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公共绿地成荫性空间设计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中国人的“荫”影情节
发展至今,风景园林中成荫空间设计手法已较为成熟,即在各类绿地空间中应用植物造景,即乔、灌、藤本以及草本植物配置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的自然美及植物群体美,同时配合园林建筑营造形成荫影地,满足园林游赏的舒适性。
2成荫性空间类型
2.1林荫道
林荫道:成荫的林下道路空间,这是城市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荫空间类型。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道路或带状绿地,如法国巴黎的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京的正义路。林荫道的设计形式主要有3种:(1)林荫道设置在城市道路车道中轴线上,如上海肇嘉浜路。此种设计形式的优点是双侧居民有同等的入内休闲机会,同时可以高效地组织过往车流;缺点在于市民进入林荫道时必然横越车行道,既不安全又影响交通。因而,此种设计一般适用于以步行为主或车流量较少的街道。(2)设置在道路一侧,一般为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以利于植物生长;或沿山坡地、沿江可观赏优美景色的地带。(3)林荫道设置在车行道的两侧,与人行道结合,这样市民无需穿越马路,安全方便且不影响交通。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耐冷耐旱的树种择优选用,如梧桐、银杏、松柏等。其中以长势快、树冠枝叶大、绿化和遮阳效果好的树种为主,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同时,还需考虑道路宽度、沿街建筑物高度及周围景观环境。华南可考虑香樟、榕树、桉树、红锦树、黄槿、木麻黄、梧桐树、白桦树、松树、蒲葵等。东部、中部地区可以选择香樟、广玉兰、枫杨、重阳木、梧桐、银杏、女贞、枇杷、鹅掌楸等。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可用当地现有的杨、柳、榆、槐、臭椿、元宝枫、松树、落叶松、刺槐、银杏、合欢等。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应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本土树种。同时,结合城市特点,优选骨干树种、市树或市花,如北京市市树国槐和侧柏。林荫道旁各类绿地可植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可以选择一些耐阴的小乔木和灌木,如大叶冬青、木槿、虎刺、九里香、大叶黄杨、海桐等。公路绿带一般位于郊野地区,可考虑选用少许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2.2疏林草坪
疏林草坪:树木成片栽植的土地,是森林的一种,即稀疏的森林。和森林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树冠。在森林中,大部分树冠相连。因此,阳光不易到达地面,形成大面积阴影;疏林会让阳光穿透到地面,但仍然提供一些阴影。在疏林中,也能找到一些灌木和草本植物。疏林在空间设计中多与草地结合,成为“疏林草地”,夏天可以遮阳,冬天同样能有阳光照射,草坪开敞空间提供游憩、活动场地,而林下的半开敞空间,景色多姿,变化丰富,深受游人喜爱。疏林草坪应选择有较高观赏价值、生长健壮、树冠疏朗开展、四季有景可观的树种。这种林下的草坪空间较为私密,是公园绿地中极受欢迎的一类区域。
2.3城市广场绿地
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城市广场绿地是需要考究的成荫性绿地类型之一,因为广场绿地本身的条件决定无法大面积林植树种,因而怎样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成荫性景观效果并提高游人使用率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游客较为集中的集散广场,如出入口广场,要有草坪,更要有树荫,对于“城市广场中是否应该多种树、少种草”,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像城市中的广场、花坛等,如果把草地都改造成树林,虽然绿化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但空间却大大浪费,降低了公共绿地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土层较浅、行道宽度不够的地方,种树就更不合适。因而,广场绿地要尽量利用少株、单株的种植来塑造成荫性景观空间。
