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新时代下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今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以《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分析基础,深入研究了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为培养符合当前汽车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

0前言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作为汽车检测维修与服务技术专业中重要的课程,给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的高年级课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1]。学生对汽车电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汽车电控类课程学习的接受能力。随着新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教学体制改革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逐渐被打破,教学课程的改革已经从教学内容转向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因此《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教学课程改革可作为职业学校高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对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改变,给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通道。

1课程内容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是我校汽车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进校的首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被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授课。此课程总共有64个课时,其中理论课的学习为44个课时,实践课的学习为20个课程,合计2.5学分[3-4]。该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对汽车基础电器的认识,能了解当前汽车电子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能分析汽车电器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原理,能用基本的仪器工具对汽车电路的常见问题进行诊断。结合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同时根据岗位的工作领域,将《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理论课程划分为九大项目,以各个理论学习任务作为引领,技能训练作为主线。

2课程教学不足

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对于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专业课程,目前我校汽车学院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

2.1教师依然是教学主体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受实训设备有限、学生自觉性低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整个课堂氛围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导致学生只能从感观上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很难调动其积极性。

2.2教材知识结构更新缓慢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不断应用,汽车电器教材虽然也不断地在更新,但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基本没什么变化,教学案例也大都是一些报废或者已经停产的车型,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原本复杂难懂的理论变得更加枯燥。

2.3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承担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中基本上接受的是理论知识储备,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实践动手能力比较欠缺,很难通过示范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2.4课程考核方式局限性

对于《汽车电器》课程来说,考试是作为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仅仅通过考试是无法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因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的限制,仍然以教学实践为辅,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2.5校企合作缺乏针对性

我校与很多汽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也会定期地邀请企业人员来对汽车专业进行教学指导。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是汽车4S店或者是汽车修理厂,无法满足对电器课程的教学指导需求。

3改革方法

我校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地,特别是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应在新时代下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中抓住契机,探索出符合我校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升实践性能力,加强技能化水平的学习场所,使其可以直接顺利的进入企业工作,独自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因此,需要通过及时更新授课教学内容、强化师生的实践教育培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顺应电子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对《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下是笔者在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上提出的几点改革尝试:(1)学生层面:我校招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有两大类:三年制和五年制。三年制学生是高中学历,在高中教育中有文科生和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都会因为文理科教学的因素而产生较大的差异。五年制学生由初中毕业生组成,电子电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能力比较单一,思维比较直观化。这两种性质的学生都对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的授课方式以及授课进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根据学生性质,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类,文科和理科生合理分配,形成小组讨论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教师层面:承担我校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都是高学历人才,理论知识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高。学校可以加大教师实践化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一线企业去学习相关技能知识,提高汽车专业教师的技能化水平。同时,教师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调研,了解当前的企业用人需求以及职员的工作形式,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根据用人需求来改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实现校内校外一线化教育。教师教学用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按照授课教材内容,而要及时关注汽车电器应用动态,确定教学内容。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学生考核方式,引入企业专家论证的方式,研究贴合实际的检验学生能力方法。(3)学校层面:教学资源投入的力度,直接影响着职校教育的输出,特别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更是需要学校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学校目前的实训设备都是以“捷达”、“东风”车型为主,远远跟不上现代汽车的更新速度。新款汽车的上市必然会采用新技术,因此,应大力引进及时更新的实训设备,加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资源投入。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的学习需要将车辆进行解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器线路的布置。完好的整车若作为电器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损耗与浪费,另一方面阻碍了学生对内部线路布置的深入理解。学校可以通过加大采购实训台架或者报废车中电器线路设备来满足教学资源的需求。(4)企业层面:通过与行业领先的汽车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汽车新技术,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与社会,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使学校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是电器教学中的重点,很多新车型的电路资源教师很难获取,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来获得相应的资源。同时可以定期地邀请企业专家来进行指导,及时反应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动态反馈,激发学生对电器学习的积极性。

4结束语

本文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革的研究基础上,延伸教学改革的主体,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企业四个方面来相互渗透,对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电器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加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与汽车行业用人需求的融合。根据行业用人需求来改善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性质来改变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改变对学生考核方式来达到学生吸取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输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浩东.工程认证标准下《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6(17).

[2]马世辉,田树科.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5).

[3]韦倾,陈娇英.汽车电子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校企深度合作教学研究与实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2).

[4]高照亮,李增芳.《汽车电器设备检修》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李晶 姜云斐 谢剑和 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