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影美术设计论文(共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环境元素
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电影的人物及场景完美融合,对于电影塑造人物性格、传递人物感情十分有利。电影的镜头和场景必须借助光来完成,一部电影中无论是空间与环境的描述、气氛的渲染,还是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方面都离不开光的运用。而从电影美术设计层面而言,声音在交代故事情节以及体现人物交流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借助声音的作用还能更好塑造空间,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声音元素的合理运用能够拓宽观众的思维,使得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更加通畅,甚至能够发挥震撼人心的作用。在一部电影中,时间不同所运用的场景也各不相同,日出日落反映的是早晚时间不同,人物穿衣厚度以及树叶颜色不同也体现出季节的不同等。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进步,许多电影大量运用远、近景镜头,以此向观众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这种远景镜头的运用大大提升空间场景表现力,是电影美术设计史的重大突破。
(二)人物元素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人物元素指的是主要人物及其有关动作、思想、感情等因素。人物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早期电影创作时,美术设计的理念主要是通过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表现电影主题。比如早期卓别林的电影中,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电影时间短,场景布置也十分简陋。仅仅通过人物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表演。很多时候电影中的人物感情需要一些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服装以及化妆不仅能够体现出电影的时间、空间、民族以及故事情节,此外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与特定的人生阶段等信息。由于人物形象塑造在电影成败中的关键作用,所以人物元素无疑成为电影美术设计中基本组成部分。
(三)思想元素
思想元素是电影美术设计中的一种抽象的元素,具有无形、内在的特点。具体来说,思想元素包括了人物与环境表达来了解思想境界或意境等。比如某些电影主旨在于宣传佛教思想,那么慈悲为怀的思想主导了故事的发展或成为电影人物的结局。通常电影中人物在经历了起起伏伏以及种种磨难之后,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极大提升。事实上,思想元素是隐藏在电影内部的元素,这种元素也是电影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电影美术设计元素对电影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场景设计
电影场景设计构成了一部电影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一部叙事完整的电影都是通过附带有主体活动形象的特定场景以精心组织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从定义分析,所谓电影场景是指电影演员在进行表演时身处的活动环境。由于不同的电影导演的意图和编剧在创作理念上的差异,演员表演时的场景设计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由于电影场景具有交代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等重要功能,因此在一部高水准的电影中场景设计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第一,电影的场景设计应充分结合电影所需要反映的时代,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限制。尤其那些古代剧以及未来剧等非时代剧中对于电影场景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求演员服装以及造型与时代相吻合之外,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必须与时代相吻合。
比如汉朝的长裙、长袍与清朝的旗装不能混淆。这种要求大大增加了电影拍摄的难度。如果没有固定的影视基地的话,就必须实地取景,而不能有现代化的东西出现,避免镜头穿帮。第二,电影场景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因为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风景特色各不相同,并且不同的风景所形成的文化、风俗等也大相径庭,比如电影《新龙门客栈》表现的就是在西北大漠,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热情豪放的特点,而电影《剑雨》讲述的是江南小镇的故事,反映南方民族的含蓄内敛的特点。第三,电影场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故事情节的需要。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角色所处的命运不同都需要有不同的场景来体现。在电影场景设计过程中,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周到,只要有一个因素考虑不周的话,影片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人物造型设计
