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维转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维转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维转变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不仅发生着文化及空间的剧烈碰撞,同时还显现出多种层级的相互融合与重组。城乡社会不同领域重组产生的巨大张力迸发出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机遇,业已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拓展创新的加速器和助推剂。本文从城乡发展模式和设计思维愈加同质化的现象进行剖析,探究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语言和乡村环境设计思维转变的恰当方式及实践路径,使乡村振兴呈现出与城市建设不同的、各具特色的美好图景。

关键词:城乡发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设计思维;乡土文化

引言

通过我国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建设,还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振兴,其逐渐衍生出的各类公共空间都是城市和乡村各自重要的空间构成要素和文化载体,并对城市居民和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和巨大影响。但当所谓“国际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每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人们才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文化创新才能赋予城市自我认同的力量。反观乡村,虽然近些年通过城镇化、工业化逐渐推动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和规模驱动,忽视乡村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乡村普遍呈现出公共空间逐渐衰败的迹象,使乡村公共空间品质、社区治理和村民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一、城乡社会的剧烈重组

来自科技、自然、网络等领域无法估量的复杂互动,使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充满强烈的不确定性。城市需要应对各种污染和资源短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维的差异与转变DIFFERENCESANDCHANGESINURBANANDRURALPUBLICSPACESENVIRONMENTALDESIGNTHINKING缺的困扰,乡村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和文化的迅速没落,社会变迁产生的危机感远远超出新事物的体验。城市拥有高密度、大规模、功能强大的公共空间和科技发达、交通便捷的交往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的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而乡村多为分散式、小规模、低功能的公共空间,同时缺乏完善的交通资源和各类生活设施的配套,不可避免地出现乡村文化衰败、凋敝的景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建发展备受关注且成为热点。随着乡村资源的不断流出,空心化、老龄化不断加剧,传统乡村社会凸显出衰落甚至解体的危机。乡村环境发生巨变的同时,城乡也在进行剧烈的重组。在城乡关系迭变之际,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不宜大力投资收效甚微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亦不应强行合村并居,仅为实现宅基地的低效再利用[1]。近期发生的山东合村并居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更揭示出决策部门对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严重误读。单纯以建设物质空间和改造村民生活为出发点的重建式发展,依然是当前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解。从乡村的发展来看,这种改造和建设是无效的;从利益分享和乡村生活需求来看,对村民是不公平的。我国乡村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在目前阶段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模式和视角。乡村设计更多地关注视觉形态和物质空间的更新,普遍忽视乡村自身发展和村民主体认知的保护,导致乡村文化空间的退化和整体风貌的消散。城乡之间不仅发生着文化及空间的剧烈重组,与对立并存的还有多种层级之间的互相融合。在面对城乡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需求时,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机遇同时存在,不同领域重组产生的巨大张力,正是环境设计进行全面创新的加速器。

二、乡村环境设计视域的转变

(一)整体环境的全局观。在当前城乡关系剧烈重组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要科学系统的决策、辨证的思考和动态的学术观察,以城乡关系作为观照乡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视角,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乡村问题。当前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将乡村振兴战略策略化甚至技术化的倾向,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不可复制也难以持久的项目上,浪费了大量国家支农资源,影响了乡村作为农民保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的功能[2]。乡村文化振兴应充分考虑乡域、村域、村庄之间的关系联动,是否进行振兴以及如何振兴要根据整体的村庄体系结构来确定,而后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规划[3]。在这一复杂的互动发展过程中,乡村环境设计不是对文化要素的简单挖掘,而是要在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变化、城乡要素流动的背景下,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性利用,提炼能够被村民接受和认可的空间形式,以适应当代村民的生活需求和乡村的整体发展。乡村环境设计视域的拓展,迫使环境设计思维要结合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乡村多种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整体理解和有机创新。解决乡村具体问题的环境设计思维应该是横向的、多视角的全局思考,是多元化的、多维度的空间选择和判断。通过不同的空间设计方式去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去评估方案与乡村和村民的关系,以灵活的空间设计手段去实现方案落地。

