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办公楼室内PM2.5治理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0引言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散播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极易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细颗粒物的粒径在2.5μm以下,颗粒可以深入呼吸道,到达肺泡,干扰正常的肺部活动,因此PM2.5对人体腹功能、呼吸、心脏,甚至血液循环都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因此有效的室内PM2.5控制措施是改善员工办公环境的重要方式。建筑室内PM2.5的控制方式可概括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类,其中主动控制的典型措施之一是为空调通风系统配置空气净化装置,降低经由空调通风系统进入室内的PM2.5浓度;被动控制典型措施之一是合理增加外窗气密性能,降低经由外窗缝隙进入室内的PM2.5浓度。
1室内外PM2.5的相关标准
1.1室外PM2.5相关标准
(1)美国环境保护局室外PM2.5浓度标准NAAQS平均时间24h,PM2.5颗粒物浓度限值为35μg/m3。
(2)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空气质量指南》准则值,24h平均值小于25μg/m3;过渡期目标1,24h平均值小于75μg/m3;过渡期目标2,24h平均值小于50μg/m3;过渡期目标3,24h平均值小于37.5μg/m3。
(3)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标准规定了与现行的AQI指数相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同时明确了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PM2.5浓度限值和空气质量指数对应关系见表1。
1.2室内PM2.5相关标准
(1)ASHRAE《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通风标准》按照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推荐的标准,污染因子PM2.5,来源为燃烧生成产物、厨房油烟、户外进入灰尘等,浓度限值为15μg/m3。
(2)国内相关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仅规定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日平均值为150μg/m3。《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规定,室内PM2.5日平均浓度宜小于75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限值为:一级标准24h平均值为35μg/m3,二级标准24h平均值为75μg/m3。因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长,对室内PM2.5的标准规定不应低于室外标准,故PM2.5室内设计浓度可参考环境PM2.5浓度限值要求,即要求较高的场所PM2.5室内设计浓度为35μg/m3,一般场所为75μg/m3。
2室内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认
(1)室外PM2.5设计浓度的确认本文采用基于“不保证天数”的PM2.5室外设计浓度确认方法。“不保证天数”PM2.5室外设计浓度确认方法统计的是最近一年或多年的室外大气环境PM2.5浓度日均值,剔除“不保证天数”PM2.5浓度的最高浓度就是PM2.5室外设计浓度,例如可取“不保证天数”分别为5、10、15、20天,所对应的室外PM2.5浓度就作为PM2.5室外设计浓度[1]。
(2)室内PM2.5设计浓度的确认建议要求较高的场所PM2.5室内设计浓度为35μg/m3,即达到空气质量优的级别。一般场所设计值为75μg/m3,即达到空气质量良的级别。
3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
室内PM2.5主要来源于室内燃料的燃烧、烹饪、装饰材料和家具表面的散发、设备(如打印复印机、计算机等)的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的运作、由室外通过开窗及缝隙渗透进入室内的颗粒物,以及由人员在室内进行吸烟、呼吸、咳嗽、走动、打扫等活动引起的颗粒再悬浮和凝聚等。室内PM2.5治理的主要方法为以下几种:①加强围护结构气密性;②利用空调通风系统过滤;③增加室内空气净化设备;④禁止室内吸烟;⑤适当的通风换气。在传统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中,空调末端配置有初效过滤器,主要过滤5μm及以上粒径的尘埃粒子,过滤效率在40%~95%。对于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污染,初效过滤器达不到需要的效果。大型的新风系统一部分配置了初、中效两级过滤器,可以去除空气中大于等于1μm的颗粒粉尘及各种悬浮物,过滤效率可达60%~95%。其对室外新风中的PM2.5有一定去除作用,但受限于效率低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室内PM2.5的治理难以起到明显作用。目前市场上成熟且能够有效去除PM2.5污染的设备主要有:高效过滤器HEPA、静电除尘设备和静电驻极过滤设备,这三种设备的对比见表2。
4案例分析
4.1项目概况
为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雾霾天气,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某大型公司S欲对其办公楼D进行室内PM2.5治理改造。该办公楼D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主楼共23层,单层面积约2000m2,总体建筑面积约46000m2。其中2层为会议楼层,3—23层为标准办公楼层,附楼为地下1层、地上14层。日常办公人数约600人,整楼运行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8:00~18:00,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不使用,年运行天数为250天,年运行总时数为2500h。办公楼D的室内PM2.5设计控制目标:在全年不保证15天的情况下,室内PM2.5的24h平均浓度不超过35μg/m3,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中空气质量“优”的级别。
4.2室外大气环境
PM2.5分析查阅长沙市气象局公布的室外PM2.5历史数据,最近一整年(2017年1月~2017年12月)长沙市室外PM2.5浓度年平均值为51.5μg/m3。长沙市室外PM2.5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时间分布趋势(图1),24h平均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月份,为251μg/m3。办公楼D以全年不保证天数为15天情况下的24h平均浓度最高值作为室外设计条件,由室外PM2.5浓度历史数据统计可得,该设计条件下室外PM2.5的浓度为188μg/m3。
