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困境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困境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困境与对策

摘要: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的平面设计人才必须要有扎实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平面设计教学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岗位要求。本文在剖析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厘清问题症结,并从转变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症结;策略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读图”时代的到来,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背景不断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这为一线中职平面设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表明现代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产业需求培养出直接可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受制于生源质量下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等一些客观因素,当下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在这样的语境下,笔者一直在思考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问题的分析

随着普通高中扩招和生源数量下降的双重压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招生基本上是“零门槛”。即使笔者所在的全国示范性中职学校,学生也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主动性较差,少部分学生甚至呈现出对学习无所谓的倾向;二是学生自我意识强,但自控、耐挫能力差;渴望得到认可但团队合作意识缺乏。基于这样的学情,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普遍现状就是学生学习深度不够,大部分学生课堂上虽然能够完成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单”,但完成质量不高,制作粗糙,遇到稍微有难度的任务则敷衍了事,不能精益求精。同时由于设计任务和行业实际工作联系松散,学生学习容易陷入“立论无实据,纸上空谈兵”的窘境。笔者曾以东莞市两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为对象,针对他们当前的就业现状和岗位要求能力开展了一次调研,就业对口率仅为20%左右,大部分毕业生都很难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需要一个漫长的实习期来进行适应。针对上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症结有以下几点。

2.1思想认识偏颇,重软件轻手绘

信息化时代我们见到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都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的,造成很多学生甚至家长认为学平面设计就是学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只要掌握了PS,CorelDRAW、AI等软件把图像处理一下,加上文字编排,美化色彩即可,可以不学习素描、色彩、构成等美术基础课。这种“唯软件论”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动力不足,造型能力差,色彩感受能力弱,进而导致学生只学会操作软件而不能手绘创意构思,缺失了平面设计师自由记录灵感,表达创意概念的基本语言。

2.2教材良莠不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

目前市场上关于中职平面设计的教材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例如关于标志设计的书目就有上百种,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这些专业教材中,和行业实际接轨,突出实践性,且符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精品教材少之又少。很多教材知识点过时,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关联松散,造成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如何更好地学”,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材是通过网上征订的,网上征订教材如同“盲人摸象”,除了简要介绍外,看不到具体的内容,教师凭借直观印象和经验进行征订,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且每年证订的教材知识体系各不相同,割裂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3教学模式陈旧,纸上谈兵脱离实践

传统的中职教学是一种“配给制”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僵硬化的“圈养式”教育方法。大部分平面设计专业教师采用的是“我讲解,你聆听,我演示,你模仿”的传统教学套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演示教材上的实训案例,演示完要求学生进行“依样画葫芦”式的单纯模仿。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模仿,没有主动的探究性思考,所有学生作品千篇一律,做出来的东西缺乏设计最重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客观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方面对行业工作流程一无所知,缺乏应有的岗位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能力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造成典型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失。以往的专业教育我们只强调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面对瞬息万变的设计行业根本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落实。

3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对症下药,探索能够提高平面设计教学实效的策略。以下是笔者在十几年平面设计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3.1提高认识,转化观念,营造更专业的学习氛围

平面设计是一种主观创意性非常强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软件的交互性越来越强,我们可以轻易用电脑软件将自己心目中的艺术构思表达出来,即使没有美术造型基础的门外汉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精美的画面。但平面设计教学要让学生明确功能再强大的软件,它也只是设计师手中的一个工具,无法代替人类设计工作的全部过程,前期手绘草图推演才是最有利于设计师思维发散和创意表达的。过度依赖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会制约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设计的作品趋于呆板,缺乏原创性。专业手绘表达创意的能力是平面设计师的基本语言,不仅能帮助设计师自由地记录灵感、发散思维,还能让设计师准确漂亮地阐述方案表达概念。笔者经常引用毕业生实际就业过程中的案例教育学生,例如某学生在广告公司应聘时,第一个考核的能力就是根据主题进行手绘创意,后因手绘能力差,不能清晰逼真地表达创意被淘汰,而另一位同学因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被录用。这样现实的例子是很有说服力的。此外,在具体工作中设计师和客户讨论方案时,通过手绘准确演绎设计思路比语言讲解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提升客户的好感度。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化观念,重视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次项目设计之前都要用手绘设计草图进行头脑风暴,并适时举行手绘设计草图大赛,手绘创意草图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营造更专业的学习氛围。