电影主要是通过人物将电影故事以及感情表达出来,因此人物造型设计是电影美术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电影人物造型的设计通常可以分成个体和群体两种。首先,电影人物的化妆以及服装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其性格特征。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身份特征都是电影人物的化妆、服装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电影人物造型过程中,服装能充分体现剧中人物的特点。比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中,苏丽珍这个人物造型都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她所穿着的旗袍裹得严严实实,连脖子都被包裹起来,就连转头和低头都变得很困难,这样的服装设计体现了这个人物高傲的内心。而周慕云却始终穿着一丝不苟的西装并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这些不同的造型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其次,电影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动作举止和面部表情都深深印有时代的烙印,同时带有空间地域上的特征,比如民族风格和文化特征。在人们的印象中,汉朝时期的人物儒雅,唐朝时期的人物豪放热情,宋朝与清朝的人物则比较迂腐。此外,电影《红河谷》中的藏族人民,电影《红高粱》中的山东大汉,电影《黄土高原》中的山西农民,等等;对于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外形、行为以及性格等的设计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电影的主题。第三,电影人物造型设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比如电影《剑雨》中的细雨,作为一个杀手时,其外形设计成一身黑衣以及冷酷的表情,充分体现其作为一个杀手的冷酷无情;而她变成张阿生的老婆之后,过上一种简单、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她的服装就变成了明快鲜艳的类型,脸上也不时洋溢出幸福的表情。
(三)光影与色彩设计
首先,主观色彩对于电影创作十分重要。从人的生理角度而言,眼睛的视网膜能够吸收可见光,并在一瞬间将视神经的视觉信息传递到人的大脑,从而产生物体的光色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室外的客观条件无法满足画面的要求,就需要发挥主观色彩意识的作用,创作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色彩知识加上平时生活过程中的积累,对画面进行有效重组,将画面处理得更加完美。同时还需要对色调、光源的明暗加以处理,更好地凸显画面的主题,画面整体更加生动活泼,并且使得画面的视觉中心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能够产生一种美感享受。对于电影这个比较独特的艺术而言,从写生到创作,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时刻都影响着电影的创作。总而言之,充分结合光照环境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并对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现象及景物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掌握光源以及色彩的变幻规律,将创作者的主观色彩意识更好地融入电影创作中去,从而产生更加完美的画面效果。
其次,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如何运用色彩也是一门学问。任何一幅美术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基调,任何一个音乐作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主题的主旋律和节奏,这些都是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的充分体现。同样的道理,任何一部电影作品同样有自己的主色调以及色彩基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那些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运用都非常到位,因为色彩基调是一部电影形成风格与类型、时代感的前提与基础。把握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必须使得整部电影的色彩基调能够协调统一。同时还需要产生对比,在对比中奠定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此外,必须注重一部电影色彩中的整体运动,并在整体运动中形成统一与对比兼备的整体色彩关系。
要做到这些要求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合理运用色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准确把握色彩整体与局部相互之间的关系,注重电影色彩运用效果,比如可以尝试从空间环境色彩的角度调整色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局部色彩为电影整体色彩服务。其二,努力创造出电影的人物造型与空间环境色彩之间的辨证、统一、对比、矛盾的微妙关系。其三,电影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需要运用色彩呈现出来。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在电影创作中合理运用色彩,从而创作出更多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影作品来。
三、结语