4.3建筑及围护结构分析
办公楼D的建筑结构为砌体结构,室内PM2.5治理范围为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不考虑楼梯间、设备间、卫生间等辅助房间。办公楼外窗为铝合金上悬窗,铝合金外窗气密等级为6级。根据《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19),气密性6级外窗的空气渗漏量为3.0~4.5m3/(m2•h),工程上取较为保守的值,即4.5m3/(m2•h)。
4.4新风系统分析
办公楼D中标准楼层采用的是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的空调形式。办公室的制冷、制热由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盘管提供;新风由安装在新风机房的新风机组集中供应,通过风管送至各个房间。办公楼D中会议楼层采用的是全空气系统的空调形式,会议室的制冷、制热由安装在机房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提供;新风由室外经新风管送至组合式空调机组内与回风混合后,再通过风管送至各个会议室。
4.5设计方案
4.5.1室内PM2.5浓度计算
[3]如图2为室内PM2.5颗粒的传输机理。由图2可知,室内PM2.5的浓度主要取决于PM2.5颗粒通过门窗等缝隙进入室内的量、空调系统新风带入颗粒、离开室内的颗粒、室内颗粒物的沉积、空气净化器去除的颗粒。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建立室内PM2.5浓度计算模型的表达式。公式1:vdCdt=Co-QpPp+CoQx(1-ηx)-C(Qp+Qx)-kVC-CADR•C其中:C为室内颗粒物浓度(μg/m3);V为房间体积(m3);Co为室外颗粒物浓度(μg/m3);Qp为围护结构渗透风量(m3/h);Pp为颗粒物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穿透系数,取常数(参考值0.9);Qx为空调系统送入室内的新风量(m3/h);x为新风系统PM2.5去除率;k为室内颗粒物的沉积率,取常数(参考值0.09);CADR为空气净化器去除颗粒物的洁净空气量(m3/h)。当室内PM2.5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dCdt=0则公式1简化为:CADR•CoQpPp+CoQx(1-ηx)-C(Qp+Qx)-kVC
4.5.2改造设计方案
为保证过滤PM2.5的效果和稳定性,此项目选用高效过滤器HEPA。办公楼D中标准楼层采用的是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的空调形式,原有新风机组工作原理如图3办公楼D中会议楼层采用的是全空气系统的空调形式,原有空调机组工作原理如图4。原有新风管安装了电子除尘,现场反馈电子除尘运行效果较差,改造后将拆除原有电子除尘和初效滤网段。按照国内去除PM2.5常规设计技术要求:新风过滤段需按照初效(G4)+中效(F5/F6)+高效(F9/F10)的方式逐级配置[4];高效过滤设置在送风正压端,高效过滤装置通过风速要求≤1m/s[5]。但因现场条件受限,在满足将房间内PM2.5含量降低至35μg/m3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空间对安装在现有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机组进行改造,并尽量控制高效过滤装置通过风速≤1.5m/s,表冷器的迎面风速≤2.5m/s。办公楼D中标准楼层改造方案如图5。设计方案为改造原新风机组风机,增大电机功率,增大全压,新增高效过滤风柜,增加初效(G4)+高效(H11/H12)过滤段。高效过滤器布置在进风端过滤风柜内,对PM2.5的去除率按0.99的标准配置[6]。根据各个办公室房间的情况,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1,新风全部高效过滤,部分房间室内需相应配置PM2.5空气循环净化器[7]。基于表3,典型的办公室PM2.5新风系统设备选型计算示例如下。办公楼的室内PM2.5设计浓度C为35μg/m3,将工程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模型,采用内点法的算法,通过MATLAB软件求解: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漏风量qw=4.5m3/(m2•h);新风系统PM2.5去除率ηx=0.9;空气净化器去除颗粒物的洁净空气量CADR=109m3/h。典型的办公室设备选型见表4。因现场条件受限,新风管上没有空间单独安装高效过滤器,为保证PM2.5治理效果,新增一台高效过滤风柜对新风和回风进行全处理。改造拆除原机组进风管、静压箱及混风段,新增一台高效过滤风柜,并与原机柜连接。根据各个会议室房间情况,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模型计算,改造后能达到PM2.5的设计浓度值。
4.5.3改造后
效果改造后样板间PM2.5检测数据如下:室外检测数据为80.3μg/m3;送风口检测数据为0μg/m3;样板间会议室内检测数据为15.3μg/m3;走廊检测数据为60.2μg/m3。改造运行后,样板间PM2.5室内浓度小于35μg/m3,满足设计要求,并得到业主一致好评。
4.5.4存在的问题
此案例为改造项目,因空调通风系统已施工完毕并处于使用阶段,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保证PM2.5的治理效果,难以做到优化设计。高效过滤器设在送风末端效果最好,能够避免风管送风形成二次污染,但因现场条件受限,无法在末端增加高效过滤器,且目前还没有和普通办公楼建筑相配套的高效过滤风口,所以此设计方案将高效过滤器设在机房,后续对风管进行清扫和密封检查,尽量避免风管送风形成二次污染。
5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办公楼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进行了论述。首先说明了室内外PM2.5的相关标准,采用基于“不保证天数”的方法确认了PM2.5室外设计浓度;其次对比分析了目前市场上有效成熟的PM2.5治理设备;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室内PM2.5治理设备进行了计算选型。本文中的案例为改造项目,改造后的效果达到并高于设计标准,得到业主好评。但因改造项目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更为优化的方案,若今后项目有条件选用高效过滤器HEPA,过滤段可按照初效+中效+高效方式逐级配置,节省运行费用。可将高效过滤器设置在送风末端,避免风管二次污染;高效过滤装置通过风速宜≤1m/s,减少过滤器阻力。本文的研究结合实例对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为相关研究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杨品德 曾敏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