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与对教育过程的科学解释,成为当今的主导教育理论,对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和改革实践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皮亚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信息量的积累,而是学生主动地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在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就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2]。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学生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也要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创设平台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际的工具,打下语言基础后,还需要深层次的了解其文化,否则就不能真正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也就谈不上语言交际水平的真正提高。英美文学欣赏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小到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社交礼仪,大到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所有这些与中国文化积淀对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国和西方文化,而且可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应该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的作品阅读、感悟和赏析的过程中来,开拓视野,培养人文精神,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与思辨能力,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新的文学批评流派重置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为文学析提供了灵活和开放的空间,也为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契机。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评估体系都要进行改革。
(二)教材体系
现行的英美文学欣赏课课程设计类似于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课,从古英语作品开始梳理文学史,只不过课时量少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有限,古英语作品晦涩难懂,文学欣赏课又变成了语言课,涉及文学知识如韵律、修辞,教师只能用汉语讲解,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英语拓展课的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且文学史链越来越长,作家作品越来越多,现有文学教材也越来越厚。所以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定位自编教材,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挑选语言简单易懂,结构清晰,偏重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经典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如:古典主义的《鲁滨逊漂流记》,浪漫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红字》,现实主义的《简爱》、《奥利弗》、《嘉莉妹妹》,现代主义的《丧钟为谁鸣》、《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还有舞台冲突激烈的戏剧,如萧伯纳的作品。另外,典型的不同文学流派:意识流作品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后现代代表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邮票》,非裔作家作品如《野草在歌唱》,华裔作家作品如《女勇士》,甚至通俗小说家作品如《指环王》等都可以编进教材。这样的作家作品更贴近现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的作家作品很多,但是教师最好挑选既能代表不同文学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到趣味性和易读性。编入教材的作品应该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营造出气氛,通过不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欣赏和参悟的作品。教材主要突出作品选读部分,只给出最简要的作家作品介绍,欣赏评论部分如果太具体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抑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模式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是建构主义最核心的理念。语言不过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生硬的传递给学生后,在学生的头脑中不一定构建出同样的理解和意义。所以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作家的生平、背景资料。这个过程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网上或书籍资料,或分配给学生不同的查阅任务然后由分享资料的方式来完成。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由教师宣讲,不但枯燥乏味,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而且学生无法很好的通过切身的新旧知识交互作用来理解和构建意义。另外,作品原文的阅读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精彩片段的阅读,也可以是在学习小组内分配阅读任务。教师不能因为时间有限,原文过长学生欣赏原文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情节发展的脉络指出,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节点可以指导学生欣赏原文的片段;对于人物分析,写作手法的欣赏可以由教师指定具有代表性的原文片段,学生自己在欣赏后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人物心理发展、人物成长,与作者的修辞方法,作品的结构特点,现实意义等赏析内容。此外,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每位学生也会有自己对于作家和作品的喜好,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批评立场与思路。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引导总结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如果由教师宣讲作品的写作流派,艺术特色,主题思想,评论等赏析内容,无疑又变成了语言课,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2.贯彻互动合作方式。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之一是强调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学习群体中成员们之间进行共同探索,协商,共享,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整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对原文的阅读过程无论何种方式都要进行组内的讨论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不同人的阅读侧重点是不同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使每位学生互相补充自己漏掉的内容;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组内倾听每个人的观点,然后交换各自的看法,甚至可以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群体间的质疑与交流帮助了学习者之间进行更进一步的有效意义建构,这也符合交互假设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交互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支持的学习的习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共享与贡献自己的理解与观念,同时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在整合观点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
3.营造文化场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创设有文化情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更有兴趣的发挥主动性。在英美文学欣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名著电影资料来创设作品所在的文化情境,体现时代特点,人物特点,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更加切身地融入到作品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传递的主题思想与人物成长过程。教师不仅要创设文化场景,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主动地构建意义,而且要提供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评价体系
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英美文学欣赏课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指的是考勤,期末成绩以学生提交的英文文学批评小论文为评判标准。名义上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实际教学操作上仅仅是把学生控制在了课堂上,而且最后的期末考核成绩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别人的论文来换得成绩。这就完全背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期末的最终评价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效果。应该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真正的实现过程性评价:就拓展型的英美文学欣赏课平时成绩至少要占到70%,其中包括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即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有效地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与各种课堂活动中观察并记录的学生表现)。期末的考核方式可以是撰写阅读欣赏心得的书面考察方式,文体不限,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可以在课堂所欠缺的书面形式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做一次考察。
三、结语
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进入了与高中英语界限模糊,与大学生的需求脱节的瓶颈期。我们对于课程设置的改进,对于课程设计的改革,合理的安排与规划课程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使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培养人文精神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是要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力求使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计改革的基础上开拓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型,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树艳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