众所周知,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电影的画面效果,而体现电影的画面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视觉以及色彩效果。观众之所以被电影的故事情节所深深打动,并非电影中的人物说了什么,主要是画面、声音以及视觉效力是否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伴随电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影美术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了。尤其是在当前艺术多元化的时代,电影艺术也不可能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视觉表达形式,而是要发展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多时空交叉的全新的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美术设计也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一部电影作品要想获得观众的青睐,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电影的视觉感召力,而要想提高电影的视觉感召力就必须强化电影的表现内涵以及电影美术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不仅需要精心策划与完美制作,同时更需要融入更多高质量的美术设计元素。
作者:赵乾雁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第二篇
一、现代电影中人物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
首先,应注重现代电影中人物的化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的电影人物浓妆较多,显得较为俗气,现代电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逐渐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稍加修饰,画上较为淡雅的简妆,使得人物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艺术的高雅。但是我们对剧中人物化妆的也要与电影演员所饰的角色相匹配,比如说年龄、性格以及身份地位等等,这些都必须与剧情的要求和时代的特征相吻合。
例如电影《黄金大劫案》,剧中的配角范伟所饰演的神父,衣着朴素,甚至就没有化妆,没有刮胡子,脚穿超大号破皮鞋,这样的装扮更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男主角小东北头戴一学生帽子,上衣着蓝紫色破西装,内有与之不搭调的海军秋衣,裤子宽大且不修边幅,走路说话无不显示出他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小混混”。小东北的父亲一露面观众就看出他是清末的产物,因为穿着还留着义勇军的兵服,头上还有小辫,一副饱经沧桑的妆饰。化妆师能把年轻帅气的郭涛妆饰成七八十岁的老头,而且加上郭涛出色的演技,效果非常明显;还有剧中日本人和救国会的同志们,他们的化妆和人物的服装设计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其次,在现代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发型、头饰和衣服、首饰的搭配。在这一点上,电影《叶问》和《叶问2》对剧中人物的处理手法较为高明,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处理手法不同。剧中叶问一家人物的妆饰处理较为细腻,刚开始的生活较为清闲,穿着得体,后来因社会变故他们一家人的衣着打扮被处理得十分恰当,色彩处理得十分和谐。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和各类装饰设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张麻子为首的麻匪人物、地头蛇黄四郎等人、城里穷苦的百姓和击鼓的妇女等,他们的衣着打扮各不相同,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很强,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本部电影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造型设计能体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
我们还以电影《让子弹飞》为例,剧中张麻子的服装变化与他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剧中服装更换最多的就是黄四郎,而他的心里变化是最复杂的,到底怎样才能让县长服软,到底张麻子是不是县长,怎样才能除掉张麻子等等,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都在他的装饰上有所体现。再加上黄四郎和张麻子的性格特征不同,还有师爷别具一格的处事方法,在服装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姜文、周润发和葛优都是著名的演员,他们的演技加上完美的服装设计效果和发型头饰装饰,以及一流的化妆师,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现代电影空间场景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在闲暇之余,人们外出旅游、周末看电影等成为主流趋势。就电影而言,2012年中国总票房达到240亿元,可见电影市场的潜力,这就对电影导演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质量是第一位的。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把空间场景设计得非常完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首先,要注重把握时代特征。现代电影的空间场景设计要比以往电影的拍摄更加方便快捷,在影棚里把人物的动作和对白进行一番设计之后,再进行一些特技和电脑处理即可,所以现代电影的空间场景设计是可以在室内单独完成的,也可以采取室内外结合的方式。现代的电影导演为了节约电影成本,想要达到较好的视听效果,必须加入电脑特技处理。例如《2012世界末日》里面宏大的场景和海水,都是由电脑特技来完成的。用电脑特技处理场景空间的还有《蜘蛛侠》和《变形金刚》等,而这些电影的拍摄,都遵循了一个特点,即时代特征比较明显。例如电影《唐山大地震》,剧情中的人物在1976年的穿着打扮,1976年的房子、街道,人们生活的方式,语言交流方式等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在特定的时代里,场景设计需要把握特定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征,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在进行空间场景设计时,都应该考虑到这一层。
