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蝶形模具在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对铝挤压模具设计中蝶形模具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模具结构构建模型,包括型材外形与结构设计、数值模拟模型构建与模拟结果对比三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蝶形模具在方管类型材、多型腔硬质铝合金型材、非对称多型腔型材等型材设计与生产中的应用优势与效果进行阐述。
引言
现如今,蝶形模具在铝挤压行业的应用频率逐渐提升,越来越多铝业企业开始注重类似模具研发。此类模具的主要特征在于弓形桥结构,从俯视的角度看与蝴蝶翅膀相似,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将其应用到模具设计中可提供最大的分流比,促进分流桥下金属流动,提高结构强度,取得更加理想的设计效果。
1模具结构设计与模型构建
1.1型材外形与结构设计
本文采用建筑幕墙立柱铝合金型材,该型材的应用范围较广,高度为65mm,宽度为169.5mm,最小壁厚为3.0mm,外接圆直径为准175.7mm。根据分流组合模要求,与蝶形模具优势相结合进行设计,包括焊合室、分流孔外形、分流比、工作带等等,模具外径为准328mm,上下模的厚度分别为110m和87mm,下模焊合室的深度为25mm。蝶形模具受挤压作用影响,金属流动、外形、模具应力等均会发生改变,根据同等尺寸设计出传统分流模,为铝合金金属在流动过程中温度、形变、应力、速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做对比。传统分流模的上层使用矩形边缘分流桥,而蝶形模采用拱形分流桥,整体流线较好,具有分层导流结构,可使金属流动性得以改善。将分流桥设计成拱形圆弧面,模具端下方沉降10mm,桥中心位置以桥面为标准再降低15mm,使桥下潜藏的金属供料得以改善。而传统分流模的下模与蝶形模结构相同,在分流面积、宽度、深度、焊合室等方面设计均一致。
1.2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HyperXtrude进行数值模拟,构建分析模型,如铝合金流体、上下模分流组合、材料参数、挤压工艺等。为了使模型更加精简,在构建三维模型时可忽视几何特征,利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三维模型,以step格式输入到HyperXtrude中,便可构建出完整的几何形状。该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属流体,另一方面是模具,其中金属流体包括铝合金铸棒、焊合室金属、出口型材金属等,从模拟结果中可将金属径向或轴向温度、压力、屈服应力等表示出来。模具分为两个部分,即上模与下模,模拟结果可对模具多个位置的温度、变形情况、应变参数等进行描述[1]。
1.3模拟结果
(1)上下模应力模拟对比
在挤压过程中,将传统分流模与蝶形模进行应力数值模拟分析,从模拟结果可知,二者在挤压过程中上模与下模的等效应力分布不均,上模高应力区域分布在分流桥以及桥体上部与模具相连处,而下模部位主要为焊合室、4个桥墩位置,最大应力存在于桥下与模芯根相接位置,此处应力最为集中,很容易在挤压作用下出现裂纹。根据应力模拟结果,蝶形模中最大应力数值为1248.4MPa,与传统分流模相比,数值从1348.3MPa下降到99.9MPa,降低幅度为7.4%,这意味着蝶形模具有较为均匀的应力分布,可使模具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
(2)模具弹性变形模拟对比
在弹性变形稳态方面,传统模具与蝶形模具在挤压生产中均呈现对称变形的情况,上模弹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模芯、分流桥位置,变形量从中心向四周递减,顺着挤压方向从桥上逐渐过度到桥下,模芯位置最少。下模弹性变形主要集中在焊合室侧壁、分流桥墩位置,变形量从中心向四周递减。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变形量在0.002~0.003mm,不会对金属正常流动产生不良影响。从模拟结果可知,蝶形模弹性变量最大值为0.455mm,与传统分流模相比,变形量减少0.068,降低13%左右。可见,分流桥位置的变形情况不够明显,上模模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传统分流模相比,蝶形模在刚度与强度上均存在较大优势[2]。
2铝挤压模具设计中蝶形模具的应用案例
2.1方管类型材
