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室内设计行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密切,同时也对宏观的经济领域及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室内设计行业势必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中也提出个人建议,希望能够对新时代室内设计人才的建立培养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改革;“基地”+“高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意义

室内设计的教育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基地”+“高校”是高职教育中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它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为行业培养能够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综合性人才。国外发达国家中,“美国伯克利艺术设计学院中的室内建筑系便实行学院和校外与“基地”教学,根据不同的企业提供的不同项目,学生可以随意进行选择。教师在学生的实际项目中的作用只是占着不多的比例,进行方向性的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步伐较晚,致使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也相对较缓慢。由于实际教育经验的缺乏,导致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一定程度还是以照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主,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普通高教与职业高教的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区别。因此,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室内设计人才,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为了探索出更好地人才培养模式,走出属于高职教育自己的教育之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基地”+“高校”教学和专业技术为一体的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工作室,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探索出高职教育自己的教育之路。

1.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的现实分析

高职室内设计课程“基地”+“高校”教学要求以企业项目为真实的项目背景,先由教师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分析讲解,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示范,在组织学生分组围绕工程进行讨论并合作完成项目,最后在由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述并判断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过程。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疏导项目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帮助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基地”提供项目实践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课程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体会协同合作的乐趣,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项目是以项目组的形式存在的,学生也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齐力攻关,完成作业的。通过“基地”的实际项目在“高校”教学突破了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堂虚拟教学的局限性,实现了“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项目、施工现场为中心”转变的新突破,通过双方合作与企业项目零距离接触,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能够在“基地”与“高校”之间建立一条几乎“零距离”的平台和通道,尤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基地”与“高校”教学体系的建立,确实是解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很多学校并没有经验和成功的范例可借鉴,管理和实施的方式也没有明确方向。这就造成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依托“基地”与“高校”合作教学的方式,但是却仍在沿用之前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基地”与“高校”项目教学脱节的现象。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过度的强调教学中的“基地”,使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沦为某家企业的“私人作坊”,学生则沦为企业的免费的劳动力。

2.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的改革趋势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校在为国家输送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应当不断的改革、更新教育教学体制,尽量减少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出现下列问题。例如,许多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一定程度还是以照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主,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普通高教与职业高教的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区别。随着社会对物质需求增加和审美的提高这对室内设计行业无非是一种挑战。因此,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还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将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室内设计人才?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以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输送应用性、实用性人才为宗旨的各地高职院校,为了探索出更好地人才培养模式,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便纷纷建立了“高校”教学和“基地”项目为一体的的实践教学,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探索出高职教育自己的教育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是从艺术本科院校直接拷贝的过来,其实践环节设置与课时量基本与本科院校相一致,实践比例不大。这与国外类似院校相比,实践教学比重过小,不适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室内设计课程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增加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形成具有教育特色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另外,将室内设计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同时将培养目标定位在计算机辅助制作效果图技术、空间设计方案、装饰材料、工程预算等具体的技术。要求毕业生面向室内装饰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互动式模式,让学生对岗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现人才市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二、高职室内设计实践课程改革措施

1.优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方式

坚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确定岗位目标,以室内设计技术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课程内容的实践化、科学化。第一,应该从职业标准能力出发,坚持实用性的原则,将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合并,压缩课程模块,同时保证涉及到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始终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第二,根据室内设计行业需求,提升工学交替办学,开办各类新兴的实习方式;第三,校企合作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实现校企互动课程模块化发展,提升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等;第四,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室内设计实践能力。

2.加强构建高职院校“基地”+“高校”合作平台

第一,加强构建高职院校“基地”+“高校”合作平台,“基地”作为室内设计教学实训地点,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在岗位标准要求下,开发与建立企业项目化教学模式,将企业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加强“基地”、“高校”间的互动与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合作等,以专业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应该积极联合校外的装修装饰公司,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双方的有效对接,搭建互动式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室内设计专业技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从“基地+学校”的角度探索出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结语

本文围绕高职环艺专业“室内设计”课程,对当前该专业室内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基地”+“学校”共同教学的方式,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纳入环艺设计专业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与学生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教学主体扩展到“基地”,以“基地”作为实践教学课堂,将教学触角延伸到校外、课外,走校内、校外一体化、专业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构筑校外工作教育平台,它可以更敏锐地反映出最新的艺术设计动态,实现专业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以“基地”的项目带动整个“学校”室内设计课程的进行,这对高职环艺专业职业教学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钰汶.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4(11)

[2]马振锋.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

[3]林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12(19)

[4]倪蕾.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

[5]焦煜博.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体会[J].包装世界,2010(3)

[6]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M].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9(7)

作者:吴庆庆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