其次,要注重把握地域特征。地域性是反映电影真实性的条件之一。地域性涵盖了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例如电影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故事,那么就必须把握少数民族的习俗、建筑风格、语言特征等;还有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若反映北方题材的电影,决不能将北方人们的朴实憨厚感忽略掉,北方民居的性格特点和北方人饮食的特点都是应该注意的细节。在电影《赵氏孤儿》中,设计师柳青就恰到好处地利用山西太行山的秀美风景做背景设计,房屋建筑特点和民风民俗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层次感很强,艺术效果真实生动。
三、现代电影色彩搭配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
电影的画面效果绝大部分是由色彩的合理搭配来完成的,电影美术师根据剧本的要求、演员的性格特征和当地的人文风情来确定服装色彩的设计、场景色彩的设计以及电脑特技渲染的设计。所以当一部好的电影剧本被采用后,美术设计师会根据每一个细节来考虑画面的色彩搭配,最终达到电影画面与故事情节的统一。
首先,现代电影的色彩搭配设计要为渲染场景气氛和表达电影主题服务。比如电影《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该电影的色彩搭配,电影反映了山西关中平原当时的现状,导演为了真实地反映时代特征,在当时没有播种机的情况下,就撒种种小麦,效果很好,而且金秋时节的效果和当地人物的穿着打扮使电影的画面达到了冷暖对比的完美效果。画面不时地出现麦田的场景,还有陕北的黄土,金黄的暖色调和蔚蓝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影片在色彩的冷暖对比上十分强烈,并且画面整体色调的变化紧随着人物内心的变化而变化,给观众带来和谐统一的美感享受。
其次,现代电影的色彩搭配设计还具有象征隐喻功能和塑造形象功能。如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剧情中的人物穿着各式花红的衣服,加上陕北地貌中大面积桔黄色的沟壑,与冷兵器时代的冷色调战服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寓意出刚毅的气质和无限的生命力。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冰冷寂寞的皇宫被装饰得五彩斑斓,电影《红高粱》中也是大黄大红的基调画面,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情感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也正是这一微妙的色调对比,隐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主流思想的进步性与时代不能相容,悲剧必然产生,这就是色彩搭配设计在电影美术中的隐喻体现。
四、总结
总之,现代电影美术的设计理念包括了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物造型设计、空间场景设计和色彩搭配设计,现在“三D”“四D”电影的不断发展,促使电影美术的设计也进入了新的时代,更具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的电影不断涌现,这既是电影导演们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也是电影美术设计的新课题。现代电影美术的合理设计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同时也促使了现代电影美术的全新发展。
作者:赵江海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三篇
一、电影中美术运用的综合性分析
电影是一个集视觉、听觉和感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而电影中美术艺术的运用是为了突出电影造型的兼容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在审美水平逐渐提高的当今社会,无论是大型的商业动作片还是本土的小成本电影,都要有所创新,都要加入越来越多的新艺术元素,要注重银幕上造型形象所传达的效果。在进行拍摄的时候除了要综合考虑拍摄工具尤其是镜头的运用,更要综合考虑表演的手段、时间的长短、造型的运用以及重要的美工手段和后期制作,要将道具、化妆、声音、色彩、字幕以及光影等表现手段综合融汇在所传达出的画面和伴音中,使电影形象在一个时空中流动起来,生动起来。此外电影中美术艺术运用也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这就要求电影美术师在电影设计和场景布置上要有一定的立体概念和发散思维,要使所创造出的立体空间不仅形象生动,还要能够更好地符合电影剧情的需求,这就需要综合运用镜头的变化和拍摄的角度异同来把剧本中的环境和人物的形象、服装、道具等纸上的文字转化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另外,使用高科技手段能够使所创作出的人物形象艺术化,场景实际化,更能够增强影片最后的美术艺术效果。
二、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关联性探究
1.艺术表达方式的关联
美术艺术和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是不能仅仅从字面含义上去理解的,要综合运用辩证法以及对立与统一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电影与美术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来舍弊取利,达到美术艺术和电影艺术的有效结合,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美术的创作主要是依靠不同的画笔、画纸等工具,综合运用美术的基本元素即线条、色彩和结构等来表现,它的表达方式是在平面上的且是静止不动的,而电影艺术则是一种具备了时空性和流动性的艺术表达形式。美术艺术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表现就是在造型、色彩和光影等的使用上,美术使电影更加具有色彩性和艺术化,而电影则是动态性地把多个静止的美术画面转换成动态的、连续的影片。
2.二者特质的内在联系
