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优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优化

[摘要]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服务于建筑装饰行业。根据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现状创新专业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室内专业设计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从室内装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入手,对基于建筑行业视野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室内装饰行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

室内设计专业具有综合表现力强的特点。该学科可以被看作是集多种实践技术于一体的艺术类专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美学、艺术学、设计学和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范畴。根据室内设计人才的职业成长规律,优化室内设计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1室内装饰行业现状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1建筑装饰行业现状

近年,建筑装饰行业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用户对室内设计的需求及个人要求也有所提高,在工装和家装方面相较之前有了更多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需求,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高,相较传统的硬装设计,软装设计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关注。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如新开发的楼盘多以精装房为主,这一部分室内设计的客户群体有所缩小。尽管行业发展难度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基数大,装修改造比例高,市场整体仍处于扩张中,有一定增长。

1.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就我国建筑装饰市场发展现状而言,室内装饰设计人才需要具备室内设计基本理论,需要具有熟练应用相关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经营意识[1]。除上述因素以外,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现阶段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与行业、企业的融合程度仍有待加强,专业理论与设计案例实践,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会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二,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课程体系有待改进,专业领域覆盖面不够广,相较本科院校,虽实践部分更充足,鉴于学制3年的实际情况,专业课程课时量较少,部分专业课程学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基于建筑行业事业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优化措施

2.1优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肯定室内设计专业的艺术学科属性的基础上,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科基础进行强化,有助于提升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效性。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一些建筑类相关课程。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为例,除了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外,已开设诸如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装饰材料、园林景观等方面课程内容,可增设一些建筑设计史、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激发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培养设计思维,以适应市场对设计师提出的新要求,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兼具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室内空间,以部分学生作品为图所示。此外,针对目前市场发展现状,适当加入软装设计、物联网家居、VR制作等课程,或将这类新的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中,根据市场发展新趋势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以紧跟行业、市场的发展步伐。

2.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提升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很多高校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网络在线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在课堂上也并不是单一的授课方式,会加入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实训设备,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虚拟的线上辅助工具,如酷家乐、美间、VR全景制作等平台辅助教学,针对目前市场上的套餐公司,软装设计公司、一些房地产企业的VR用户体验项目都非常适用。

2.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为例,通过不断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巡查工作,可以更加了解学生在实际的实习中是否能将学校所学应用到企业中去,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粘合度是否紧密,从调研的情况反馈来优化专业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实际案例的项目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市场实际情况入手,也可以让学生从场地勘察、创意构思、平面功能布置和效果图设计等方面入手,完成方案设计。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做好典型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也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可行措施。

3结语

室内装饰与建筑行业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现阶段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正处于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和项目教学法等内容优化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亮.关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47.

作者:高欣怡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