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自然原理平面设计启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提到大自然我们会毋庸置疑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山川、河流、树木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大自然在或静止或运动的状态下伴随人类走过上万年,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它的神秘和伟大依旧影响着人类。我们应该在设计时从自然中汲取养分,改变理念来做出更好的设计。
关键词:
大自然;设计;社会
一、当前平面设计存在现状
当前,在世界经济商业利益的推动下,各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提高本产品的销量和品质,制造特色。甚至很多商家已不再注重商品本身的品质,更是在其包装上不惜余力的请“好”的设计师来为其设计吸引大众视觉心理追求的形象包装,一味不惜余力的在包装的材质和造型方面求新求奇,就为博大众一笑,并伸手购买。尤其近年来网络市场消费的火爆,世界似乎一夜之间变成的读图时代,看“脸”的时代,做网络设计的这些人我们可以宽泛的将他们看为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但是社会责任和品质要求看,他们这样的设计行为是否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呢,还是在以牺牲原材料和破坏社会秩序以及误导社会大众青年们的意识而做着努力工作呢。这样看来,在这里的设计师的定义是不是已经本末倒置了,甚至南辕北辙了。当前,世界无论再如何发展,人类也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的吃穿住用行无不来自于大自然,大概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便充当了一个调节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角色,在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是将自然的作用准确无误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不至浪费和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让生活更方便,从五感(视、触、嗅、听、味)上来认识生活,认识人本身。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设计师缺乏这种意识和能力。那么我们将如何改善当前的这种欠缺呢?大自然历经万年,它应该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么它到底蕴含哪些原则可以让我们学习与运用呢。
二、大自然有哪些原则需要我们去遵循并运用
1、大自然的美学原则“真”“善”
商家为了第一时间锁定消费人群而一味的顺应某一部分人的趣味,这样没错,但是往往这种作品除了目标人群以外,其他人有时候并不感受到美,甚至看不懂。我想这不是理性的逻辑选择,而是在个人经验和文化偏好中所滋生的各种细微的差别。美,通常都是由心而生的,它是由内而外即兴生产出来的,就像大自然一样率真,而非外部过多的装饰和某种类型的表象饰物所创造。比如大自然中存在的点、线、面的构造各种几何形的变异与组合,给人们构成一种简约、不矫揉造作的真和美,这种易识别的语意不正是我们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吗?爱因斯坦说:“直觉是人类神圣的天赋,理性只是人类有用的工具;而我们却造就了一个歌颂工具,遗忘天赋的社会。”为了不让人类忘记自己,忘记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而被机械引领,我们可以选择大自然的“真”和“美”的原则去完善当前设计理念上的不足,可添加一些真实的细腻的不娇柔做作的感受和理念运用于作品设计。
2、大自然的第二个品质:效率、顺流而行
大树有多少岁,绝不会多长出一圈年轮来,它的根有多长,树冠就有多大。水流顺应它流向的环境流动,绝不会花大力气而逆流。这就是大自然的经济学。现在市场设计在尽力挖掘自然资源,这样的价值驱动使自然限于无限的有限中。比如在LOGO设计中,在有限的田野(空间、色彩、平面、适用环境、材质)中要表达作者准确的目的和最大限度的利益和用途。如果设计师不遵循大自然的效率原则,将会造成设计作品的视觉疲劳,造成视觉语意的单一、不明确、甚至流于空白。尽可能的追求舒适与自然,而非大肆的过度装饰与美化,在最经济的设计中与世人对话达成共识。这样遵循大自然的效率与顺流而下的原则才是用最经济的方法来创造经济的方式,并且在创造当前价值收益的目标的同时也做了对如何应对未来的演进。大自然的经济学——效率与顺流而下正体现着这一点。
3、大自然的伦理,事关所有人
自然关乎所有人,设计也关乎所有人。罗伯特.皮特说:“设计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价值,价值决定未来”。但在自然中,伦理并不体现为“好”或“坏”,大自然是不会判断的,其伦理标准就是要做“能存活下去的事情”——不论是最行的通的还是勉强存活的。设计的生命,设计师的生命在这浪淘沙的社会生存法则中也是在尽力做到这一点,并且是要得到反馈的,大自然的内在监控系统之所以会进行自检和自我平衡,完全是所有生命系统互联的结果,那么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中要将各个元素不断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做有意识的调整以达到市场供需平衡。如果急切投入市场,造成的不良将是不可换回的,市场的机制具有滞后性,如果设计师要跟着市场走,那将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4、大自然的模式原理——将能量可视化
设计师在给公司做企业形象和VI时的过程就是将能量可视化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将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缺陷和存在的问题,换成图标的方式,更准确形象表达出来。大自然中水往低处流,水流的冲刷将最终在岩石上凿出峡谷等类似这样最直观的能量可视化,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产品设计也是如此,在出品之前的构思阶段就要求设计师应该有高度的设计敏锐度,准确预测大众的心理共识与需求,否则一旦在设计中出错就会使设计与实际产品严重脱节。这就是大自然的模式——能量可视化给设计师的启事。
5、领略大自然的词汇——形状
设计师将设计做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也或许是将要动手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表达词汇的。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图像,人就不会思考”。视觉传达中的元素也如此,形状将语汇抽象化,设计师用最直接的方式阐明了一个简单的概念。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度、每个地域、每个种族都有存在各种意识、信仰和语汇的差异。但唯独形状,它能超越语言形式和交流障碍进行沟通,不同群体的个体都能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的经验、真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作品就能超越当前信仰而扩大沟通的范围和深度。人类们对各种形状比如方、圆、疏密排列等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刺激。比如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女士,她将大大小小的圆点精心设计、排列并用不同颜色来以表达其内心感受与情绪。观者感觉通俗易懂且乐于接受。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设计师要想起到良好沟通者和社会进步的推进者,必须以大自然的“真”“美”原则为出发点来设计,为了长久生存,为了环保发展,设计师不得不谨从大自然的经济原理来设计简约不简单的作品,采用大自然的效率性,顺流而下的品质,。大自然的伦理关乎所有人,设计亦是如此,这是本源,是最大的前景和出处。设计师要懂得将自然模式带给人的共识性感受做到可视化、高度概括,从而让更多人去准确理解其设计和产品。总之,大自然应该还有许多尚待发现的规律需要我们设计师去努力挖掘并运用。
作者:苏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源于自然的设计》[美].MaggieMacnab著樊旺斌译机械出版社出版
[2]《请偷走海报》原研哉著竺家荣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3]《装饰画艺术》姚静萍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4]代福平.现代设计文化的深层结构[J].文艺争鸣,2010.(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