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点,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为例,以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能力本位,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以就业为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目前,国家在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应用实践技能进一步得到重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所学课程一般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笔者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塑料模具设计为例,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特点,以及对该课程的现状分析,进行教学探索和研究。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为人才培养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模式和机制,如项目制、双元制、顶岗制、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形式,尤其是现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注重“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特点是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岗位培训紧密结合,直接贯穿于学习与工作之中。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现代学徒制度,在我国高校内的实施和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也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甚至于学校与企业的有些合作流于形式。目前,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从数量上看,近些年来高校学生多,对应匹配的企业少,而且企业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数量,企业有负担;从时间上看,学生留在企业时间长,学校对学生培养质量难于控制,而且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间变短,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难度,系统学习受到一定影响;从质量上看,企业里指派的指导师傅需要一定的要求,而且企业师傅一般侧重于实践应用,操作性较强的岗位对专业技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和传递,但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会对扎实的基础知识产生一定的疏忽。这些都将对学生就业以后的后期发展和个人提升产生影响。虽然目前各个地方和高校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渠道,但是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该教学模式真正完全在高校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现代学徒制这种有益的教学模式,结合该模式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专业以及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合作企业以及地方的有利资源和条件,进行有效的探索和研究,促进学生能力培养,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随着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现状也在不断地改进。
(一)教学内容安排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遵循:绪论(塑料成型的重要性及课程的学习目标等)、塑料成型基础(聚合物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塑料的认知)、注射成型工艺与塑料成型制件的工艺性(塑料成型原理及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注射模具结构及注射机(注塑模具结构和成型设备)、注射模具设计、压缩模具设计、压注模具设计、挤出模具设计等固定的课本内容安排,从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也在不断改进,很多教材也在不断改变,比如从章节改变为项目,相对调整和集中,但具体内容上大多仍遵循以往的体系。
(二)教学实施及考核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会结合现代的教学条件,多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和方法,理论教学和图片、动画等相结合,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按教学计划安排,结束教学内容后采用试卷考试,或者有一个两周时间的模具设计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被动接受,不利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应用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教学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同时,考试成绩也不能够很好的全面体现学生真正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另外,虽然有的会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简单的模具模型等教具,但与实际真实的生产有一定的差别。以上种种现状,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在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课程实施策略
在该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以及合作企业注塑车间和模具车间的资源和条件,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教师业务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首先得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学任务开展之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在企业师傅的指导和带领下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完成一系列过程并打出合格产品;利用假期参加模具钳工、模具设计师的培训学习,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并且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模具研发部门的设计任务。教师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剔除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形成相对独立、系统且具有模块化的体系结构,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注重技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功能和应用条件。教学内容采取先入为主的策略,直接认识和了解塑料成型,尤其是注射成型模具。具体为五个的部分:一是塑料成型与注射模,了解各种常用塑料成型尤其是注射成型、注射成型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分类、注射模典型结构等;二是注射模工作原理与注射机,学习注射成型工作原理、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确定、塑料注射成型机结构简介、模具与注射机的配合要求等;三是塑料成型基础,了解和掌握塑料基础知识、注塑常用塑料原材料、塑料制件结构工艺性等;四是注射成型模具设计,注射成型模具成型方案确定、型腔确定、成型零部件设计、辅助零部件、脱模顶出机构、浇注系统、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温度调节系统等;五是其他塑料成型技术,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气动成型等塑料成型技术相关知识。
(三)教学实施过程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方式,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图片、动画、视频与文字相结合,教室教课与车间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设计相结合。在第一部分塑料成型与注射模中,了解各种塑料成型后以注射成型为,教室以动画、图片、文字的方式介绍模具结构后,直接到车间进行注射模具的拆装环节,分别选取单分型面、双分型面、侧抽芯、侧向分型等各种典型结构的类型模具进行拆装和讲解,并且要求学生在拆装模具的同时到注射车间观察模具工作情况,最后每个同学完成关于模具结构认知的相应文字报告。这样,学生学习掌握模具结构,图片和实物结合,不同车间模具动静结合,模具拆装个体零件与模具整体结合,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直观有效。在第二部分注射模工作原理和注射机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带领学生到注塑车间,观察车间的注射成型设备并注意相关型号理解其含义;分组观看车间师傅试模过程,观察工艺参数的选取和调整,并分析讨论参数调整的结果,最后形成书面的文字报告。这样,枯燥的成型原理、模具与设备的配合注意要求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且记忆深刻。在第三部分塑料成型基础内容相对比较理论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带领学生到车间观察原材料,不同树脂的区别,以及备料等;拿取并观察成型塑料制件,并且请车间师傅以讲座和交流的方式,以实物为例讲解不同塑件的工艺结构,以及制件出现的成型缺陷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此对照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第四部分模具设计中,教室和模具车间、注塑车间有机结合,结合模具拆装,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领取设计任务,进行讨论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讨论、教师指导、车间观察、师傅请教等方式及时解决。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单分型面、双分型面、侧向分型与抽芯等不同类型的注射模具设计练作业。此设计应用练习环节通过简单注射模设计练习到较复杂注射模设计练习,循序渐进,掌握塑料成型工艺设计的内容,塑料模具的设计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设计练习完成后,每人完成并上交书面设计说明内容及图纸一套,并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成果讲解和展示。学生在此环节中,所学模具知识进一步得到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团队协作能力、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第五部分其他塑料模具成型技术中,学生熟练掌握了注射成型的技术,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了解其他各种塑料成型技术,并对一些较前沿的技术进行介绍,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采用非试卷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分别从平时成绩、设计训练、学结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以客观、公正的原则综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态度等;设计训练包括:学生完成设计训练的情况,上交材料、分组答辩汇总、成果展示等;学结包括:学生针对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回顾、交流汇总等。
参考文献:
[1]潘建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46-49.
[2]杨太德,王晓莉,江飞舟,等.基于产学深度融合的《成型机械》课程构建[J].模具工业,2016(5):75-77.
[3]罗士喜,孙文琦,苏光.高等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7(5):93-97.
[4]濮德锁,林红明.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课程对接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2):50-54.
[5]顾东岳,吴明圣.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4-18.
[6]潘玉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8):53-57.
作者:王晓莉 穆瑞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