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美术编辑在平面设计中应当熟练掌握与受众有效沟通的视觉语言。如同语言学结构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一样,色彩、文字、图形、线条等则是组成平面空间的视觉设计语言。文章认为用视觉元素来传播理念和设想,把信息有效传递给受众,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是提升媒体传播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设计语言;信息传递;叙事能力;平面设计
版式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版式是设计的视觉形象,它影响着受众的阅读欲望。色彩、文字、图形、线条等是构成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元素。引人入胜的设计均衡感尤为重要,能让受众阅读起来有节奏感,如同美妙乐章,有轻有重,有急有缓。在设计编排上,如果所有要素都要突出,视觉画面就会变得涣散游离,失去统一。因此,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平面视觉语言,才能保持版式的合理搭配组合。
一、紧扣主题把握调性的发散思维
每一个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的调性,或欢乐,或悲伤,或张扬,或严肃。根据设计需求找准作品的调子很关键,确定以后,再根据这个调性展开和搜索相关元素。比如:2020年“壮族三月三”需要设计一个宣传海报,它的调性是一个欢乐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无论从色彩,文字还是图形上,都希望传递轻松活泼的氛围。美术编辑在字体的选择上,首先应该避开中规中矩的黑体,在色彩的把握上,则应大胆采用红绿的搭配,凸显民族特色。线条考虑则以曲线居多,元素的选择也会偏向民族风。把握了大体方向后,方能就中心主题发散思维进行创作。发散思维主要的目的,是找一个合理的角度,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进行思维扩散,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便找到最适合的创新点。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搜索,一方面从脑海中调取平时在阅读和观察中所积累的经验,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搜寻相关设计作品,以便有所启发。确立方向后,便投入到这个设计的角色中,思考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最终将无形的设计语言化为有形的思想传递。如此,一个报纸版式才有可能完美。
二、色彩在视觉语言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通常,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最先感知到的是色彩效果,因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要想抓住受众的视线,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色彩的选择。在营销学上的一个著名理论叫“七秒钟色彩”,是说人们对一件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态留在人们的印象里。根据国外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能让消费者瞬间进入视野并留下印象的产品,其时间是0.67秒,第一印象占决定购买过程的60%,而这60%是色彩带来的。可见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传播力。色彩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现象,并没有特定的感情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逐渐赋予不同的色彩以某种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状态。例如红色、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午后的太阳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热情和温暖的感觉;蓝色、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晴空万里和瀚海的海洋,因此有清爽和寒冷的感觉;绿色常常使人联想到草地和春天,因此有朝气蓬勃、新鲜的感觉;等等。但这也不代表所有人的心理感受都相同,根据地域、宗教、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即使是同一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不过随着现代文化的互相渗透融合,色彩的运用更为灵活。目前报纸印刷采用C(青)M(红)Y(黄)K(黑)四色胶片叠加的方式,四种颜色相互作用,产生印刷的最终效果。由于现在拼接胶片技术不可避免的误差(正常范围),使得在报纸印刷的色彩选用上,尽量减少四色同时出现。尽可能保证CMYK值中有一种颜色为0,以降低拼合胶片的次数,这样也使得报纸版面的色彩纯度相对较高。加上报纸纸张本身对于油墨的吸墨性质,一些色彩的原有设定会与印刷的效果略有不同。所以,美术编辑需要对已印刷报纸的色彩效果进行核对比较,以便找出最适合的一套配色方案。唯有如此,在报纸的版式设计和色彩语言的应用中才更得心应手。
三、字体的运用与变化
选择合适的字体编排内容,既能传递设计的主题风格,同时还直接影响版面的视觉效果。严肃庄严的版式需要选用规整的字体,个性独特的版面需要选用灵活独特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拥有不同的气质,例如:宋体字客观、雅致、大气、通用;黑体字厚重、抢眼;楷体字清秀、平和,书卷味;仿宋字权威、古板;圆体字小资、富有商业味等。考虑版面内容以及受众的需求,精准地挑选合适的字体,才能让版式设计的画面更为贴切舒服,发挥字体本身的无穷魅力。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最早的中国文字是以图形的形式演变过来的,而现在大量出现的文字设计图形化,是对传统文字形态的螺旋式回归与上升。将文字作为视觉素材出现,即保留了文字本身的字体含义,又使文字赋予了生命和感情,传递出文字内在的生命力,通俗易懂,让人一目了然。字体设计也在报纸版面和海报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文字既具有识别性,又能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成为更具有倾向性和表达性的视觉符号。