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组织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组织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组织探索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高职教学组织在多学科融合发展方面的困境,文章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借助专业群建设的契机与平台,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学组织的多学科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高职;教学组

织形式建筑室内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纵观整个教学史,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开放教学制、协作教学制、现场教学制、道尔顿制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虽形式各具不同但对其所属时期的人才培养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国务院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方案一方面强调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给予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文与职业素养并重,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具备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教学不利于高职育人目标的实现,亟需探索更为科学而高效的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高职教学组织的多学科融合现状分析

(一)多学科教学组织实施现状。我国高职一直以来具备“多学科教学组织”传统,如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和选修课,该类课程向学生提供自然科学或人文社科等学科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弥补“单一学科”教学培养的不足。如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劳动教育、创新创业、信息技术、英语等公共基础选修课程。该类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教学内容一致,多专业学生同教室上课的形式较常见。一般全校统筹安排,由单独设置的公共基础部负责课程的授课,组织实施难度较低,可同时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传授,经过多年实行,该形式已较为成熟。然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更多体现出单一学科的纵向联系,在多学科的横向融合方面表现不佳。

(二)教学组织的多学科融合困境。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组织其关键在于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多位教师进行“协同教学”,这种“协同教学”是有别于“多学科教学”的,这些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科领域在整个课程知识体系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清楚表明自身学科的不同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同时与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教学与项目指导。这种“协同教学”是实现多学科融合育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如何打造这种具备多学科协同的教师团队,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实现多学科深度融合的高职教学组织最大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一般沿用综合性大学的“校—院—系或教研室”型的教学组织机构,教学体制按照传统学科门类的专业进行设置。如建筑学院下设建筑设计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每个专业按照学生人数编制若干班级进行分班授课,授课教师一般来自本科院校建筑学、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团队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划分,学科背景单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较少涉足,习惯从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课程的教学,这对多学科协同教学团队的组建是极为不利的。此外,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学科基础、学科门类、教师素养、教学资金、资源占有量等方面差距悬殊,这也导致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组织方面一直停滞不前。

二、高职教学组织的多学科融合探索

(一)高职教学组织的多学科融合新。机遇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国家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专业群是按照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对接的原则,由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技术领域相近或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专业群的构建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产业链相关专业资源的融合与共享,这包括专业教学、师资资源等。《意见》的提出为高职院校进行跨学科教学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尤其在多学科协同教学组织方面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多学科协同教学团队的组建。专业群建设打破了单一学科门类的限制,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角度进行教学和师资的整合。根据《意见》精神,很多高职院校打破原有学科门类划分“院—系或教研室”的方式,以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为单位划分二级院部,将不同学科背景但服务同一产业链、技术或学科相近的教师组织成灵活的协同教学团队进行合作教学。这种划分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消除跨院调动问题,缩小组织范围,降低多学科背景教师的教学组织难度;另一方面,面对同一产业链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开发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课程。此外,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思想碰撞,还可能发现行业发展的新领域和交叉学科新方向。如某高职院校建设面向宜居产业链的生态宜居技术特色专业群,在原核心专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宜居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突出“设计”“生态”“智能”特色,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共同构建生态宜居技术特色专业群。该群内教师涉及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美术学、设计学等不同专业背景,并通过学科融合开设了智能家居设计、环境生态修复设计、环境数据分析与管理专业方向。多学科协同的教学团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综合类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接受了多年以学科划分的专业系统教育,“学术领域”界限非常明显,习惯于从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讲授。而“多学科协同”迫使教师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为解决行业发展实际问题,去了解相关领域甚至在学科门类上差距较大的领域的相关知识。这种知识领域的拓展一方面取决于团队合作的需要———可以使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相互理解、便于沟通,使多学科协同更加深入和高效;另一方面也是课程授课所必须———多学科协同授课不仅仅教授学生本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在面对行业复杂问题无法用单一学科知识解决时可以从哪些学科领域寻找解决方案。如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中建筑学专业背景教师在熟知建筑装饰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计算机科学以及生态学相关的知识,方便在教学团队中与这些专业领域的教师沟通与合作,以及在面对建筑室内行业智能化、生态化进程中给予学生较佳的解决思路。

(三)多学科协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的多学科协同教学,教学团队成员除必须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外,还需从团队出发进行有效的组织,否则就会成为多学科的“拼盘”,“融合”将无从谈起。现以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为例,分析多学科协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在进行多学科协同教学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进行组织与实施:1.教师独立授课。该类课程主要面向一些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常规模式主要采取大班授课方式,即多个专业的学生一起,由公共基础部教师统一授课,但这种授课方式无法将其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横向融合。因此,针对一些具备建筑装饰行业领域专属知识的课程,需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专业知识的重点融入,如大学英语可融入建筑装饰行业专业英语知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可针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具体岗位需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进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装饰艺术的领域。因此,在课程策划阶段需与建筑学、土木工程、设计学等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课程内容与授课方案。在授课模式上也需调整为小班授课方式,同专业学生一起上课,以保障授课内容的针对性。2.教师共同参与授课。主要面向一些较复杂并包含多学科知识的跨学科专业课程,涉及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以及土木建筑、文化艺术、能源动力与材料、资源环境与安全等大类的知识内容,如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等课程。该类课程一般采取专业小班授课方式,由专业教师授课,面向行业的具体岗位以及实际的问题进行专项的技术技能训练。受授课教师学科领域的限制,授课内容有其局限性,学生缺乏解决行业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策划与实施阶段均需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参与,整合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进行协同授课。协同授课包含两种形式:一是模块化介入式授课,如住宅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内容分为家居人性化设计模块、家居智能化设计模块与家居绿色设计三大模块进行讲授。在家居智能化设计模块中,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从自身学科领域介绍家居智能化产品和规划设计的实现方式;在家居绿色设计模块中,环境工程背景的教师从自身学科领域介绍家居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测量方式以及治理手段。二是项目全程参与式授课,主要针对综合实训课程,如商业空间综合实训课程,土木建筑、计算机、环境工程等背景教师共同授课,在商业空间综合模拟项目中从各自专业手段给予学生随时的指导与启发。

三、结论

“多学科融合”是高职教学组织的发展趋势,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融合”不是单纯的多学科背景教师凑成一个团队中,也不仅仅是将多学科的内容拼成一门课程去讲授,它强调的是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对课程的共同策划和协同配合,教师需立足同一产业链,从不同的学科观点出发阐述问题并相互合作解决问题。“融合”度越高,教师的压力以及课程组织的难度也越大,需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姚蒙,周群英.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组织体系构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1)

[3]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魏莎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