美术和电影在时间和空间观念上具有共同的特质,美术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段为电影的创作和拍摄做了最基本的铺垫,是电影进行创造性拍摄的艺术源泉,也是电影的载体。在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当代,美术艺术和电影艺术是同源异流的两种具有紧密关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动静结合的统一体,能使人们从简单的纸上文字转化为在实际时间和不同时空里的审美快感。电影与美术艺术都具备观赏性,美术艺术是在二维空间里表现时空观念所变换的艺术场面,而电影能将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表达得更加形象生动。美术借助电影艺术和电影特有的电、光、声形式而使其艺术魅力得到空前升华;电影因美术的线条、造型、色彩、渲染等各种艺术元素而更加年轻、富有生命。总体来说,电影艺术和美术艺术一样,都是把人们对现实的美好向往和对时代的审视、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憧憬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美术对电影的作用
1.美术是电影的基础
电影是用整体连续的画面、光影与色彩表达来构建其独具特色和丰富新颖的艺术表现与视觉效果的,它将动态的照相技术与幻灯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想象通过音效与画面展示在荧幕之上。电影将美术绘画这一静态的人物及事物的画面转变成为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它是美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派生出来的产物,其构架的基本元素是美术,是集合了视觉、听觉等各感官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电影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美术的关注、重视以及发展之上的。一部电影,首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它的画面,这就少不了美术的影响,除了优秀的故事情节以外,整体的美术视觉感观在电影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许多优秀作品都具有让观众心里为之震撼的唯美的画面,许多影片中画面与气氛的表现全都是以美术的艺术元素为基础形态的。美术在电影制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电影生产的关键环节,是电影艺术的最基本元素。
2.美术是电影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的保证
电影首先展示给观众的就是人物、景物等形象,形象是电影艺术中最基本的因素。每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总会有一些不可磨灭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并根植于观众的脑海中。但如果没有进行美术艺术的处理,无论演员将这些形象演得多好,观众的印象也不会很深刻。另外,通过美术艺术的造型,即便同一个演员在不同的作品中分饰不同的角色,也会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典型的艺术形象都是通过美术手段来塑造的,都是美术创作的结果。
3.美术在电影光线、色彩运用以及意境表达上的艺术体现
在电影中巧妙地运用美术的光线、色彩,可以感染人们的心灵,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在美术和电影艺术表现中,主体色彩的使用与变换,光线的配合使用,光线与色彩相结合的和谐统一,其所创造出的特殊的艺术场面与意境,直接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人们的灵魂。因此光线、色彩在电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若要使其艺术得到升华,必须使美术色彩达到与电影的相互交集和融合。
4.美术为电影造型留住了美感
艺术离不开美,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通过美术来获得美的。动画电影中的卡通人物形象都是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通过电影美工进行创作,以达到动画的效果,这一点在动画电影中就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影片,都是运用写实的美术手段制作出来的,是美术的作用使得这一系列的电影获得了好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艺术中,场景的布置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气场等,人物、道具、环境既要相互协调,又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给整体的电影艺术增光添彩。
5.美术为电影提供了光影、创造了色彩
美术师在电影的初始阶段为了把握主题,要通过阅读剧本来确定基调,进而确定造型,最后才能进行场景的拍摄。想要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更要使用美术手段进行处理。在每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其美术属性的表现都被看作是影片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美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美术不仅为电影中的环境、光影、色彩提供了依据,也为电影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提供了保证。可以说,如果失去了美术,电影就没有了生命。
四、总结
