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设计专业建设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智能装备设计专业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智能装备设计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类人才特征,一方面具备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一方面具备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岗位群所需的开发设计能力、生产线工艺组织能力及岗位操作技术技能,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建设进行研讨。

关键词: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建设

1概述

在人工智能科技、航空航天科技、5G高速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热潮中,教育部与国内著名高校积极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工作,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实质上映射的是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转变,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迫切需要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高层次、复合型的新工科技术人才倍受社会期望,人才培养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机械工程高职本科教育上,深度优化高职的层次结构是当前高职教育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出路。从国外发达国家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层次,可以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世界各国地区在论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时,大多都从人才特征、智能构成、工作范围以及职务教育层次来阐述,并且前三项内容基本一致,在职务教育层次上有所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员职务上。美国、日本都是大学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员,大学本科层次培养技术师和高级技术员,英国、法国是中等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员,大学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美、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从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向本科层次延伸,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FH和法国的大学校都已成为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的重要机构,在日本则成立了技术科学大学培养本科层阶高职人才。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始于2015年,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可以归属认定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人才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顺应了国际高职教育层次不断上升的理念,对促进高职的繁荣发展和推动高职教育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开发了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类人才特征,一方面具备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一方面具备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岗位群所需的开发设计能力、生产线工艺组织能力及岗位操作技术技能,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和生产工艺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图1)

2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面向温州地区汽摩配、泵阀、食品制药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等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智能制造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智能装备、生产线研发、管理、工程应用与调试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具有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高素质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智能制造工程师认证、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CAD/CAM职业技能证书。

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1构建双层次多方向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表现出了较强的职业性,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框架如图2,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智能装备创新设计人才、智能制造产线设计人才、技术营销复合人才。面向区域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广泛调研并精准定位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融合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路径构建双层次多方向技术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向:机电成套装备方向+流体成套装备方向;双层次:工程人才+技术人才),如图3。通过“项目+团队+导师”带动个性化人才培养,完善特长生、兴趣生和创业生的滚动式选拔和小班制培养,通过试点班级实施全程“专业课程导师”和“企业创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推进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以训研创一体化平台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2.1.2全方位、渐进式技术工匠培养方案。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经历多环节不断深入的“动手”、“动口”“动脑”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辅以“二早一活动”的课余专业技能训练、依托研发平台和学生工作室的学生创新团队产品研发,培养技术技能工匠。优化“平台联动、导师协同”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术创新、技能创新和岗位创新特长;优化“装备智能化+制造智能化”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优化“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1+X”证书制度。2.1.3将新技术应用融汇到开放式项目研习教学搭建机器换人示范平台,将工业互联等新技术应用于专业建设中,采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创业新实践方法,以新技术强化学生岗位持续发展能力,支撑学生创新创业。

2.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要涵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整体上呈现为“Y”型,“Y”型课程体系结构强调在深厚的专业基础上,侧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分支建设。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的思路是出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并非仅为一个专业服务,而是多专业方向共同基础的考虑,最终帮助学生多方向发展。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基础课程三者经过系统化的融合优化,构建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全学程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如图4。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图5是智能装备产品研发工作过程,从系统化、程序化的工作过程内化推导出面向智能制造的特色理论课程。图6是从工作岗位能力出发,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专业上拟构建适应分方向个性化培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基于专业方向建设的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采用“公共课平台+有专业侧重的专业基础课+个性化为主的专业核心课+有专业侧重的专业拓展课”的模块式构建,针对温州区域阀门、汽摩配支柱行业开发方向模块特色课程(机电成套装备方向+流体成套装备方向),如图7。个性化的专业特色课程作为培养专业相关岗位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与专业对应的温州区域支柱、特色产业相关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发展需求高度融合,以创新能力提升为课程设置的主线,职业素养教育、创业教育成体系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人才培养规格设置。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专业知识规格、专业能力规格和专业素质规格,详见表1。

2.4职业范围与核心岗位构建。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高职本科专业职业范围与核心岗位主要有两类。①智能装备设计岗位。具备产品或项目成套智能装备开发(CAD-CAE)能力,把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智能”作为核心技术能力,通过产品使用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建模和智能决策,让产品在应用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②智能产线开发岗位。具备智能制造(检测)生产线(CAPP-CAM)开发调试维护及运转节拍(生产管理+工艺技术),满足企业资源对精益生产、均衡生产的要求。智能产线有3个主干,即机床装备线、物流物料供应线、工业信息控制线,把产品“智能实现”作为核心技术能力,用制造和物流过程智能来满足用户需求。在新工科智能制造大背景下,高职本科专业的建设路径将是“预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改造升级现有专业-调整完善现有专业”,高职本科专业可以在非实体的组织架构上建设,不一定设置实体院系,提高动态适应能力,促进新工科建设及时或超前地为智能制造产业及行业发展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高职本科新工科建设,从单纯“以专业为基础”向注重“以岗位为导向”转变,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引领社会进步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5-15.

[2]郑红.纺织机械营销复合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评《机电产品营销技术与实务》[J].上海纺织科技,2018(10).

[3]郑红.温州机电产品营销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价值工程,2015(08).

作者:郑红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