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CAD复合案例美术设计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戏剧影视CAD复合案例美术设计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戏剧影视CAD复合案例美术设计论文

一、专业沿革、特点及CAD课程教学现状

从专业内部来看,尽管专业名称统一,但各院校教学特色和方向不尽相同,各院校的专业教学依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配备、院校背景,侧重于不同的演剧艺术领域。如,北京电影学院侧重电影美术设计的教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偏向话剧美术设计的教学;中国戏曲学院强调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教学;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当代舞台科技发展对舞台美术专业的影响和渗透。尽管源于不同传统,各院校的专业教学表现出不同特色,但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广义的演剧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其核心的教学单元和课程设置基本相近或相同。从专业外部来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在技术层面的核心是构思与表达——设计。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上与通常的设计类专业,如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视觉设计有诸多共通之处:在基础美术课程训练阶段,强化素描、色彩;在基础设计课程训练阶段,受近代西方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影响,强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设计构成板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都使用3dsMax、Autocad、Photoshop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一般设计教育的普遍性不能掩盖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本质由位于上位的演剧艺术学科性质所决定。如果将当代艺术的种种形态概括为偏向商业性和偏向艺术性的两极,那么演剧艺术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特质。因此,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在设计创作的构思、表现和执行环节所展现的个性非常明显,即设计过程通常要求设计师独立完成。换句话说,一般设计类专业在当代表现出集体合作、分工完成的趋势;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则内在地对设计者提出了集中、独立、统一的要求。目前,国内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跨领域、复合型戏剧影视视觉艺术设计人才。学生大学四年主要学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史、电影史、舞台美术史、中外美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绘画、设计技巧训练;掌握戏剧影视场景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据此,对应的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含专业理论课程群、基础美术设计课程群、专业设计核心课程群三大板块。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有一门似乎隐形的课程串接着创作构思、表现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手绘加实体模型加计算机辅助表现阶段;中期的实体模型加计算机表现、实现阶段;如今的完全的计算机构思、表现、实现阶段。我们暂且不论手绘表达和计算机表达在设计美学上的意义和价值的争论,不可否认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保证创作与实现之间贯通的核心枢纽。但从教育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却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学习与就业情况,“究其根源是专业教学计划内容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状态不变”。

二、南航大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按图索骥”到“实战演习”

基于上述的基本考察和分析,我们进一步延伸到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两种教学模式,笔者把它们归纳为“按图索骥”式的教材化教学模式和单元型个案化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通常依据一本教材,逐条讲述软件命令。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也简单,但是教学效果极不理想,实践与理论完全脱节。第二种模式部分解决了第一种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它将计算机软件命令组合成团块,教师围绕一些单元案例进行教学。然而,这些团块结构的单元个案彼此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无法全面整合计算机操作能力运用到实践中,此模式也许适合上文所述的要求分工合作、集体完成的一般性设计类专业,但是不适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因此,笔者根据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属性和特点在这里提出第三种教学模式:即“实战演习”式的复合案例化教学——设定专业创作情境,假定创作任务,完全依照实际创作及执行节奏,限时、限人,完成方案从构思到实现的全过程。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充分结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实际工作特点,训练学生“多软件整合”“个人独自”“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创作任务,着重强调设计和创作的首尾一致,保证艺术的统一性,避免了教材化教学模式和单元型个案化教学模式内在的实践与技巧的断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基本可以运用计算机独立完成设计创作任务。以下是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计划概要,与同行共享。教学安排依照创作实际流程进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一般创作流程是:第一,接到演剧创作任务。第二,制订工作时间及小结表,汇总有关信息,如人员、合作班底、甲方情况等,制订通讯录。第三,分析剧本,收集整理资料,消化剧本,细化确认统计、影像、大小道具、音效等细节。以上阶段涉及Excel等文字处理软件的专业运用。第四,勘测场地、外环境,了解技术细节,绘制基本平面图。此阶段涉及CAD软件、文字软件和平面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第五,构思初步方案,推敲方案的同时整理文字设计构思阐述。此阶段涉及Sketchup、Photoshop等多软件的综合运用。第六,深化方案。此阶段涉及CAD软件运用和Sketchup软件的综合运用。第七,效果图、制作图计算机表达。此阶段涉及3dsMax、AutoCAD软件的综合运用。第八,制订预算。此阶段涉及Excel、Word、Acrobat软件的综合运用。第九,方案汇报与图册制作展示。此阶段涉及Powerpoint、Acrobat、Illustrator、Corel、Photoshop软件的综合运用。对应的课程学时安排也参照这样的实际流程和时间进行,同时以一套教师实际创作工作中完成的完整方案图纸为参照。第一教学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是设定课程整体完成目标;勘测场地(在笔者实际教学中是勘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剧场);深化学习和使用CAD软件完成场地平面图绘制;使用Excel及Photoshop软件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和修改,编制模拟工作计划。该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第二教学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是深入学习使用Sketchup软件,完成方案基本草图构思,推敲设计空间与体量。该单元教学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方案集中构思阶段。第三教学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是强化学习使用三维软件,完成方案效果图表现。该单元教学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方案表现阶段。第四教学单元,8课时。进一步强化Autocad软件的学习与运用,完成方案分场平面图。该单元教学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方案细化阶段。第五教学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是整合、贯通、综合学习及运用AutoCAD、Photoshop、3dsMax、Excel等软件,完成方案制作图及预算表。该单元教学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方案执行阶段。第六教学单元,8课时。教学内容是综合运用Illustrator、Corel、Powerpoint、AutoCAD、Photoshop、3dsMax、Excel等各类软件,完成方案汇报总结ppt、设计方案图册平面版式设计、教师进行课程总结。该教学单元内容一天内限时完成,模拟实际工作中方案汇报总结阶段。从笔者近两年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心理上克服了根源于技巧不能有效对应实际创作任务而产生的对计算机软件的恐惧感和距离感;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充沛的创作欲望以及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创作构思的强大信心。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对多软件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能够完全驾驭的潜力,“从课堂教学中获取了较大的教与学的空间。”另外,在计算机实际参与创作工作的现实中,往往是30%的少数重要核心命令就可以完成90%的实际工作要求。单元型个案化教学和“按图索骥”式的教材化教学这两种模式由于全部或部分与工作实际脱节,由此在教学中会表现出重点不突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往往不分权重,平均用力,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非核心命令上,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展现出“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的弊端。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由于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教与学都表现出软件命令学习集中化的趋势。这种集中化趋势剔除所有不重要的或在现实工作中很少使用的软件命令。学生强化学命令,而对于那些偶尔碰到的非核心命令的学习,教师则指明方向和学习方法,同时学生由于计算机软件学习内在信心的建立而自然获得了一种自我“主动更新、主动升级”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激发是课程设计之初没有预计到的“意外收获”。基于该课程已取得的良好效果,笔者将着手该课程下一阶段的改革与实践升级:继续增加教学强度;有意识强化学生“自我更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充分集中,浓缩成一周左右的实践周教学课程,在时空上完全对应实际创作工作,进一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三、总结与思考