(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打破各种学科、不同层级的边界,科技的创新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端的科技需要设计来转化、设计的发展也需要科技的参与,这种跨界趋势也带动了近几年设计思维的创新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逐渐提高的生活需求,社会各界都在主动寻求突破和改变:百度正在利用AI+技术解决城市的不幸福感、阿里利用互联网不断开辟设计市场,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科技正融入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不仅颠覆了生活体验,也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商业、安全等问题。虽然技术和科技更多地应用在城市,乡村发展也同样无法脱离科技和互联网的支撑。乡村逐渐兴起的“直播带货”、“网红经济”不仅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也是文化需求和城乡互动的结果。城乡社会逐渐走向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资源将参与乡村建设,环境设计与多学科、多背景、多行业的深度合作及创新是必然趋势。环境设计与多学科的合作参与,不仅需要融合不同视角进行深度观察和思考,更要紧密结合乡村现实需求、考虑未来发展,灵活地运用空间设计手段,才能促进乡村整体环境的提升。在乡村环境提升中,充分运用环境设计学科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淳厚的文化内涵,才能逐步建立适用于乡村的学科话语体系,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与发展建设中凸显自身的价值[4]。乡村环境设计思维更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尝试跨学科的合作,才能基于文化创新形成清晰的设计思路,凝练出解决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设计实践方法。

三、城乡发展环境设计的思维转变

(一)突破城市建设的思维范式。环境设计思维具有灵活的实践性,方案深化过程中更具备清晰的设计方法和流程,而且在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空间问题的思维和设计模式,在城市设计中已经成为多领域合作的一种常用方法论。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进步,设计师不断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化转变,关注曾经被忽略的各类群体需求。跨学科领域的设计师周子书通过对人防地下室公共空间环境重新定义,从而对生活其中的弱势群体重新赋权以新的角色。整个项目的核心并不是空间改造,而是关于社会资本在地下空间如何重建的思考和实践,如图1,试图让每个利益相关者都能通过地下室获益,运用环境设计手段和改造行为来鼓励使用者自发地参与设计[5]。看似是地下公共空间的环境改造,实则是通过突破思维范式和常规视角的设计来塑造新型的社会关系,并通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进一步推动社会更新。在传统乡村聚落中,曾经承担核心功能、具有重要社会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核心公共空间,由于其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社会的新功能需求而逐渐落寞、荒废。当代村民的生活习惯、需求以及公共空间的行为特点,在各个层面都与城市居民有明显不同。乡村新建公共空间虽然秉持着赋能乡村空间功能的“使命”,贴着满足当代村民生活需求的标签,但是大量设计项目和方案创意却是沿袭着城市建设的思维范式,继续落入城市公共空间的窠臼。完全照搬城市建设的思维范式,将固化的城市设计模式应用到乡村环境中,这就很难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特色和品质,如图2。还好,随着高层的战略性决策,乡村振兴已经在不断推进、逐渐深入,乡村保护、建设和发展的观念一直在不断得以改进和优化。通过大量设计实践和多维度的乡村实验可以看出,我国的乡村社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混沌性,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条件的各地区乡村建设,所需要的设计介入手段也完全不同。为此,与城市设计范式进行理性分离,重新回归乡村个体的真实需求,对乡村环境设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乡村环境设计不仅需要细致、深入地理解乡村,也需要突破城市建设的范式来思考乡村空间问题的恰当方案,甚至更需要十分清晰地辨识城乡环境设计思维的差别,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乡村。

(二)引导村民主体参与的陪伴式设计。环境设计脱胎于现代设计的思维模式,总是习惯性地关注空间中材质和造型的表达,并致力于提炼和抽取具有独特创意的设计元素,加以重组和整合以提高空间的感染力。实际中,乡村环境的使用及建设主体与乡村设计研究主体是分离的,环境设计若仅仅局限于传统设计思维的框架下解读乡村空间,忽视与乡村不同使用主体和需求的多重关联及对接,则无法深入理解乡村发展和振兴。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活力的体现,也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村民的主体参与在空间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要素无法取代的。村民活动虽然以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为出发点,但是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却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乡村环境设计应贴近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积极顺应和引导公共空间参与主体的使用习惯。环境设计的介入方式和设计内容在被村民接受的情况下,才会以集中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乡村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这样才能通过环境设计的方式,逐步与乡村公共空间的改变和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当代乡村环境设计思维不能单纯地仅生成一种空间设计方法,而应该建构一整套对待复杂空间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其他设计学科相比,环境设计不仅仅以空间的美观、实用作为目标,还要处理复杂、多元化的空间关系,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全新解读。同济大学设计团队在山东淄博傅山村持续30年的建筑实践,与村庄的持续互动中形成了“以乡村为主体的陪伴式系统乡建”的工作模式。设计理想与乡村营建进行有机结合并最大化地对村庄环境的塑造做出了专业性贡献,在获得建成作品品质的同时实现社会合理建构,如图3。在强调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设计身份和实践的模式探索,提供了乡建的未来视角[6]。由此可见,能否与乡村环境的使用主体建立有效沟通和互动,能否以恰当的形式对乡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以及环境设计参与乡建的具体方式能否有所突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重要环节。

