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建筑空间设计逻辑的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当代建筑空间设计逻辑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当代建筑空间设计逻辑的思考

摘要:进入当代,社会文本愈加复杂,基于二元论的空间设计方式难以对社会关系进行回应,城市物质空间发展与社会变化相比呈现出滞后感。面对这一现状,文章对设计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关系,并以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反映出的大众与媒体的关系为例,尝试探讨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这一设计逻辑的可行性,以期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方法提供部分

关键词:社会结构;空间形构;空间生产;设计逻辑

引言

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空间正处在由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快速变化阶段,尤其是进入网络社会以来,社会文本变得愈加复杂。相较于由信息媒介技术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网络社会而言,建筑空间作为文明物质载体已渐渐处于这个庞杂的经济社会网络体系末梢,其设计呈现出一种滞后拼贴感。

1 二元论的空间设计逻辑及其危机

二元论是将世界看作由两个相互独立发展的本源哲学理论,认为世界由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和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构成。来源于哲学范畴的空间概念难免受到这种二元论认识方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正是由于人对于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感知,即精神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对空间的认知从基于一元认识论即将空间看作物质的一种广延性和延伸性,向着基于二元认识论即认为空间是由物质与精神所形成的双重建构的方向转变。对建筑空间设计逻辑来讲,空间概念的讨论毫无疑问是重点,空间二元论的认识方式能够成为一种公认的设计源理论,是因为建筑作为特殊人造物,在创造其物质实体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由其物质实体所延伸出的无形空间。而这一无形空间是由人来“使用”的,这个过程中,作为使用主体的人的感知(精神)毫无疑问地便会赋予空间以精神性。从古希腊时期出现“建筑师”称谓以来,到现代主义理念盛行,建筑师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方式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对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追寻。这也影响着建筑设计教育的内容,这一点从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深远的包豪斯和德州骑警的设计教学方式中便可窥见。包豪斯将教学方式分为基础课程与车间课,基础课程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构成课,并将其作为必修课,以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感知的物或空间。德州骑警的建筑教育则强调回归建筑本源,探讨最本质的建筑空间形式,通过一定的模式来分解设计过程,以此来实现一种建筑设计的理性化。这种基于空间二元论的设计方式,一是强调了创造空间的物质形态,二是强调了其对人的心理影响,即其精神性的表达[2]。建筑学基于空间二元论已经架构出一种空间形式设计的基础,其中最为简明并为大众熟知的便是“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 ,this is a law(形式追随功能)”。但真的这么简单吗 ? 屈米在《建筑概念:红不只是一种颜色》中列举到厂房与博物馆显然是两种不同功能的建筑,但二者的空间形式却惊人相似,都是阳光不能直射的通高大空间,屈米认为形成这种不同的真正原因在于构成建筑空间本质的不是其功能形式,而是发生在其中的事件和运动[3]。60 年代西方社会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原有二元论的设计理论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一系列社会矛盾随之出现。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了对现代主义理念下城市空间设计的质疑;1972 年随着被喻为现代建筑“死亡”的普鲁伊特•艾格(Pluitt•Igoe) 社区建筑在被隆重建设之后又被政府明令炸毁,标志着对原有设计理论的否定,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下需要新的理论来与之匹配。

2 空间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空间性

建筑为我们所处位置提供了一种空间体系,它是活动或行为模式发生的前提。这种行为模式既构成了社会关系的生成机制,也是社会关系在物质层面的体现[4]。但在此空间与社会的关系并未被充分理解,尽管随着空间矛盾凸显,人们意识到空间与社会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空间与社会并非处于同一层面,前面讲到空间是物质的延伸,是客观存在的,而社会则是一个抽象概念。正因如此,谈论空间时,往往会失去其社会内涵,谈论社会时,往往会失去其空间内涵。进入后现代以来,对于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成为社会理论学家日渐关心的话题,但受到二元认识论影响,将空间看作精神性的存在,从而使研究者可以主观随意地为空间附加任何意义,而在这基础上研究空间与社会的关系便是片面且缺乏理论依据的。列斐伏尔(Henri•Lefevre)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对这种二元认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二元论的空间认识观致使现代认识论将空间看作精神性的东西,从而使研究者可以主观随意地为空间附加任何意义,而在这基础上的研究便必定是片面且缺乏理论依据的。列斐伏尔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空间中扮演的作用,即社会领域的作用。“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同时也在生产社会(Social space is produced by, and produces, society)”[5]。将空间视作社会生产的过程,只有将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以及社会领域置于统一框架内,才能对空间取得完整认识。据此,列斐伏尔提出了至今影响深远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图1),即空间的实践(物质空间)、空间的表象(观念空间)以及表象的空间(社会空间)[6]。他认为人造环境是对社会关系的浓缩。社会空间的生产是将社会生产关系及模式体现在空间中,同时,社会空间本身作为一种变动因素和新的社会生产模式,“社会空间允许某些行为发生,暗示另一些行为,但同时禁止一些其他行为”。在连续的社会再生产中起到强有力作用。可以说社会空间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演变而重新组织转化[7]。空间三元辩证法揭示了空间与社会间的深层关系,并提供了对空间的解码方式。回到空间设计逻辑问题上来,尽管基于二元论的设计方式在设计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但通过空间生产的理论解读时,又会发现空间形式与社会关系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来说,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共同渐进的过程,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对人类社会来讲,技术发展往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当某一阶段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出现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必然也会发生极大变化,而空间形构由于具有物质载体,其更新过程相较于前两者呈现滞后状态,这带来了城市空间中的诸多问题,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与当前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空间形构产生。那根据上述内容,是否可以尝试通过解码社会结构,来编码空间形构,从而为当前的某一具体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呢?

