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老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智能化老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智能化老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探究

【摘要】在失能老人群体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以何种方式给失能老人创设安全且舒适的日常生活环境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文章围绕失能老人室内家居环境的既有研究成果展开探讨,视实际情况提出智能化科技手段,描绘出一条清晰的室内家居环境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失能老人;智能化家居;家居设计

1引言

失能老人生活不便,传统的无障碍家居设计系统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缺乏适用性,此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成为重点发展方向[1]。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有必要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室内家居环境设计中,从多个维度给失能老人创造便捷的生活服务,使其以更为简单的方式料理自身的生活,同时释放失能老人内心焦虑等不良心理,切实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品质。

2基于失能老人的智能化家居环境设计研究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极为尖锐的社会问题。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总量已经达到2.41亿人,且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的老人总量高达4000余万人。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总量在逐步增加,此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显得更为棘手。养老院或聘请护工均是可行方式,但将明显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易打击老人脆弱的心理,难以获得源自于家庭子女给予的温暖感。因此,居家养老依然是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而在科学技术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一系列智能产品相继面市,将其有效应用于失能老人的日常居家生活中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2]。

3智能化失能老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的研究现状

基于失能老人的现代化室内家居环境设计工作中,智能化为重要理念。智能化的设计最初盛行于多数西方国家,为失能老人的室内家居设计提供了重要引导,其原因在于此类国家的老龄化来临时间节点更早,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下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例如,德国在2006年便推出“高科技战略”,从而给该国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失能老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注入科技活力。而日本政府则在2013年推出相应政策,积极鼓舞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同时强化服务机器人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美国在2017年相继推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方案,例如《2017全民计算机科学法案》等,其显著社会意义在于给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新型技术的发展创设了优质的发展环境,为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向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各国的发展状况来看,智能化已经成为室内家居环境设计的重点内容,且在以失能老人为核心的环境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智能软件及硬件的共同支持下,能够解决传统模式下失能老人家居生活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等各类问题。当然,虽然基于失能老人的智能化室内家居环境设计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但系统性设计案例依然有限,缺乏有效的带动性作用。于我国而言,在《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则赋予智能家庭养老模式高度的社会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智能人机交互、智能识别等技术在覆盖广度和深度方面将逐步提升,智能化家居环境的优化已经是必然发展趋势,相信将有更多的失能老人将受惠于此。

4研究内容及设计方法

4.1主要研究内容。1)室内家居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社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老年群体的寿命逐步延长,可以预见的是,在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群体中,将有高达90%的老年人在住宅居住空间内的生活时间达到15年或更长。相较于过去的老年人基本生理特征而言,现阶段老年人的居家老龄周期有所延长,其在某特定空间内的活跃度将逐步提高,同时各自对于室内家居环境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增强室内家居环境的灵活性与持续性较为关键。需以各时期的失能老人生活需求为立足点,适时调整家居空间设计方案,确保其能够有效契合于失能老人的生活特征[3]。2)室内家居环境的针对性设计研究失能老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对于室内空间及室内环境提出特殊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功能、尺寸、材料、色彩、安全等方面,因此室内家居环境的针对性设计具有必要性,需要紧密围绕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而展开。3)室内家居环境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研究室内家居环境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兼顾硬件和软件的双重要求,应打造智能化系统和智能化终端,从而在服务品质和效率方面实现大幅度的提升,给失能老人在居住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创造便捷化的条件。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作用下,可以从智能控制、远程监控等方面切入,围绕室内家居环境展开深度的优化,在为失能老人提供便捷生活条件的同时,还需给家庭子女的日常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图1为智能系统控制模拟图。智能化失能老人居家环境设计还需要积极考量老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退化是由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带来的结果。许多老人由于正式社会参与的减少而导致自我价值否定。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搭建适用于老年人的线上互动平台,并融入老年人居家环境,由此降低失能老人社交难度,鼓励失能老人参与社会互动,保持与朋友、家人和世界的积极联系,从而帮助减轻老年人心理认知障碍。4)室内家居环境的智能化家具设计研究失能老人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相对有限,卧室成为其活动频率最高的空间,需重点针对卧室空间展开智能化的设计工作,以便减轻失能老人的生活压力。此时,以多功能床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化装置均需得到充分的关注,值得有关人员在此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4.2设计方法。1)全面了解智能网络平台构建及智能化技术创建智能网络平台,将覆盖范围有效延伸至老人居室的各处生活环境中,提供自动监测及管理的功能,子女等相关家庭成员可及时掌握老人的实际生活状态。系统具备多角度信息管控的能力,具体包含自动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图像视频数据等,能够扩宽信息的覆盖面,家庭成员可根据数据对老人的生理机能做出相应的判断,实现安全防护。2)多途径收集并应用无障碍设计数据对智能家居环境的各处细节采取优化措施,具体包含行动功能无障碍、感官表达无障碍、社交活动无障碍及心理健康无障碍四个方面。以传统无障碍设计规范为立足点,结合失能老人在生活、心理等层面的需求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整。辅以智能化科技手段,在既有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向外延伸。通过智能化家居生活方式,以自动化的方式调整室内居住空间环境,例如根据外界天气状况调整室内窗户及窗帘的开闭程度,或是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适应地调整灯光等。

4.3失能老人卧室家具家居用品单体设计。卧室是失能老人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针对该环境中的家具家居用品展开深化设计能够更加贴合失能老人的生理需求。在深化设计中,应考虑到失能老人的基本生理动作,例如翻身、如厕等,打破家具家居用品相互独立的局面,使其在功能层面实现重组或关联,从而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的日常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子女照看压力。以寝具设计为例,可以将轮椅和床体相结合,配置一键式自动脱离的功能。此外,轮椅可以与马桶等周边装置通过信号高效连接,并且老人在如厕过程中马桶可及时监测其排出的体液,判断老人生理状况。衣柜也是重要的家具,可在衣柜略高处配置温度感应装置,以人的体温为感应对象,在手碰触该处后衣柜可以自动下降,以便老人及时寻找衣物,此后一键还原,全程安全且高效。

5结语

置身于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年轻群体的负担压力逐步加剧,且失能老人体量庞大,鉴于其日常起居自理难度较大的问题,亟需探讨全新的发展方式。而通过对室内家居环境的智能化设计,能够给失能老人创设良好的生活空间,为之提供便捷化的服务,同时家庭成员可远程监控老人生活状态,给失能老人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活氛围,使其体验智能化技术所创造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帆,朱天阳,杨何玉,等.机构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智能家居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7):78-80.

[2]李然,支锦亦,王江平,等.针对中国家庭失能老人洗浴椅的研究与设计[J].包装工程,2019(12):151-156.

[3]柏春,吴国荣.浅议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与改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华中建筑,2019(11):31-36.

作者:王安琪 单位: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