2.4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中的成荫设施,如座椅、体育活动设施、儿童活动场、休息平台等,只有搭配成荫空间,利用率才会高,不然就成为摆设。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学习国外景观,广场建成后空无一人。这样的广场大多暴露在夏季烈日炎炎之下,植物配置惨不忍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与舒适的体验场所。现如今绿地中休息座椅形式已经日趋多样化,从最初的条形座椅到如今的环形、方形等,座椅再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座椅周围的绿化环境。一般选择在林地边缘,阳光直射下可以形成阴影区域的位置安放休息设施。乔木冠幅要较大,分支点要高,夏季无落果、飞毛现象等。考虑心理安全因素,在乔木下应栽植低矮灌木及草本花卉,形成竖向丰富的层次结构,作为人们休息时的安全庇护。广场规则种植林中,围绕每个乔木种植池形成一圈休息场所也是不错的设计。
2.5其他类型成荫空间
倒影设计:水边植物树种,选择冠幅较大、形态优美的树种进行栽植,并且与水中倒影相映生辉。自然驳岸的水边常栽植柳树,南方地区树种选择性较多,如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等。这些树种体态柔和,与自然水岸相融。规则式驳岸则不需要大量树种,密植成水边林地的效果,可以选择单株观形树种栽植于水中平台上,冠幅一般在2…m左右,不要太大,甚至观干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许多利用阴影形成景观效果的空间类型,如园林建筑、景墙与植物的结合,居住区庭院景观的设计,园林入口处的标志植物,以及通过爬藤植物做成的景观长廊等。
3成荫景观的弊端
成荫景观环境会因自然现象的不足而造成一些不利条件。树荫东照西斜,一天之中随太阳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阴影区域在一天之中不断变化,无法固定;同时,由于季节变化,植物形体变化较大,林下阴影空间完整性较差。游人跟随树荫的步子移动,暴露在太阳之下的区域就会被人们舍弃。另外,由于大乔木分支点较高,西晒现象较为严重,难以弥补。
4以北京市各类城市公共绿地为例分析植物成荫性景观空间
北京城区植物的成荫性可达程度,宏观分析还是要看每个区县的绿地率等指标。根据北京2003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市共有园林绿地38…000多hm2,其中公共绿地…9…000多hm2,全市的绿地率是42%,人均绿地48…m2,人均公共绿地11.43…m2。从这个数据来看,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是中等偏上,在国家园林城市中也是中等偏上。但是具体看城市人均绿地的现状,反差非常大。从城市区域指标看,表面上宣武区、崇文区、东城区、西城区可以达到这个指标,但同时还可以看出,绿地率只有25%左右,人均绿地面积只能达到9.8…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3.88…m2。以上说明公共绿地真正达到绿树成荫还有一定差距。在北京几个新区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几乎没有几条成熟的林荫大道。相反,道路越拓越宽,树种越栽越贵,香樟、银杏、大叶女贞这些价格不菲的树种无法达到优良的遮阴效果,在北京炎热的夏季起不到解暑降温的作用,实为不少市民之困扰。更有甚者,将行道树种在草坪上,来往的市民对路边的座椅都敬而远之,草丛里的树荫更是无福享受。说到底,人均绿地率提高了,但绿化覆盖率却大打折扣,实在不算是人性化的设计。成荫性景观直接影响游人的观赏质量与利用率。北京这样的古都,遗址公园与历史名园都有些年头,这样的公园一般绿地率相当高,里面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并且经过几十年甚至百年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其空间设计与服务设施布置等问题都日趋成熟。像元大都遗址公园等,炎炎夏日在公园中走到哪儿,哪儿都有阴凉,这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也不乏是小夏避暑的好地方。此外,还有许多刚刚建成的公园,如丰台区的北京园博会会展公园,除几个地方院子里面有绿茵外,整个园子内部较为空旷,这当然与建成时间等很多因素有关,但园博会期间正值夏末,人性化的成荫设施较为简陋,草坪面积较多,反而这样广阔的区域成林的栽植树种非常少,大大影响了游人的游览心情。不仅是北京市,全国各大城市的植物成荫性景观空间还不够完善,许多公共绿地建成之初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真正达到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求的还有待改善与创新。这也需要我们园林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亲身感受成荫性景观空间所带来的游人体验感觉,建造舒适宜人的景观化城市环境,发展更加满足游客需求的人性化景观环境,让市民在烈日下不再躲避在伞下,而是尽情地享受绿树成荫带来的舒爽。
作者:许玥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