3 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

空间与社会并非处于同一层面的概念,要在其间建立编码和解码关系,需通过媒介衔接两者,即描述性文本。这里的文本与空间三元辩证法里讲到的空间的表象(观念空间)相似,即某种内在逻辑,但也有不同。列斐伏尔论述的观念空间是由科学家、规划者或权力机构所从事的空间,是一种构想的用于控制的空间。而这里的描述性文本是指对某种社会关系的逻辑性描述。社会结构是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取决于对社会关系的解读,解读方式或层面的不同,所得到的结果的深度和类别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解读大众和媒体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从信息传播接收的角度解读,大众显然是信息的接受者,各类媒体则是信息的生产或传播者,再经由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当下后媒体社会的现状结合传播学理论去解读。在这个解读过程中,解读者需尽可能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以对社会关系有较为深入的解读和全面整体的把握。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解读得到相关社会结构的描述性文本,在此基础上还需将其向空间的描述性文本转变。所谓空间的描述性文本指的是有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所推导出的空间结构。比如信息传播接收便可以解读为三重空间,即信息媒介存储空间、基于特定传播机制的中间空间以及信息的接收交流空间。空间的描述性文本反过来讲便是空间形构的抽象文本,将这个抽象文本转变为具体的空间形构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同一个空间文本有产生多种空间形构的可能,设计便是在此过程中找到最好的某种具体形构。以西雅图图书馆为例,荷兰建筑师库哈斯洞察了图书馆在当前社会结构下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作为权威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在应对新兴信息媒介涌现的同时 , 更须使所有信息媒介的获取具有同等开放性和公平性,同时图书馆也须从单一借阅空间转向促发人们各类社会活动的中心[8]。传统图书馆中信息获取主要通过书本,空间因功能细分而切割打散以便于检索。这种组织方式看似条理方便,实则僵化局限,难以支持跨学科交互和藏书量的与日俱增。将传统图书馆所涉及的各类属性的空间重新整合,可看出图书馆中藏书空间只占32%,其余均为社会活动空间。基于以上对图书馆社会结构的描述性文本可以对空间文本进行重新组织,以实现不同读者、读者与图书管理员、读者与各类信息媒介等之间的无界限平等自由交互。库哈斯根据信息媒介储存和接收交流等不同使用属性将实体空间赋予不同的虚实关系,5 个功能组块确定为信息媒介储存的功能实体,在空间大小、密度、透明度等方面给予完全不同的明确划分,用来实现最大限度的特定功能,比如螺旋书库、采编区、存储区及数字设备用房。4 个虚体空间则是信息接收交流的空间,在体块上向不同城市景观进行错动,并且使得空间在视线上透明流动连通,最后围合形成开敞的多角城市活动空间。穿过表皮的阳光、平台正对的景观、不稳定的几何元素使得混合交互区、阅览区、城市起居室等 4 个虚体空间变成活跃的人文艺术环境,人们在其间交流互动的欲望被最大程度激发。空间最终成为实现有效信息传播及人际互联的积极载体。总之,空间服务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以及人所构成社会都要经由空间这个载体发生,一方面载体形式会影响在其上发生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存在的社会关系也会作用于相应的载体上,对社会关系的解码以及编码空间形构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究与社会相适应协调的载体的过程。

4 从二元到多元:当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可能

回顾历史,建筑设计从二元论的设计逻辑向三元的社会领域延伸形成新的设计逻辑的过程,是建筑学科应对社会转型中矛盾和危机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矛盾和危机依然存在,信息媒介的发展正在创建新的时空关系,全球文化正在消解地方性,地区资源的不均衡正在生产不公平等,今天的建筑学科一方面要延续过去的建筑设计逻辑;另一方面也不应忘记探索新的设计逻辑去直面社会正在变化的现实。吴良镛先生在《建筑理论与中国建筑的学术发展道路》中讲到建筑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应该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世界上不可能会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不应该简单地接受某种既成理论,应该在过程中学会分辨批判,只有对内,包括中国的人居环境、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对外,包括西方历史,特别是现代西方百年的建筑历史的理论范畴进行了解和掌握,才能有助于我们有所创新和批判[9]。

作者:侯丽蓉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