3.2创新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助推专业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一定要和职业岗位标准对接,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要求。中职平面设计教师不仅从“教”的角度出发,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来思考,结合广告设计行业的最新要求,与广告设计企业一起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突出职业性和系统性,具体要做好教材定位、内容选择、组织编排这三个关键问题。

(1)教材定位。教材定位要对接行业工作,系统地分析平面设计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要求,聚焦行业最新技术和技能。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生产一线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图片处理输出,室内外广告牌的制作等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创意设计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草图绘制能力,需要有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材必须以平面设计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创意、手绘草图、图片处理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

(2)内容选择。教材内容既要包括平面设计岗位相关技能、标准规范,又要涵盖职业核心素养。突出行业特点,突出平面设计的常用步骤、方法和技巧,突出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和工作流程,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保证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系统性。同时要选取有针对性、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设置学生能够学并且愿意学的项目,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平面设计能力。比如,选取以东莞可园为主题进行标志设计作为教材的一个拓展训练项目,贴近学生生活,任务明确且符合本地中职学生的视角,这样活生生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3)组织编排。教材组织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材的编排应该要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化设计”理念,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科学编排,要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职业成长规律。具体每一个章节内容的编排要从浅到深,重难点分散,并设置适当的思考性、拓展性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

3.3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当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最大的困境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从源头上创新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南京师范大学方建华的博士论文《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的体系建构》中论述了“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岗位适应和耐挫能力”“社会交往和协调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创造思维与判断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问题解决和执行能力”“信息处理和学习能力”等8个方面的能力。生活中无数的工作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岗位能力很重要,但是职业核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两者共同构成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认为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1)创新教学组织方式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在“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理念的指引下创新教学组织方式,遵循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断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促进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知识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隐含在具体的实际职业工作中,在现代学徒制理念指引下的教学活动与真实的工作情境紧密结合,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学习,容易激发学生对所遇问题的独特见解。在具体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对话,可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实现除岗位技能之外隐形知识的提升,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加明白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快地掌握岗位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进行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不断增大投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中职院校以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培育现代平面设计高技能型人才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能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实践锻炼平台。工作室技能大师的选聘相当关键,要选择在当地广告设计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较高的平面设计能力,获得过全国性技能大奖的行业专家作为工作室技能大师。中职学校要将本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等纳入工作室,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团队。定期开展“名师出高徒”活动,为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师生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讲座,使之及时了解和掌握广告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特点;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学生专业成长关键环节,提供面对面答疑解惑;担任技能大赛技术指导,手把手教授专业“绝活”。中职平面设计人才培养面向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对企业专业需求的敏感度,而技能大师出身于企业,能第一时间感知专业需求变化,是实现学业就业无缝对接的天然中介,更以其先天优势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也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实习进度及实习考核标准严格把关,提高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满意率。

(3)专业技能大赛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推手。“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每年一届的省市两级广告设计大赛特别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比赛的要求、主题、评价标准都围绕着行业实际发展趋势制定,突出实践性。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营造了学生学习技能,强化能力的良好氛围,从而全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如广东省广告设计技能大赛曾以“为鲜花店设计标志和海报”为题,要求主题明确,内涵丰富,有视觉冲击力,比赛时间是三个小时,这就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较强的造型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要有扎实的图形绘制、文字设计、图片合成和版式设计的能力,对学生的专业要求非常高。此外,通过技能大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促进各中职学校交流,开阔学生视野,对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4)产教融合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近,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由“政府主导”转为“校企主导”,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化,对未来校企合作的走向将起到引领作用。建立校企之间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要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共享,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一举多赢。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就和东莞市点石广告公司、东莞市创想广告公司、东莞市金麦广告公司等多家广告公司建立了常态化合作关系,完成了光明社区、上宝涮涮锅、伊丝蒂娜美容院等多家单位宣传海报、宣传册页的设计工作,得到客户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实现了专业学习和行业要求的无缝对接。当然,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破解“两张皮”现象,必须加强产教融合,把教育与产业发展如何融合作为教育学的一个新领域进行研究。因此我们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必须坚持探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这是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4结语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广告设计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大方针指引下,只有坚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能有效解决目前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所面对的困境,切实提高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实效。当然,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个层面不断通力配合,统一思想,多管齐下,才能真正促进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雷正光.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项目导向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8.

[4]李喻军.中国平面设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6-18.

[5]姜大源.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教育学意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8.

[6]戴智敏.基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一纵三横”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10-16.

作者:白浩东 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