(三)充分尊重乡土文化与生活习俗。乡村蕴藏着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浸染在多种形式的手工制作、生活仪式和吃食用具的使用中,乡土文脉与乡村生活密切地关联着。但是,谋求以产业方式来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文旅项目的逐步展开,最终使大量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沦落为飘浮的展演。甚至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走向市场化,被工业化进行简单的复制。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更倾力去追求制作的精致,更不再有原创,严重脱离了乡土文化的生长逻辑,早已无法与乡村生活对接。生根于乡土的文化和生动的乡村生活习俗,无法继续触及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生活,必然不能持续地具有生动的公共性和生命力。城乡文化和生活方式一直在不断碰撞融合,当代乡村环境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变化之上的社会整体更新。但令人扼腕的是,伴随着城乡关系的剧烈重组的进程,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却日渐落寞或消弭;同时出现的大量以城市设计视角的新建项目在乡村落地,导致无论是原有公共空间改造还是新建项目,都首先要求乡村在生产、生活中仿照城市标准进行操作。这个按照统一性原则、模式化手段改造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消除乡村空间的独特性和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可见,相较于城乡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在乡村社会以城市标准进行统一性改造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在城乡关系的冲突和融合中,审美的惰性、决策的武断和设计思维的固化,必然会使乡土文化承袭城市生活方式的挤压,导致在城乡社会不同的文化碰撞中被撕裂、被肢解。诚然,乡村环境设计思维应该充分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结合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不断进行调整。环境设计在继承乡村传统、面向未来的问题上更应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依据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异和文化习俗的不同而进行转变。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乡村公共活动和民俗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有必要以全新的设计思维来回应乡土文化与习俗。比如傅英斌设计的安徽霍山县太阳乡财神庙就改变了原有空间形态,引入“亭”通透做法,创造出舒适通透的檐下空间,并利用混凝土浇筑整体框架,将当地篾匠手编竹席用作模板内衬,巧妙地在混凝土材料上留下了手艺的温度。墙体则采用红色空心砖直接砌筑,形成新的祈福设施。村民在红纸上写好祈福语后卷起来插到砖孔里,随着砖孔被红纸慢慢填满,彰显了乡村民俗的生动气息。通过设计引导村民的祈福行为和习惯,使空间本身与村民活动和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7],如图4。虽然吸取传统文化的灵感和思路绝大部分来源于传统建筑民居或民俗文化,又因乡村传统手艺、工匠、建造手法和原有结构与技术逻辑的消失,使当代乡村环境设计中很难呈现生动的乡土和民俗。但是,乡村环境设计完全可以立足于乡村自身条件,通过总结和创造乡土文化的意境,唤起村民对空间表达的心理认同,通过贴合村民生活需求的空间设计来实现乡村公共空间的高品质提升。

四、结语

由此可见,面对城乡环境复杂的重组和变迁,我们如果仅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衡量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是十分片面的,尽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早已渗透到乡村建设。但此时,环境设计作为艺术门类下的设计学专业,具有“填补”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存在着的“缝隙”的作用,对乡村物质空间、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承会起到观照和整合作用;但也因其长期处于艺术门类,在环境设计科学方法、环境设计工程方法和理性设计思维等方面存在缺失,进而阻碍了综合性极强的新环境设计的发展[8]。实际上,当代乡村环境设计缺少的不是创意和灵感,而是对乡村的理性分析和综合判断,其实质是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村民需求的深刻领悟。乡村环境设计作为现代乡村建设的探索者和践行者,离不开对当代乡村环境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使全面的环境设计理念和思维在乡村空间品质提升过程中持续在场,为乡村建设提供积极的技术和审美支撑。倘若不能理性地转变设计思维,则可能会沦落为乡村建设愈加同质化现象的“帮凶”。此时,环境设计亟待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升从社会环境发展的特有变化中总结规律和创新的能力,并保持对当代乡村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同时从乡村公共空间使用主体需求出发,通过跨学科创新模式来阐释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使乡村环境设计思维转变成为体现乡村价值的乡村设计观,与其他专业、其他学科一道,共同为描绘乡村振兴未来的美好图景赋能。

作者:周丽霞 李朝阳 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