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经过初步检验,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具体操作和实行上有两个基本的前提和难点:一是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属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系列”的高级阶段,要保证该教学模式发挥最大效力,需要学生对主要软件的基本使用拥有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本科专业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划分在两个学年进行教学,课程名称分别对应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前者强调学生对设计软件基本命令的掌握,后者注重学生的方案实际感受与完成能力,要求学生依照未来实际工作可能面临的情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创作周期和实际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软件进行“实战演习”。笔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二课程中进行如上所述的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另一方面,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能熟练驾驭多种软件,才可以顺利接过多软件综合运用“实战演习”的指挥棒。显然,任课教师需要大量实际创作经验来保证教学质量,这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在复合案例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展现出一种自我“主动更新、主动升级”的学习愿望。那么,对于这种愿望,教师该如何引导呢?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方法,为便于记忆,将其称为“赫特法”(HIRT法)。“赫特法”源自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Help(帮助)、Internet(网络)、Reference(参考书)、Teacher(教师)。这四个单词归纳了学生在学习上实现“自我更新”的四种途径:一是通过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获得答案,设计软件自带的教程和说明实际上是最权威的参考书,学生往往不自知或因为畏惧英文而却步;二是通过互联网求助,这是快捷且最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三是通过市面上的优秀软件学习教程参考书,这是朴素而常规的补充学习方法;四是通过直接询问任课教师获取答案,这是笔者最反对的一种方式。此种学习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危害深远,而且隐形、慢性、伤害巨大,一言以蔽之:解决了问题,但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假思索地直接向任课教师获取答案,表面上似乎是解决了问题,却逐渐丧失了在未来没有教师在场时遇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非问不可,也必须在经历了前三个途径之后。信息时代,日新月异,设计软件更新频繁,很多学生经常连尝试高版本软件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此种情形就是直接询问学习法种下的恶果。软件尚可自动升级,人岂能不自我更新?笔者提出的“赫特法”的英文字母组合的排序实际上即隐含了自身对教学中“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关系的体认。“艺术与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手段。”在当代的设计艺术中,计算机技术是两者有效结合的最明确表征。但我们用计算机做什么?我们为什么用计算机?我们如何用计算机?计算机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些疑问和困惑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推敲。笔者一直坚信并强调:设计第一、计算机第二,二者不能倒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有在设计者主体主动的情形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辅助性功能。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强调“学习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诚如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现代科学与工业的各种发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但我们须始终牢记,这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的主体终究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作者:魏钟徽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