在对方管型材进行模具设计时,可将蝶形模具的优势充分发挥,与传统模具相比在结构上更具优势。对于大截面方管型材来说,模芯外接圆的直径与挤压筒直径较为相似,在生产过程中分流桥压力也远远超出气压型材模具。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尽量减少挤压作用的影响,提高模具结构强度。失败的模具大多因分流桥断裂而成,甚至上机直接将工头挤掉,不但使生产效率受到影响,还会为操作者构成严重的安全危险。例如,某厂在使用36MN挤压机生产时,外接圆直径设置为准322,模具规格为准480mm×290mm,挤压系数为33。如若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则可设计4~6个分流孔,如若设置4个分流孔,虽然挤压力度减小,但模具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增加裂桥概率,缩短模具使用期限;如若设置6个分流孔,虽然模具强度相对提高,但因分流孔数量较多,挤压增加,使生产效率降低。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利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效益,可将蝶形模具引入其中,设置6个分流孔,但分流比却远远超过传统模具,4个主桥、2个铺桥的设计在结构强度上与优于传统模具。在设计过程中,模具入料面中心降低25mm,左右两侧铺桥降低45mm,桥顶设计成全圆角,主桥中心处降低10mm,采用此种结构设计可使桥体均匀受力,使桥体挤压力度降低。根据上述方案进行设计,将其投入到生产后与需求充分适应,生产挤压力始终不超过200MPa,且流量分配合理,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3]。
2.2多型腔硬质铝合金型材
此类型材主要的结构特征在于,外接圆直径与挤压筒直径的相距较近,长度与宽度之比较大,型腔数量众多,内筋壁的受力不够均匀,甚至出现偏壁等情况,在挤压生产过程中使隐蔽位置的填充难度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每个模芯稳定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可使用多分流控供料的方式,但该结构的挤压力度较大,有时会出现无法挤压情况,对此可将蝶形模具引入其中,充分发挥此类结构的特征,使多孔模分流孔面积得以提升,挤压力度降低,加速隐蔽处金属流动速度,从而使型孔的各个位置流量得以均衡。将设计好的模具投入生产中,生产中的型材壁厚均匀有力,且不存在偏壁情况,产品在尺寸、质量等方面均符合标准。
2.3非对称多型腔型材
该类型材的断面较为复杂,挤压模具设计难度较大,同样可将蝶形模具引入其中,充分发挥模芯稳定度方面优势,在27.5MN机台上进行生产。在挤压生产中存在难点,即型腔的大小不一,壁厚差距较大,尺寸精度要求严格等。要想使型材设计成品充分满足金属供料要求,需要对悬臂挤压弹性变量、小模芯偏移量等进行有效控制,否则很容易出现面不平、壁厚差距过大等情况,型材在冷却后还可能出现直线度超差等问题。对此,应在传统设计理念基础上,将蝶形模设计理念加入其中,将坯料从入料口输入后,在模具内部分为8股金属,使各个位置供料更加均匀;将假模芯保护安装在悬臂位置;将大臂厚处进行隐蔽,并延长供料长度;中间位置开设小型分流孔,提高中部壁厚供铝量。该模具在设计完成后投入使用,料头显示各项指标较为均衡,在对其进行热处理后,平面度、直线度均与实际需求相符合[4]。
3结论
综上所述,在铝挤压生产过程中,蝶形模具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可在方管类型材、多型腔硬质铝合金型材、非对称多型腔型材等多种型材设计与生产中应用,可使出料挤压力显著降低,使挤压速度与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与技术人员还应对此加强重视,使该项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可.蝶形模具在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7(9).
[2]华天润,姚垚,李浩然,等.数值仿真法在铝型材挤压成形模具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6,44(12):88-95.
[3]魏红芹,娄臻亮,彭颖红.KBE技术在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3(5):103-104.
[4]丁司懿,周照耀,潘健怡,等.ALE有限元法在铝型材挤压模具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2,41(19):215-218.
作者:郑健全 单位: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