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图书馆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建筑在设计时也需要增添信息化元素。为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优化信息化服务功能,研究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应满足的基本功能,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客观阅读和服务需求,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进行数字化阅读空间设计、加强图书馆管理虚拟空间设计、建设信息化多功能厅以及休闲讨论空间等具体思路和意见。
1概述
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内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师生群体获取知识资料的重要场所。具体而言,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便捷的知识查询服务。计算机信息化时代的知识查询服务主要有两类。其一是提供传统的纸质书籍、报刊的查阅服务。其二是提供信息化时代独有的、更加便捷的电子书籍、电子文献的查询服务。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数据的查阅服务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服务要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还需要具备文献资料收藏、流转的功能。一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必须要在图书馆的专业管理下才能获得良好的保存效果。在计算机信息化时代,我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数也都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逐渐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融入了诸多信息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的室内空间规划方面,只有融入计算机信息化要素才能更好实现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要素的融入可以使得图书馆服务过程智能化水平实现大幅度的提高,图书馆内的空间设计和服务功能实现更高程度的契合,高职院校的师生群体也能体验到更为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图书馆服务。
2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现状与发展趋势
2.1高职院校阅读需求分析
针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有调研机构曾经对上述内容进行过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民在一个年度内阅读纸质书籍的数量为4本~5本。每年阅读超过10本纸质书籍的国民占到了全体国民数量的10%左右。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国民中每年阅读10本以上电子介质书籍的人群占到了总人口的13%左右。上述几项数值是以全体国民为基数的调查结果,如果将调研的范围局限于高等院校内的师生群体,总体阅读量会有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基于全体国民的调研还是局限于高等院校师生群体的调研数据,从中都可以明显看出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人数比例正在逐步攀升,并有超过纸质书籍阅读量的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便捷的通过电子设备完成阅读行为成为可能。在高职院校内,超过90%的师生群体都有通过电子设备阅读、获取知识的经历和行为。但是,虽然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师生数量比例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电子化阅读提供的阅读体验和知识获取效率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都有很大的差别。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和知识获取虽然能更加高效的获取到读者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但是基于电子阅读的碎片化特征,电子化阅读很难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因此,总的来看,高职院校内纸质书籍阅读和电子书籍、资料的阅读将根据其特点的不同,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
2.2高职院校图书馆室内空间布局现状
我国计算机信息化获得大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仅仅发生于最近10年的时间内。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历史比较悠久,图书馆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图书馆建筑形成之初就有了基本的形式和布局,因此,我国范围内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筑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都较为传统。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点体现:1)在内部空间布局上纸质书籍的陈列和布局占到了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绝大部分。这主要是由于纸质书籍占用空间较大,在图书馆进行初次内部空间布局后基本没有发生过变更,长期以来维持了纸质书籍占据绝大多数内部空间的情况。2)目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针对计算机信息化时代背景的图书馆发展特点做出了相应的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但是由于图书馆内传统的空间布局限制的原因,这种改变大多是在原有内部空间布局上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对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布局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内部空间变更的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向信息化时代的服务方式进行转变。3)高职院校内图书馆开展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内部空间布局改变形式大于实质,增添信息化设备大多数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以上三点,都是目前我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的一些问题。如果不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在计算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果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
2.3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与设计将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服务物理介质和电子介质的空间设计并存。就目前我国电子阅读生态环境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物理介质书籍阅读空间与电子介质书籍阅读空间的共存。对于高职院校师生群体的阅读需求而言,通过电子介质书籍获取最新资讯、文献、知识必不可少,但是除此之外,通过传统纸质书籍媒介获取系统化知识也不可或缺。因此,在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和设计方面,必须将两种阅读需求同时考虑,进行融合性设计。第二,内部空间服务区域多元化。在计算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生对于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服务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具体而言,在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必须具备电子文献阅读厅、WIFI覆盖良好的讨论区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时代的功能区域。这些服务区域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中比较少见。第三,服务过程的技术性要素增多。高职院校进行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服务升级的过程中,原先的服务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上述服务提升改造的要求。上述若干服务提升和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必须依托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的技术服务才能完成,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和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性要素增强也是一大特点和趋势。
