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入法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项目导入法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项目导入法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

摘要:项目导入法是依托专业项目合并导入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还原真实的实践情景,促进教学过程趋于真实和专业,有利于学生提高实操能力。在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此种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文章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题课程为平台,探索企业项目导入高教课堂过程中的教学瓶颈,总结经验,为今后项目导入法在高教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导入法;室内设计;高职;学习小组

一、研究背景介绍

本研究是依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教研室,以校企合作的专业建筑设计企业为平台,将企业的设计案例与项目融入课堂,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具体要求,融合进专题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在每个学年度都设置专题课程,该部分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件完整的建筑设计案例作品的能力。在项目导入法进课堂之前,针对学生专题课的教授内容和讲授方法都局限于课本的条框限制,没有真正还原真实的设计场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办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学校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多次洽谈与协商,最终确定了初步的实施计划,并选定了用于在校学生专题课程所用的设计项目。

二、计划与实施步骤

首先,组织校内室内设计专业班级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氛围。班级由专任教师带领,深入企业各个实践环节。实习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并落实各部分具体要求,分步骤撰写实习报告。一是企业文化初体验。这一部分是学生了解企业的初级阶段,由企业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宣讲,校内教师负责组织活动,班委配合教师完成实习人员的考勤与会场布置工作。此部分旨在让学生认识并认同企业文化,了解该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及各部门的职能工作。二是企业职能与业务部门探访阶段。此阶段是为了让学生实际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架构。其中主要让学生深入设计部门,熟悉设计项目从接单到设计实施的详细步骤。同时让学生深入工地现场,参与项目前期一些简单的外围工作,如量房与CAD放图等。三是设计项目确定与责任导师选择。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习,学生对企业的基本构架以及设计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此部分工作将还原课程教学课堂的主体作用,由7人~8人组成学习小组,每个班级组成5个学习小组,并选定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内的工作安排与协调。课程的教学过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协作完成。每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企业设计师作为项目导师,并就各组同学在设计构思、图文制作以及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按百分制打分,分数按权重记入学生课程的综合成绩中。课程结束后,组织企业导师召开课程总结与设计比赛,开展校内课程成果展。

三、项目导入法学生作品范例

本文作者对校内课程成果展的一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了分析,该项目是室内设计专题课程的学生作业,也是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某小区6栋2201号房的装修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运用了“项目导入法”教学,由赖宇、闭昌柯、郭显俭、马敏怡等几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设计方案,并经广西中庭装饰设计公司设计师刘敏指导,根据企业及客户需求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完成方案定稿。该项目户型建筑面积为141.36m2,套内面积为124.52m2,房屋业主选用的是新中式设计风格。房屋业主家庭为一家四口,男女主人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男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喜爱品酒,富有情调,追求雅致的生活,想要一个安静学习工作的地方。女主人喜欢温馨的感觉,要求有一个储物空间以及一个小孩的单独活动房,因为家里偶尔会有亲戚朋友到访,所以需要预留一个客房的空间。通过校内外导师的联合培养,学生的设计作品明显成熟化、专业化、规范化,一改往日专题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设计作品基本能够还原真实的设计情景。同时,新中式风格的设计避免了传统中式过于古典庄重的风格,既保留了典雅的文化感,又融入了现代的构成设计理念,符合年轻人追求品位和新潮的生活喜好,得到了房屋业主的认可,也使学校课程教学与工作实践实现了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项目导入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设计场景,提高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引入企业设计师作为课程导师,扩充了课程考核指标,完善了综合测评体系。同时,学习小组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参与度,最终的课程设计结果是满意的。

参考文献:

[1]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7).

[2]郭静.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行业、企业办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4(03).

作者:郑义海 赖宇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