做为纸媒的美术编辑,经常运用的字体设计手法有:图形组合、局部变化修饰、共用笔画、加减笔画、大小对比等,使文字在形态上和视觉上增加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人们经常说一个作品、一个版面有没有设计感的突出表现之一。作为美术编辑,对于版式设计的理解要有好的想法,更要有独辟蹊径的创新点。比如,分析一些硬广和海报的设计,发现软件的运用和配合极为重要,软件就犹如美术编辑手中的画笔,可以将美术编辑的想法精准地表达成为优美纸质印刷品。现在的媒体美术编辑,离不开软件的帮助。常用的绘图软件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每个软件都有自己擅长的操作领域,需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对绘图软件的熟练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美术编辑设计的工作效率,对于每种软件新研发的升级版本,也应该关注学习,因为它会不断地优化,更好地配合工作。所以绘图软件也是一个美术编辑需要不断关注、不断学习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四、图形与线条的叙事能力
图形具有直观简洁传递信息的能力,让内容易于识别和记忆并产生传播及影响。图形的表达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是否正确。对图形的基本要求,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准确传递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图,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接收特定的信息,并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同交通指示牌以图形符号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告知交通路况,图形就是一个从传播到反馈的视觉传达互动过程。如何才能准确地运用图形呢?首先,设计者必须对信息的主旨把握到位,版面内容想表达什么?传递什么?主要思想是什么?必须弄明白。其次,需要运用比喻夸张等形式,合理利用具象化的事物进行表达。再者,要了解受众的审美需求,如同传球即使传出多漂亮的球,也需要对方能接住,这样才能形成互动,有效沟通。另外,图形的整合与布局也会最终影响到平面设计作品呈现的效果,需要设计者了解以下的平面构成法则,合理编排。
(一)对比与统一
对比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对比是强调物质形态的丰富多样性,而统一是要求物质形态应具有整体协调感,它们相互冲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比即相互比较,从而突出物质形态间的差异性,对抗性因素。例如:大与小、多与寡、远与近、垂直与水平、上与下、疏与密、曲与直、轻与重、高与低、强与弱等。使对比趋于统一的过程是调和,调和是在不同物质形态中,寻找形态的共同性因素。调和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类似调和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造型要素作反复处理所产生的调和形式,造型要素可通过形的类似、色的类似、质的类似、机能的类似等方式达到调和。对比调和,即是采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使其因相互加强衬托的作用形成统一、和谐的形式。对比调和的构成方法有色的对比调和,形的对比调和,质的对比调和等。统一是全局的,整体的。对比是少量的,局部的。
(二)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
视觉设计虽然存在于二维平面中,却同样具备三维空间感。各元素的前后主次关系无形中产生了空间,通过明暗、色彩、透视等对比手法,形成空间的视觉感受。比如:同样是一条直线,粗细的变化便会在二维平面中发生轻重关系,以至于让人感受到粗线靠前细线靠后的视觉感受。若粗线变浅,细线加深,那么视觉感受又会发生变化。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主要为了有效地处理各信息之间的关系,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运用这种设计形式把信息有条理地组合,使受众轻松直观地理解版式设计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与辅助消息。在丰富版面层次的同时,也无形中划分了内容信息的层级。
(三)点线面
点具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在整体空间中具有凝聚性,点是最小的视觉单位。线具有长度、宽度及深度,它不仅有粗细、长短的变化,还有软硬的区别。线可以决定形的方向或表现轻量化的意象;线可以形成骨架,成为结构体;线也可以形成形的外部轮廓线,使其从画面中分离出来。直线坚硬、严谨;曲线舒展、优雅;斜线前进、飞跃,充满活力。面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直线面简洁单纯、稳定硬朗,具有延伸感;几何曲线面饱满、圆浑、规范;自由曲线面自然活泼、丰富温柔。点线面之间相互对比使画面生动丰富,疏密联系,共同作用下发挥出无限的潜能。点线面在设计作品中无处不在。
(四)社会责任感
美术编辑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往小的方面说是对自己的每次设计作品负责,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更好,减少版式设计垃圾。设计的进步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追求简单直观有效的内容,避免无效沟通传递,正确把握情感输出。往大的方面说,美术编辑和设计师应该对社会上的流行现象以及全球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价值判断,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设计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总结和判断,传递社会正能量。
五、结语
美术编辑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有目的地策划,用平面视觉元素将信息传递,让受众有效接收。这需要以色彩、文字、图形、线条等视觉语言为基础,互相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完整的版式设计作品。它是创新的基础,也是沟通的桥梁,必须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设想与计划。
作者:祝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