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校行业需求课程设计与实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课程定位与目标
本课程被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NET职业岗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C#开发WINFORM程序,另外一类是使用ASP.NET开发的WEB应用程序,本课程的职业技能涵盖了最关键的数据库技术,本课程中学习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机制同样适用于后续的专业课程。所以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NET开发方向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C#WinForm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的课程。并且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抗压能力,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整个学习过程中,监督并要求学生能够不断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支撑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也比较弱,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术性智能相比,我们的学生倾向于“动作性智能”。我们应将课程设计为情景化教学,学习过程模拟工作过程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以上分析,本课程的性质是软件技术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数据库设计、应用工作过程的课程。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本专业的人次培养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适应学生智能特点;(3)基于行动导向培养职业能力;(4)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明确了课程的设计理念后,还要有一个合理的执行路径:我们先来选取课程内容,首先进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安全管理。在数据库设计工作模块中,分为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在数据库应用工作中,分为两个:程序设计员或者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ISOSQL)编写存储过程;根据用户的需求,方便、及时和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在数据库安全管理中,分为安装和升级服务器、登记数据库的用户、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制定数据库备份计划、数据库信息进行恢复。转换到学习领域,经过筛选,我们选取了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项目的载体。在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按照《教务管理数据库》的整个生存周期的顺序进行,特别将数据库系统认知、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的这些理论学习融入到了需求分析阶段。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安排了30课时的综合实训。在实施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划分成5个环节:项目展示:教师项目任务书和参考资料,介绍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课堂实践:突出学生为主体,尝试完成项目,汇总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档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自省的能力。重难点讲解:学生就汇总的问题与教师交流,教师将重点难点分析、演示。项目汇演:各个项目组分别汇报课堂实践成果,接受专任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检验,锻炼学生的项目掌控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提高: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见的问题,给出指导性解决方案,布置拓展任务。
3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教师规划、准备、主导整个学习流程,在学习过程中,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搭建知识体系,并参与真实项目的数据库维护。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最终分数得出之后,还会选择成绩优异的同学参与真实项目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条件
本课程组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了课程标准、单元设计、任务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并录制了大量的课堂视频、操作演示视频、微课。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也配备的不同的教学环境,基础项目阶段,在一体化教师和实训室进行,方便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而在真实项目阶段,则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融入到仿真工作环境中,进一步锻炼职业素养。网络课堂这个网络教学环境则贯穿全部教学阶段,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学习。而本课程的课程网站,按照项目整合了学习资源,针对每一个项目,都提供了资料、作业习题、操作视频和在线测试功能。还突出互动性,教师可以设置学习限制,比如测试通过了项目1,才能进行项目2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有学习论坛、项目答疑等模块。
5课程特色
根据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做了加法和减法,增加了重点部分的实践课时;减少数据库原理的知识点;考虑到学生的智能特点,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融入到项目需求分析当中。课程网络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互动性,为学生学习打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
作者:王茜 平金珍 韩莉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软件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