3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建议
3.1数字化阅读空间的设计与布局
计算机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资源等文献资料可以为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因此,融入了智能化、信息化要素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必须具备数字化阅读空间以满足师生群体获取电子文献资料的需求。具体而言,在数字阅读空间内,知识、信息可以依托计算机互联网实现高效流通和获取。同时,数字阅读空间需要实现对电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只有将电子资料进行有效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才能实现其最大效用。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进行布局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的空间对数字化阅读区域进行布局。高职院校内的数字化阅读空间在功能设置和空间布局方面的要求详述如下:1)数字化阅读区要提供足够的阅读设备例如计算机、电子阅读器等,为实现数字化阅读提供基本的设备基础。2)数字化阅读区需要开辟数字文献资料阅读区。在数字文献资料阅读区内的终端设备上,高职院校需要为该区域的终端设备购买相应的文献资料下载权限。3)数字化阅读区需要开辟报刊、杂志阅读区。报刊、杂志等时效性极强的资料,高职院校图书馆往往无法实现及时更新,及时更新带来的成本也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采购电子报刊、杂志阅读权的方式,引导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前往电子报刊、杂志阅读区获取最新资讯。4)数字化阅读区可以设立意见反馈设备及区域,高职院校师生如发现数字化阅读区中没有自身需求的图书或资料,可以在该区域内登记需求和意见。
3.2图书馆管理虚拟空间的设计
高职院校图书想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功能,其自身的管理活动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数字化改造。具体而言,需要构建起数字化的管理虚拟空间。高职院校图书馆增添了数字化服务功能以后,想对这些功能进行管理活动和相应的优化,就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虚拟空间中最为重要的是自动化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是指有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图书馆内诸如数字空间使用、纸质图书借阅等内容进行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力的占用。在空间布局上,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布局,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增添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因此需要在空间布局上进行变更和调整。
3.3信息化多功能厅的设计与应用
信息化多功能厅不同于传统图书馆中的报告厅或多媒体厅,信息化多功能厅主要实现的目的是使师生群体可以更便捷的将抽象化知识形成具象化认识。信息化多功能厅的实现主要是依托计算机实现的三维技术、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图书馆内部空间内的建筑界面上呈现信息内容。想要完成上述布局,其主要途径是:首先,需要图书馆内部的建筑立面与显示器、像素、计算机程序等要素相结合并形成一个建筑界面,该建筑界面将成为信息和虚拟空间的物理载体。在软件和硬件的配合下,空间内显示的信息、环境色彩、环境光线将根据不同的情景产生变化。通过上述这种空间的布局,加之人机交互设备的参与,可以使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在该信息化多功能厅内的学习活动和阅读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空间主要有以下的设计目的和意义:1)可以帮助师生群体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抽象知识。知识获取的过程主要有两个过程,分别是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只有两个过程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效果。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体系中,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具备实践性和应用型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师生群体对于实践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更加旺盛。但是,从客观情况来看,实践技能培训的课程数量有限。因此,在实训课程之外如何找到一个尽可能逼真的实践模拟场景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多功能厅正好可以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现实思路。在信息化多功能厅内,通过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共同运用,可以为读者营造出一个近似逼真的实践场景。这对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2)信息化多功能厅相较于传统的多媒体厅有着更多功能实现的可能。在信息化时代,产品技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多功能厅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为后期的功能拓展留有空间和余地。信息化多功能厅基于其设备的多元化、应用技术先进化特征,从根本上就保证了其功能的多元化。
3.4休闲讨论空间的设计与布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功能的实现上大多数仅仅实现了知识获取的服务功能,在其他功能的设置方面有所欠缺。对于图书馆而言,还应当设置专门的讨论学习与休闲放松空间。在对上述空间进行设计和布局时,要考虑到计算机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师生讨论区域必须有完整的高质量的网络覆盖。这是信息化学习时代的基本要求。其次,在讨论学习空间内还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读设备,供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在讨论学习时可以及时查阅文献资料,保证知识获取的效率。最后,休闲讨论空间在功能实现和空间配置方面的具体要求为:1)休闲讨论空间应当设置学习讨论区。高职院校中的师生群体经常需要一定的场所对学习、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中举办的各项竞赛,也需要参与竞赛的师生团队经常讨论,这也会产生一定的对学习讨论区的需求。2)休闲讨论空间可以设置茶歇休闲区。现代化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当是一个综合性空间,在图书馆内部设置茶歇休闲区供师生群体学习之余休息极为必要。3)休闲讨论空间可以设置文学作品、艺术品展览区。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群体中经常会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因此,可以在图书馆休闲讨论空间范围内设置作品展览区,对上述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达到共同欣赏共同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欣,党婉玉,鄂鹤年.以读者服务为本的馆舍内部空间设计———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9(6):88-94.
[2]罗亚泓.高校图书馆空间与服务的延伸———以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5):45-52.
[3]王庆.高校图书馆能动型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40(10):99-103.
[4]杨赟.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8(3):87-90.
[5]马崴.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建筑与内部空间布局设计及应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1):56-59.
[6]王筱雯,王天泥.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为例[J].图书馆,2017(4):40-43,64.
作者:李增福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