在美术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动态特征和视觉效果是人们努力想要达到的最高目标,电影美术的历史即是美术绘画历史的延伸。美术是电影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是与电影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它孕育并衍生了电影。美术的艺术元素、表现手法与创作理念都成为电影艺术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粮。为突出影片的主题思想,烘托电影的艺术氛围,进而达到人们审美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场面场景、人物性格以及典型的环境等都需要通过美术艺术体现出来。只有电影的制作与美术的运用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想要将艺术推向新的高度,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与美术价值,美术在证明电影艺术性的同时更加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作者:周鸣勇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第四篇
一、电影场景设计中美术的运用
在影片的拍摄当中多处使用了虚实相互融合的手法。也就是一部分的场景是前往史实发生地进行实地拍摄。例如长沙的橘子洲头以及上海的车墩,还有一部分虚拟的场景就是在摄影棚中完成的。然后使用电脑完成后期合成工作。影片拍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地外景也需要借助于摄影棚来达到所预想的视觉效果。例如影片中火车站的场景就是在易县取得,可是还需要有火车以及货运码头这些场景来进行搭配。但这些场景早已经不复存在。出于尽可能保留历史的原汁原味需要,美术组特意搭建了码头以及货运船。最后也是通过电脑合成技术让观众可以感受到整个场景的氛围。同时,为了拍摄黄兴追击凶手的情节。美术组对现有的火车车厢进行大量改动,最后改动出了三个三节车厢以及两个站台,这样为拍摄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现实社会中,片中所描述的历史场景今天已经很难找寻到,很多场景早已经面目全非。可是为了能够呈现出恢弘场面就需要美术工作者穷尽所能。事实上片中的大多数场景是在摄影棚中来完成。例如火车站还有周边的建筑物以及车厢内的场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连北京大学校园也是借助于搭建摄影棚来完成拍摄。虽然北京大学校园以及红楼这些场景还存在,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真实的场景来拍摄的话势必让观众无法适应,细心的观众很容易就发现其中的漏洞。在全面考虑之后摄制组还是搭建摄影棚来完成拍摄。在拍摄过程中,搭建出了3000米的摄影棚。里面有部分校园的场景同时还搭建起了四层楼高的建筑。这个建筑物承担图书馆以及教室这些场景的拍摄工作。这样足以以假乱真的场景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真实感,特别是可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因为拍摄经费的有限以及实际条件所存在的诸多限制,在拍摄中所搭建的场景不但做到还原历史面貌的要求而且许多场景在搭建之初就考虑到了今后的多次使用。
例如,北大校园以及红楼这些历史实物依旧存在,而且影片中的许多情节涉及了关键的历史事件以及所产生的特有环境。如果片面采用历史实物反而显得不真实,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场景变得现代意味浓厚。这样就需要美术组根据史料加以修饰,让建筑风格能够同原有的历史特色相一致。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历史所特有的气氛,这样也有利于构建出当时革命风起云涌的宏伟气势。对于一大的会址以及南湖场景的取舍上有许多困难。出于保护历史遗迹的需要,最后这两个场景还是在摄影棚内来完成。因为20年代弄堂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对于一大会址弄堂结构众说纷纭,让大家不知道该如何取舍。美术造型设计按照影片中的情节来判断出会议的真实地点应该是在一楼。所以对场景的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二、电影道具设计中美术的运用
在影片中有不少的场景中道具都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所以一定要进行改造才可以让这些道具与拍摄的场景巧妙融合,符合当时的历史。对于这些道具的大小以及外部形状和颜色都有严苛的标准。在道具的设置上要能够同场景以及服装相互配合好,特别是需要注意到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一些特定的道具需要通过专业的道具师来完成。可是因为北方的道具师同南方的道具师在设计风格等诸多方面难以融合,对于道具的理解上彼此也存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上海的道具师所做出的道具都带有体积小、精致的特点,对于细节的把握上特别好。而北方的设计师在细节的处理上就显得较为粗糙。所以导演决定请上海道具师来对道具进行专业的设计与制作。在开始拍摄以前,美术组就需要前往各个场地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取景。在这之后方能进行场景以及道具的画图与设计工作,这些工作就需要花费90多天。同时,在拍摄期间对于场景以及道具还需要连续地进行设计工作,需要满足拍摄的实际需要。有的时候早期的道具必须要在开始拍摄之前就完成,所以道具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在开始拍摄之前完成,防止因为道具不能满足拍摄的需要而耽误拍摄进展。美术组需要在经费以及时间上同投资人以及导演进行沟通,这样才能避免因为道具的问题造成拍摄延期。
三、电影人物造型设计中美术的运用
片中的历史人物需要通过服装来进行烘托。选择的服装款式以及颜色都要能够同拍摄的场景相互统一,这样才能够让其相互融合。《建党伟业》作为一部历史片,在服装的设计上就需要按照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进行一定的设计与改造。例如,许多女演员的服装上需要有一定的新颖之处,而且需要处理到最合适的程度。不然就会显得与历史不合。虽然片中军阀的服装颜色全部采用了灰色。但是为了让军阀的服装同场景相符且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者特意模拟情境来保证视觉效果,细致考虑服装的颜色以及色调,人物的服装均是以朴素为主,这样就突出了历史的严肃性。
