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要】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机制的逐步改革与完善,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而且对校本课程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美术课堂实践当中去。本文以《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为例,阐述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校本课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现如今,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学科核心素养又被称作“21世纪的技能”,①原因是到了21世纪,时代迅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复杂的情境相继出现,需要我们利用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培养人,教会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是利用本地现有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且较为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模块体系中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校本课程课堂实践当中去。
2016年9月,我国美术课标组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美术核心素养,旨在在新的时代教会学生用美术的方式、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美术的问题及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②相对于普通的美术教材,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校本课程当中,学生能够不断接受各种新的刺激,从而不断地转变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为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生准备的校本课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彩陶的造型特点和纹样特点,创作出一幅古老彩陶的美术作品,掌握古老的彩陶的造型及纹样魅力及对古老彩陶的审美判断能力,加深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古老的彩陶文化》课程设计
(一)图像识读与美术表现
图像识读能力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③图像识读是基于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提出的,在校本课程设计中,教师在图像素材选择时,应该注重与课题的关联性,保证所选用的图像素材与校本课程的主题、重难点、造型、历史等要素相符合。《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出代表性的彩陶图片,包括不同造型、不同花纹的彩陶,并向同学们展示古老彩陶的制作的场景及步骤,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美术表现能力是运用媒介与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情感,创作出具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就小学生来说,美术表现是根据课堂中的学习主题,运用一定的绘画工具与相应的绘画技法来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情感。《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有关彩陶的图片,选取自己喜欢的彩陶造型进行创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知环节将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制作方法和造型特点等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对古老的彩陶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激发对中华古老文化的崇拜感与认同感,在绘画过程中也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二)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
在我们的世界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审美对象,对于不同审美对象的分析和辨别,进而做出看法与判断,就是一种审美判断。因此,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中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审美判断能力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作品。《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彩陶作品带领学生赏析探究,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彩陶,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借此培养学生的表达、理解与审美判断能力。创意实践能力是指发挥想象力,运用一定的绘画工具与材料进行大胆创作,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践而呈现出作品的能力,《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学生根据彩陶造型的对称特点与花纹的连续纹样特点进行大胆创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大胆实践。文化理解能力是指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诠释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含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以校本课程为载体,能够以更丰富的手段将其传承与发扬。彩陶文化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造型特点与纹样特点非常值得学习研究,尤其是其独特的纹样特点,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教师通过讲授古老彩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和彩陶上的代表纹样,来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纹样举例,彩陶文化的代表纹样主要是以鱼纹、鸟纹、植物纹、水纹、蛙纹为表现对象,课程中向学生展示四种不同纹饰的彩陶,分别是舞蹈纹彩陶盆、鱼纹彩陶盆、花瓣纹陶盆和蛙纹彩陶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其纹样特点并大胆猜测为什么古人选择这种纹样进行装饰,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如,水纹与蛙纹,古代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傍水而居,对原始社会的人类来说,水波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之一,水纹也就属于自然模拟,在彩陶中多用于修饰纹饰的边缘或作为点缀,有时也作为主体纹饰使用。④而青蛙生长在人们傍水而居的水中,人们对其也较为常见与熟悉,青蛙的生殖繁衍能力强,所以古代人民借助青蛙纹可能是来表达生殖崇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彩陶中的纹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一件器物都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入到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与赏析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
三、小学美育校本课课程设计反思
在校本课程的选择中,传统文化要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渗透。将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将彩陶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饮水思源,探究文化作品的根源,想象古人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境之下制作,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革、演变,才将其保存下来,给予后人怎样的影响,挖掘其美育文化。在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塑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尹少淳教授(2018)曾对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做出过说明:“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⑤《古老的彩陶文化》一课设计了一项游戏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以连连看的形式根据提示信息将破损的彩陶拼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彩陶,教师引导学生,假如你是一位文物修复工作者,你能将这些破碎的彩陶复原吗,以此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新时代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校本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学生要具备这些能力,更是对美术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些核心素养通过有意义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从“教的专家”转变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带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培养学生面对世界、面对生活所需具备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能力,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霍明珍 孙晓昕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