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类课程设计整合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电子类课程设计整合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电子类课程设计整合措施

一、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现状

目前少有学校对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的融合作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单一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查阅资料与电路设计、硬件与软件的调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等四个阶段。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只适用于小规模系统的设计。由于选题相对单一,设计思路基本一致,极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从工程实践上来看,任何项目的开发都不是单一一门课程能够解决和完成的,知识的交叉、相互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是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单一的知识完全不能够解决此类问题,单一的课程设计也没有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无法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无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整合方法

针对我院电信系电子应用型课程的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将创新设计思想引入到课程设计中,以光电子产品的系统设计和项目开发为目标,综合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PCB设计等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把分散的知识模块综合理解并运用,为学生提供一个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创造性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实现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的整合,需要进行下列教学方法的改革。

1.构建整合型课程设计体系

目前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的分散和不连续性使课程应用背景分散薄弱,使学生对课程教学和应用学习比较被动,学习目的茫然,学习主动性不高。同时,这种分散性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持有时间短,达不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谈不上科技创新能力。比如大学三年级的单片机需要用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相关知识,而此时学生已经忘记了大部分相关知识,使该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理解不透彻,课程设计完成不太理想。整合型课程设计体系以项目课题设计为主要对象,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体系内容,使之具有连贯性和阶梯性。

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情况,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研究性课程设计三个层次。基础性课程设计针对低年级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具有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综合性课程设计针对专业知识较全面,迫切希望能有实际运用的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研究性课程设计针对各大比赛、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与企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激励学生思考和动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2.整合型课程设计体系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目前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内容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程设计往往是模仿性训练,设计的应用背景不够清晰,学生为设计而设计,没有目的性,并且设计内容大多与往年类似或相当,设计过程和结果也类似,因此学生往往直接照搬或照抄,难以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电子应用型课程设计的内容更新应与社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为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程设计内容和选题方面,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和社会需求,增强课程设计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主动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使课程设计内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学有所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验收成果阶段,严格实行报告和答辩制,引导学生完善课题设计,总结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总结和综合能力,这些都是课程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设计区别与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以侧重。以我院电信系课程设计为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PCB制版等都有各自的课程设计。如果能够把这四门课程设计综合起来解决一个实际科研中出现的问题,一是使得课程设计的目的性更强,学生会觉得课程设计的成果是有用的;二是课题具有实时性,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题目,学生设计更有新鲜感,不会再去网上或其他地方照抄或模仿;三是使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思考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做有所获,不再是为学分而学。

通过优化整合电子应用类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教学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知识体系的连贯,使课程设计的整合实现阶梯性,从不同层次去培养学生,丰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转换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力能力。整合后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或工程项目中来。课程设计既反映了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其多种实践方式,又使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

三、总结

整合后的课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作者:何慧灵 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