《建党伟业》影片的服装设计师王秋萍同剧组合作次数较多。对于导演的各种要求能够良好把握。由于《建党伟业》涉及众多重要历史人物,本文以的塑造为例。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下巴上有痦子,但是美术组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各种历史图片发现年轻时候的其痦子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最后在做造型的时候考虑到观众的形象记忆而保留痦子。在演员的选择上,导演是通过历史真实照片作为基础来进行挑选,最终确定由刘烨扮演一角。经过化妆师的精心处理,由刘烨扮演的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数字技术在电影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电影制作中大量采用了数字技术,为美术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影片《建党伟业》时间跨度大,场景众多,有些场景是实景抓拍,还有一部分场景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后期加工后再加入影片中去的。比如,热闹的黄浦江码头除了少部分船头和栏杆是在摄影棚搭建起来的,其他中景、远景均采用了数字技术由特效软件制作而成。《建党伟业》在内景与外景制作中多处采用了电脑特效。比如,拍摄嘉兴南湖会议片段时,游船内外的场景都在实景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电脑特技处理。为了给人以优美的意境对画面进行水墨画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影片的美术设计水平。再如,影片中描述“五四”运动学生在天安门集结的场景是事先在横店影视城拍摄部分电影素材后再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后期电脑合成的。尽管,《建党伟业》中表现的许多历史事件是由电脑数字技术制作完成的,然而并没有影响到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题材影片《建党伟业》美术设计对于影片的巨大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但可以肯定地说,高水准的美术设计是一部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电影美术结合电影艺术与美术艺术的双重特征,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影人物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服装设计和道具设计中,只有恰当地运用美学原理才能使影片在真实再现历史的同时兼具美感。《建党伟业》美术设计给我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成为相同类型影片美术设计的范本。
作者:陈小平 单位: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第五篇
一、《杜拉拉升职记》中场景设计的特点
电影是由众多的场景以逻辑的顺序连缀起来的,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中,主体形象得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场景设计是电影美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判断标准。《杜拉拉升职记》真正实现场景在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表达功能,它的特点大致如下。首先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充分与时代特征相符合。《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以反映当代女性的职场生活为主题的电影,它的场景设计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在人物的语言、思想、情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充分体现电影的当代性特点和职场女性特点。影片围绕故事情节来一步步铺展开来,电影中有几个场景给观众印象深刻,随着剧情结束,这些场景会成为此电影的一个重要符号。
场景一:充满了异域情调的泰国海边,男主人公王伟和女主人公拉拉在幽静夜色弥漫的沙滩上捉萤火虫。这个场景中我们通过王伟和拉拉的对话既可以看出现代都市生活的插曲,又能够反映都市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导演让观众从小的生活场景中去体味电影深刻的内涵,给职场电影一个清新的温暖记忆。
场景二:“王伟淡淡地瞟了一眼突然闯进电梯站到自己身边的杜拉拉,优雅地耸耸肩、挺挺胸,扬起已经很傲慢的下巴,目中无人地嚼着口香糖。电梯突然出故障,失控下滑,在一片惊叫声中,当电梯和声音同时停止的时候,王伟发现所有电梯里的人都依然站着,唯有自己抱着杜拉拉的大腿恐惧地低着头,脸红、尴尬,迅速松开抱着杜拉拉腿的双手。”
这是一幕带有搞笑性质的场景。一个都市生活最常见的地方,一群最普通的都市白领,一件小小的电梯事故。所有的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以及最标准的职场生活。其次,《杜拉拉升职记》的场景设计要能够与特定的地域相符合。《杜拉拉升职记》由于是一部以反映职场生活为主的电影。所以它的拍摄场景大部分都是高端公司。导演以豪华的办公室装修、富有诱惑力的职场环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故事发生的基本环境。当然,为了配合杜拉拉、王伟之间的感情发展,导演也适当选取了一些优美的度假胜地来促进情节发展,增加场景的戏剧性。而为了反映王伟与玫瑰婚姻的危机,导演将他们的家安排成冷冰冰的线条设计模式。在特定的地方发生特定的情节,这是《杜拉拉升职记》美术设计做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杜拉拉升职记》的场景设计充分实现了与人物命运变化的一致。杜拉拉在电影中和玫瑰有过几次见面,每一次见面都是她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杜拉拉第一次上班:她身着一件格子衬衣,一双平底鞋;而玫瑰则穿着标准的职业装还有一双有气质的高跟鞋。在公司门口两个不同类型人物的对比,具有极大的反差,但是正是这一极具反差的场景才能够充分体现我们女主人公当时卑微的命运以及预示着她即将面对的巨大挫折。后来拉拉的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在同一个地点、同样的场景下她重遇玫瑰,此时她的高跟鞋表示她已经逐渐习惯职场生活,接受了职场的一些规则,并开始为更优秀的事业前途做好努力的准备。这里的着装也暗示着拉拉命运的另一个转折点。
