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创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视觉创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视觉创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现代平面设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积极进行视觉创新,提升作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内涵,获得消费市场的青睐。该文围绕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创新展开讨论,介绍了其艺术表现形式,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其实际应用的方向,旨在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视觉创新;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应用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领域拓展,为平面设计工艺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和进步基础。平面设计扩展出不同的设计形态,且已逐步在设计领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当下,在设计领域中,平面设计作品数量众多,但形式较为单一。平面设计作品缺乏创新精神会导致受众审美疲劳。基于此,设计者要增强作品的艺术创造力,丰富信息表达形式,提升文化内涵,在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进而实现将视觉创新合理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的目标。

一、视觉创新的重要性阐述

现代平面设计主要依靠视觉直观传递信息。因此,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衡量整个作品的直接标准,也是影响表达效果的关键点。在平面设计中,图像是表达具体设计内容的重要元素,其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图像仅是一种信息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视频、文字和图形运用,进而保障设计质量,保证最优的视觉传达效果。1.视觉隐喻化的高效应用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更多地侧重于作品内涵的多方位展现,能够让受众直接了解设计意图和产品的价值。现代平面设计则与之不同,视觉隐喻化概念兴起并被推崇,该技术手法借助自身优势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视觉隐喻化的高效运用,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示作品的主旨,让受众第一时间接受信息,保持对作品的兴趣,加深对产品的印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寻找构思与设计理念的着力点,合理运用视觉隐喻化的优势,展现作品的灵活生动性,进而优化表达效果,增加作品的渲染力。2.视觉牵引化的优势特点设计者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基于对设计理念的尊重,设计色彩、线条和图形等元素,积极引导受众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作品的鉴赏价值。如,设计者往往会制造色彩的冲突或是线条的不规则碰撞,吸引受众关注。而以往的一些平面设计作品,为了达到让受众直接掌握信息的目的,往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过于简洁,缺乏吸引力和引导性,虽然实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但受众对作品的印象往往较浅。近年来,平面设计领域发展迅速,设计作品的数量与日俱增,但部分作品的表现形式存在同质性,缺乏感染力,容易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此时,设计者需要摆脱固有设计理念的束缚,创新设计方式,保证视觉效果的牵引化。也就是说,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设计者要合理搭配多样化的设计元素,充分利用各元素的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引导曲线,充分刺激受众的感官,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张力,激发受众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受众保持对作品的兴趣和好感,并主动了解设计的内涵。

二、视觉创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摆脱固有设计理念的束缚,创新设计思路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固有的设计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固有设计理念的缺陷,冲破其束缚,创新思路,将创新理念合理、高效地融入作品,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彰显设计者的个人特色和情感底蕴。设计作品要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关联性,加深人们对作品的印象,满足当下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受众这一要素,从受众的视角出发,进行换位思考。

2.彰显个性主义魅力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者的风格往往能够体现出其个性和生活经历,因为设计作品的过程也是传达情感的过程。对于相同的设计主题,不同的设计者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表现作品的视觉效果,这也是当前平面设计领域出现众多鲜明设计风格和特色流派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坚持自身的风格,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完善技术手段展现艺术特征,保证整体的设计风格立体化、多样化。在运用个性化元素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个性化会激发设计者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在保证达到设计目标的同时实现作品的不断创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旨和思想感情,突出艺术表现力。因此,受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内涵。

三、结语

平面设计是借助色彩、文字和图像传递视觉信息的过程,多样性的应用元素保证了其绝佳的传达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平面设计被赋予了积极的现实主义色彩,已经成为一种无法被取代的媒介形态。设计者应积极摆脱固有理念的束缚,创新设计思路,完善技术手段,彰显个性和情感,给人们带去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参考文献:

[1]刘建泽.浅析视觉传达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艺术品鉴,2016(11).

作者:陈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