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舞台空间中的视觉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现代舞台空间的视觉设计是以舞台上的表演内容为核心,将舞台空间作为载体,通过丰富的视觉设计手法对舞台空间进行装饰,从而展示出舞台美轮美奂的视觉形象,尤其是当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舞台空间视觉设计延伸出更具特色的表现,因此,作者对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舞台;空间;视觉设计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艺术设计行业空前繁盛,舞台空间设计在舞台表演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应用,更是赋予了舞台空间设计全新的内涵意义。例如,舞台美术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分支,从单一的设计走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代表。
一、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现状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类艺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使现代舞台空间中的视觉设计逐渐突破传统设计模式。在多样化的舞台空间中,现代舞台空间视觉设计以传统与现代、抽象与具体、形态与图片以及样式与意念为基础,塑造了更加灵活多变的舞台视觉形象。当前,我国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设计体系,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吸取其他艺术的创新成果,加快舞台空间视觉设计发展进程[1]。
二、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表现
(一)多种材料的应用
首先,玻璃材料的应用,例如,磨砂、钢化玻璃以及平板等多种类型的玻璃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与舞台灯光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以满足表演者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玻璃材料自身的特殊性,构建具有暗示性的舞台场景,以此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辅助表演者传达出情感。例如,在话剧《草船借箭》中,设计师利用有机玻璃通过灯光投射效果,将借箭的湖水布景表现出来,利用灯光透过玻璃呈现出类似大雾天气,以此满足舞台效果需求。其次,塑料材料的应用,例如,塑料薄膜、塑料气垫以及塑料布等,利用塑料材料自身轻便、可塑性等特点,实现了舞台设计师的构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剪切、粘贴、拉动等方法,将塑料的形体根据舞台需要进行改变,以迎合剧情的发展需求。最后,金属材料的应用,例如铁网、钢筋以及铝板等,利用金属材料自身的性质,构建稳定、复杂的框架,以满足舞台所需求的三维空间。例如,在话剧《越狱》中,设计师利用钢筋和铝板搭建了具有时代感的牢房,利用灯光的不断照射,表达出牢房的坚固与冷漠,使舞台呈现出真实的视觉效果,从而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
(二)一体化的灯光布景
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设计人员不断加强对灯光与布景的利用,并加大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其逐渐成为一体化布局,以增强舞台效果。最初,舞台布景仅仅属于二维装饰,与舞台空间以及表演毫无联系,但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设计者逐渐认识到舞台布景的重要性,开始追求丰富的视觉语言效果。灯光的应用,使舞台呈现出玄幻的意境,甚至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创造出瞬息万变的四维舞台空间,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一体化的灯光布景,可以有效地表现出舞台空间的组合关系,舞台布景为灯光提供空间和载体,灯光为舞台布景赋予生命力,二者相互融合,完整地表达出表演的意义[2]。
(三)先进的多媒体影像
在现代舞台空间的视觉设计中,多媒体影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幻觉与现实的交替,突破了传统舞台的布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影像,将虚拟的影像完全融入到舞台之中,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例如,在《山洪》表演中,随着画面、音效等节奏的加速,影像中的山洪快速汇聚,以真实的视觉感受冲击观赏者,并利用动态影像从主屏幕向外侧迅速流动,最终消失,利用气势效果冲击观众的内心,保证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利用多媒体影像,灵活地展现时间与空间的衔接,通过影视化视觉效果,将虚拟影像与舞台空间融合,以此呈现出幻觉与真实共存的舞台效果。随着文化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舞台设计者的理念更加国际化,呈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对舞台的变化以及形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以符合不同区域的观众审美需求,从而推动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多元化发展,并促进我国社会进入多元文化时代,由此可见,未来舞台空间视觉设计将实现艺术与科技相融。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舞台空间中的视觉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西方文化,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和创作理念,加强对舞台视觉元素的依赖,逐渐改变设计师的视野和思维,从而推动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实现东西方理念融合。但在设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设计者不断改善创新,以促进视觉设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帅.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的审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杨代远.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研究[J].工业设计,2015,09:63-64.
作者:魏向昕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