二、《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人物是电影空间与画面造型的主要元素,人物造型设计是影片不可忽视的。“人物造型设计可以分为个体形象造型设计和群体形象造型设计,在造型没计的基本要求上,二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共同点。”杜拉拉在电影中是有很多角色转换的。短短几年间经过努力的奋斗,她从普通的一个小员工,变成了公司的管理层。这个转变,在影片中是通过服装的这一外在形式来进行表现的。职场新人的杜拉拉着装学生味十足,或者格子衬衣,或者纯棉休闲T恤,或者宽松的羊毛衫,完全初出校门的学生形象。
色彩多以米白色为主,这体现了杜拉拉的单纯、朴素。杜拉拉在两年之后担任了销售总监秘书这个职务,与身为她的上司王伟有了隐秘的办公室恋情。此时的杜拉拉事业与爱情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姿态,这时她的服装风格多优雅、甜美且女人味十足,色彩上多表现出纯度与明度的强烈对比,与她两年前初到公司的学生打扮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这充分体现了人物造型与其身份的符合。“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不仅融入大量中英混杂的对白、富有强烈节奏感的电子音乐等时尚元素,每换一个场景演员就要换一次服装,尤其徐静蕾饰演的杜拉拉,在影片中出现的服装有近50套之多,品牌涵盖了国际顶尖的阿玛尼、古奇、迪奥、香奈儿等,让人为之眩目。”造型不管是华贵风格还是清新自然风格,都在相应的场景中能完美呈现,体现出人物的命运改变和心态改变。这样专业的人物造型设计正体现了现代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且每一种不同款式的服装都能够展现不同国家的艺术风采。《杜拉拉升职记》告诉我们在当代时尚才是真正符合人们需要的东西,人们已经能够用国际化的视野来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影片中的造型不仅简单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与故事中的情节相融合,这也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伊娃在刚出场时穿着一件粉红色简单紧身连衣裙,配着当时时代流行的学生头,她的着装是大胆而鲜明的,这也体现了她开朗洒脱的个性。但是当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拉拉与王伟的感情逐渐明了时,伊娃的蓝色抹胸短裙体现伊娃的性感大方又自信,这表示她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在,是伊娃性格的转变。另外拉拉几次服装的转变也能够看出她的性格由单纯善良到工于心计的转变。《杜拉拉升职记》这部影片不仅仅把女性内心世界通过银屏展现给大家,影片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电影中的美感更加强烈,这也是电影大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色彩设计与象征隐喻
这部电影中的色彩运用是很成功的,它能暗示出色彩场景中人物的情绪变化。首先,《杜拉拉升职记》中色彩的运用渲染了一种时尚的白领生活方式。在电影中,设计者采用了大量明丽的颜色,比如说大红、粉红、宝蓝、玫瑰红、嫩绿、柠檬黄等,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白领生活的认同,奠定了全片时尚的氛围。其次,《杜拉拉升职记》中各种色彩的运用有利于解释人物的细微情感。电影中有一幕是拉拉发现玫瑰是王伟的前女友,心里非常生气,所以去超市疯狂买衣服。当时她身穿一件大红色连衣裙,橙色、紫色与白色的装饰品和包具,全身上下色彩艳丽。
在色彩搭配上来讲红色连衣裙的热情火辣体现了拉拉极力想此时忘却王伟对自己的背叛,鼓起勇气充满热情地重新面对王伟,而紫色的手镯和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她此时的忧郁,这样的颜色搭配充分体现了拉拉此时复杂的心理状态。“经历层层磨炼,杜拉拉终于成功晋升为HR主管,为了表现她近乎无情的冷静与智慧,这一阶段她的服装多有深色,黑色,配着垫肩、腰带、夸张的配饰等元素,深色的衣服能够显示她内心的强势以及自豪感。”再次,《杜拉拉升职记》中色彩的运用还具有象征隐喻的功能,能够超越写实的框范。
女性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不同心理状态的女性往往会衣着不同的服装。在传达女性心理感受方面,服装色彩所拥有的象征意义又直接影响女性的自我形象塑造。《杜拉拉升职记》中白领一族生活颜色的多姿多彩隐喻了现代女性对这种时尚生活的向往。明丽色彩的服装象征着女性思想的解放,代表广大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突出体现了当代女性独特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黑白服装则隐喻女性对权利的向往,虽然做一个穿着明丽的女白领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大多数的女性内心都隐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这样的心让这一些女性在职场的拼搏中变得起伏不定,黑白衣服所代表的权利永远具有致命的诱惑。
四、总结
一部好的影片,不仅仅完整地向观众展现故事的内涵,更让观众欣然接受。大众在感观上的满足,使电影艺术发展得更加健康,电影制作的美术部门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特有手段去准确无误地来解释和塑造画面内所展示出的时代气氛与形象。电影美术师还应有与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合作的能力,要与导演、摄影师等进行商讨,达到创作理念上的一致,毕竟美工是为电影服务的,感观享受也不是一个电影的全部。让电影美工为整个电影服务,让视觉感观去丰富电影的人文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有更多的影视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刘汝晶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