素的生硬以某种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来实现在空间中的共生,并协调新旧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改造空间中的生机与活力。新旧之间不是顺从关系,应该是一种平衡、补充、融合的模式。利用旧陈设的唯一性,让每个空间都不可复制,独一无二。利用旧材料的历史感,让它在自身物质表达的同时体现空间的个性,让旧空间充满新活力,创造出了全新的空间体验,重新为旧建筑置入了生命力。新旧共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在室内空间解决了这个矛盾,增强了空间个性。建筑空间旧的形式和空间功能是与当时社会历史生产生活相关的,具有一定时间性和地域性。空间自身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空间的重组。在旧建筑室内空间的改造中功能转换是本质,空间形式应跟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创造新的功能空间,使得旧建筑能够重为所用。空间功能形态的转变是为了空间改造过程中旧元素的保留与新生元素产生之间形成连续性,只有两种具有不同时间性的空间产生连续性,空间中的旧化元素与新生元素之间才能融洽共生。

三、空间界面的“新旧”共生

室内空间界面即墙面、地面、顶面等形成的空间的边缘和界限。它具有,导向、限定空间,增加艺术情趣等功能,因而一直是环境改造的重要内容。界面是建筑空间存在的标志,是人们对整个空间直接感受的把握。表面材料是界面存在的一种方式,所以更是空间表达与情感表达的一种最直接方式,因此可看出界面的设计在“新旧”之间取舍的重要性。对于旧有界面不应该抱有消极的态度,旧有界面也会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良好的设计使旧建筑中的旧界面与新元素同时存在于旧建筑中,相互映衬对比。首先,旧界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第一,旧界面具有时代特性。时间的沉淀让旧界面具有特有时代特性,通过新材料在旧建筑改造过程中的运用,为旧建筑注入了时代精神和生命力。第二,旧界面是对以往建筑的场所情感的保留,旧界面为旧建筑室内改造的精神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撑,使旧建筑的内容与文化得以延续,实现其深刻价值。第三,旧有的装饰性旧材料是旧建筑改造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特有的视觉效果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新的美学价值以及精神文化内涵,成为当今社会生活和旧时场景的纽带。第四,旧界面丰富视觉效果。旧界面的细部装饰常常被看作为一定的历史传统符号,有独特的造型。保留的细部装饰会使新旧空间在时空上能实现链接,从而赋予改造建筑更为丰富的内涵。

四、陈设与材料的“新旧”共生

室内陈设是建筑和人的媒介,在室内空间融入个人的感情,就会使空间富有一定的人情味,这样空间就会更有情趣,从而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感。新旧材料的共生即通过设计使旧建筑的“旧”与新材料的“新”更恰当的融合,现代材料在旧建筑中总是以多种类型运用于建筑空间的塑造过程中,新旧材料的共生极大丰富了空间的感染力,影响着旧建筑的空间品质。

五、结论

本文基于再生再利用的理念提出新旧共生的思想,论文对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新旧共生进行了研究,为旧建筑室内空间改造在设计中的手法运用研究只是做了较基础性的归纳和总结。室内设计中新与旧的共生,让旧建筑找到了新生的可能。事物由新变旧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新的未必好,旧的也不一定差,我们要取其精华,且其糟粕通过设计,让旧建筑融合新的需求,开创崭新的生命价值,让更多的旧的建筑以新的形式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孙茁林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