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模具领域结构调整与制度变革的脚步开始加快,塑胶模、铸造模比率攀升。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持续调节后,新崛起的模具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模具领域的专业需求量开始不断地增加。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此时,学校的模具设计制造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从职位需要到职位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目标体系,合理地重组,增强职位能力。结合实际的发展需要,构建出属于模具类专业的特色思政。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1问题的提出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少高校很少会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起来。更加倾向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思想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处于微乎其微的状态。随着“”精神的不断推进,党中央要求各大高校在实施各类课程的时候,需要和思政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以此达到全方位协同的境界。另外,随着思政融合的不断深化,也开始向着全员性、全程性、全课程性的人格方向进行发展。此时,不仅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上实施延伸,还需要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达到特色性的教学格局。让教学方式从单一的局面,向着多元化的领域立足专业实际。此时,就需要高校积极的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在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和价值的引领。在整合的路径中,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视野下,使用网络平台课程和生态课程,从专业课程中提取所需要的思政内容,将思政的元素深度挖掘,编制典型的案例,呈现到学生的视野中。统筹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满足现代化的发展和延伸路径。鉴于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将如何实践?高校将如何使用具体的课程思政,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模具类专业的特色思政内容?如何有效结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目标?就成为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1政策解读与行业调研。从现代化的视角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思政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引领文化自豪感,提高职业素养。也就是说,需要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真实的案例中,从设计、材料、工艺、制造不一样的视角,加大专业职业精神的挖掘,满足质量意识的延伸,实现工匠精神的发展,完成创新意识的构建。从相关的政策呈现到大家的视野中后,相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文件。需要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有价值的教学改革经验。例如:《人体解剖学》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并不是先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先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传递给这些学医学的学生后,才可以重新审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增强对医学知识的责任感。再例如,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课程,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思政教育的理解,对当前的课程实施有效的创新。一方面,不仅提升了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还对人文素养实施了创新,向着综合性的发展方向实施延伸。再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人生导师》课程,就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将学术教学和人生的价值观思考相互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互动的价值需要,满足思政课程的融入需求。鉴于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也需要正确地解读当前的政策需求,结合优秀的案例,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在学科内容的视角下,提炼专业特色,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2.2多角度提炼、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视角看,不仅内容上较为复杂,并且交叉的学科较多,主要在多视角的建设中,向着设计、材料、工艺、制造的方向进行思政内容的挖掘。例如,在实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在学习塑料模具设计及实践部分的时候,需要先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思考,之后,就可以对成型零件的尺寸进行计算,合理地评估误差,保持公差的有效建设。接下来,就需要结合模架的需要,满足计算和选择的要求,挖掘精工精神,促进思政元素的进一步延伸。在进行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就可以在反复的探索中,优化结构,精确地计算,加大校核的力度,优化设计的磨炼需要,达到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需要。在材料的建设上,就需要结合现实的发展需求,在思政的引领下,将工匠精神呈现到学生的视野中。产品的结构特性需要结合产品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保持每个细微的地方都可以做到极致,降低对应的错误率。最后,还需要结合高质量的型芯型腔材料,实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灌输,增强成型的质量,强化民族的自信心,体现较强的爱国情怀。在设计图的时候,需要结合对应的工艺参数表,构建主要的工艺参数。在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地优化参数,整合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满足外观的建设需要。在制作上需要结合现实的需求,构建工型芯型腔。不仅基本的形状需要正确,还需要强化控制,不断地优化精度,使用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衡量合格率,就算是0.01mm也不可以存在误差。

2.3多种教学手段融入思政内容。从目前的形势上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属于工科性质的课程,在学习的时候难度较大,对人才的需求较高。例如,在实施注塑模具设计或者是压模具设计的时候,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在产品生命全周期模式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学习、案例的引导、下一步方案的拟定、接下来的设计计算。在这些内容全部完成后,就需要进行三维设计和二维工程设计,保持有效的工艺建设需求,满足合理的建设与加工,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实现思政课程的融合。首先,高校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整合思维,建立共享课程,将视频、动画、课程相互结合起来,以此达到精益求精和安全生产的思政发展需要。最后,也可以使用生态课程建设的方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整合。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使用微信、微博、APP等技术,构建智慧课堂,满足娱乐性的建设需要,加大学生钻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教学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属于核心的课程项目,不仅需要对内容熟悉,还需要在周期中,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建设模式。在学生学情的思政元素得到挖掘后,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会得到延伸,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精神就会得到有效的呈现。

2.5教学总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在实施总结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在公开课的视野下,建立生态建设课程,优化教学设计和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加入不一样的内容和方式。不仅需要满足社会的建设需要,还需要满足公开透明的评价需要。保持课程的逻辑性,坚持教学设计,保持教学过程,实施科学的点评。最后,部分案例需要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实施有效的反思,为教师积累经验,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满足思政课程的建设需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分支学科较为广泛。只有在主干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提炼思政内容,深度建设思政教学元素。满足知识传授的建设需要,开展探索式的发展和改革。那么,首先,需要以“课程思政”为载体,进一步加大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建设。其次,需要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将设计、制造、工艺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微观的层面上叠加内容,加大匹配的程度。接下来,需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使用多元化的手段,为思政课程的周期性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构建“工匠精神”,向着知行合一的方向实施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专业课程思政的特色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独有的特色思政内容,保持显性的建设和发展。研发虚拟媒介,提高实训教学的品质。研发专业教科书,需要和本区域的模具公司交流。打造双师团队,加强高校与本地模具公司协作,构建生产一线技术师。完成第三方考评,提高教程系统构建的反馈力度。建立可靠、高效的模具专业课程系统,探究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3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发展的历程中,需要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地搭配产品生命周期。向着多元化的课程建设方向实施延伸,保持“抬头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整合思维,加大“工匠精神”建设,提升专业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科的质量,保持知行合一的境界,加大工匠精神建设,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综合性的基础上,加大团队合作精神,加大学科钻研的力度,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牟岚,刘岩,苗芳,肖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

[2]邢爱萍,苑娟,褚意新.药学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及思政教育的融入[J].教育现代化.2019(A5).

作者:季业益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