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色彩设计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机电产品色彩设计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机电产品色彩设计论文

一、机电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机床配色设计时首先要以机床的功能为出发点,继而与产品的形态、结构、功能达到统一,利用色彩设计使工程机械发挥其功能作用并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数控机床体积较大时,配色应采用光泽度较低的浅色系色彩,从而使操作者减轻沉闷感,可采用饱和度较低而亮度较高的暖色作为装饰配色,但装饰面积不宜过多,避免造成操作者的情绪亢奋。

2)环境性原则。

机床的工作环境一般都在室内进行,机床的配色要比底面色彩明度高、色调浅,而比墙面色彩明度低、色调深。这里所指的工作环境,除了工作车间外,有时也指地域性的气候环境,这时就要强调机床配色与气候的相融性。例如炎热地区宜采用冷色系配色,寒冷地区则采用暖色系的配色。

3)人机关系协调原则。

机电产品的作业环境一般较为恶劣,需要作业人员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应在色彩上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合理的色彩设计能够避免操作人员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机床外部造型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根据操作人员的人机工程学要求来设计,可以使操作者在操作机床的过程中迅速做出反应,也确保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工艺性原则。

配色方案采用的装饰工艺是否容易实现也是在色彩设计中不需考虑的问题。对于大型的铸件、锻件通常采用明度和纯度偏低的色调,表面平整光洁的型材冲压、折边、焊接等工艺制造的产品,可采用明亮、浅谈、纯净的色调,使产品显得干净利落。此外,采用材料本质的色彩,既能在产品的总体色彩中起到丰富色彩变化的目的,又可以显示出高超的加工工艺,使“形”“色”“质”达到统一。

5)美学原则。

在工程机械产品色彩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美学原则,如: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呼应等。把握好机械产品的造型,将色彩与造型完美地结合,在机床上部分配以饱和度较高、明度较大的色彩,在机床的下部分配以饱和度低、明度小的色彩,可以给人以安全、稳重的感觉。

6)流行性原则。

人们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某一阶段会有某些色彩受到多数人的喜欢,这就是所谓的“流行色”。在机电产品的色彩设计中也应考虑“流行色”的因素。近年来,国外机电产品已呈现多彩化的趋势,而国内很多机械产品的色彩还是以往的惯用色,国内大众对工程机械色彩改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多为重型机械更新周期比较长,其流行色的周期相对其他产品也比较长。但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注意其审美观的发展趋势。

二、产品色彩设计原则在机床中的应用

现代机床类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多数工作环境都在室内,且与人的关系密切。以这些特点为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数控机床的色彩设计方法。

1)机床主色调设计。

在机床色彩设计面积最大的部位为床身、主轴箱、减速箱、底座、立柱等,这些部位是突出机床色彩风格特征的关键部位。大部件外形大多规则,且一般都有固定位置,不会任意搬动,所以这些部位在设计时要求体现出理智、沉稳、安静、厚重等的特征。在设计数控机床主色调时,总体要求采用亮度和饱和度适中的浅色调、暖色调或者冷色调为宜,并视情况为有所变化。

2)机床重点部位色彩设计。

机床重点部位配色,如操作控制面板、仪器、仪表、刀架、按钮操作面板等,工作时通常在这些部位操作频繁,对于这些部位的配色设计应该用柔和、舒适、轻快、随和的色彩。控制面板色调配合机床的总体色调,一般采用单色配色方式。面板元器件数量较少而面积又比较大时,采用多色配色方式,起到分割控制面板的作用,从而使面板更规整化;对于控制面板上的按键、显示器、指示灯等常装备元器件的配色设计,可选用清晰、爽朗的颜色与面板主色调搭配;仪器、仪表作为机床的重点部件,其配色可以根据机床的主色调进行再设计。仪器、仪表的配色包括面板和外壳两部分,外壳通常采用暖色调,以体现仪器、仪表的轻巧度,也可采用深以达到纯净、简单的视觉效果。而对于像仪表柜这类体积较大的部件,若采用单色可能会过于单调,这时可在壳体的配色设计上采用多色处理,在侧面采用与壳体色调相调和的近似色调,并在亮度上加以改变,最终获得统一又不乏味的视觉效果。最后,对机床危险性多发的部位进行色彩设计时,一般采用符合安全规定的警示色,达到醒目、紧张的感官效果。

三、结语

在机电类产品操作过程中,视觉效果好的机床能够使操作心情愉悦舒适,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相反的,配色不当的机电产品可能会导致操作者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不仅会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还极易增加事故的发生率。利用色彩实现机床设计上从功能到造型的设计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工业设计和色彩的美学原理,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的产品,使得整个产品的设计效果达到最佳。

作者:张源芮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