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中外造园艺术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以全面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已有认知和能力为起点,提炼“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梳理课程内容,修订课程大纲,研讨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融入课堂,凸显“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最终提出最优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中。
关键词:思政元素;思政育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中外造园艺术比较”是面向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分析与评价国内外优秀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作品或设计方案。本课程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设计的服务和创新意识、提高设计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1知识目标
熟悉中外造园艺术各自的产生、形成、发展及现状;理解并清晰阐述中外造园核心概念、造园方法等基础理论,系统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关系[1]。理解法国、意大利造园艺术的发展和法国、意大利文化发展的重要关系;掌握中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园林艺术的造园手法,以及勒诺特尔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日本园林造景手法。
1.2能力目标
掌握综合运用中外造园艺术比较理论与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造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分析经典案例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空间对比、山水处理、造园技巧等,调研数据分析准确,手绘具有一定表现力。具有综合应用中外造园艺术基础知识和方法及分析中外造园艺术异同能力。
1.3思政目标
提升造园艺术审美素质,获取专业学科前沿信息,提高园林文化、园林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和信息储备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环境设计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综合考虑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与中国诗词、绘画、书法、戏曲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园林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设计与动手能力的目的。在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中,增强园林服务社会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建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凸显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2学情分析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以艺术生身份入学[2],本次教学创新起点为全面分析本专业学生,分析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及学习问题。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法及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法分析数据,发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数字、计算公式接受能力较弱,对图形、色彩及空间感受较为敏感。以往课堂教学中对中外园林案例中涉及计算过程比较抵触,对逐条讲解理论等知识点不感兴趣,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探索更能符合本专业学生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课程设计中,尽量将文字及计算转换为园林设计图纸、分析图,并剪辑和知识点对接的教学视频。
3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过程中三大“痛点”问题
3.1如何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对学生实践创新不够重视。如何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加强课程实践环节,依托工科大学背景、凸显学校特色,与交通设计院校外导师加强合作,指导学生以课程实践作业为基础,注重与后续课程联系,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3]。
3.2对课程思政建设不系统
本门课程思政重点为凝练思政元素。通过前期数据调研发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90%为艺术类学生,他们对自己设计作品往往定义为美学范畴,设计作品往往以美学、观赏角度为前提,课程设计中采用抛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起源于山水画、园林与绘画、诗词、书法、戏曲等艺术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将文化自信与传承、保护环境和强化为社会服务意识确立为主要思政切入点。
3.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课后系统薄弱
传统线下教学方式需要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尝试将校外导师评价列入课程考核体系。课后系统需要增加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及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4创新理念及思路
4.1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
“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教学改革分阶段持续改进(见表1)。思政教学方法创新采用以下5种形式:①案例讲授法。知识点讲授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视频动画配合语言讲授。通过视频案例,讨论新知识点,创设情境,讲解相关概念及内容。理论内容讲解多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4],讲解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案例,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②启发引导式。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授课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采用讨论式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重点与难点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布置讨论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参与课堂讨论。③线上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④课内讨论和课外答(质)疑研讨相结合,线上(课程平台)与线下答(质)疑研讨相补充。⑤课程思政导学。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展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考虑我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地位、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激励学生投身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4.2问题导向为主线,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课程
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方式,剪辑与知识点对接的热点社会问题教学视频,如城市“草坪热”现象、“被暴雨淹没的城市”等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自发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问题,课程从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三方面入手。
4.2.1高阶性。将课程理论知识与中外园林实体项目结合,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复杂园林元素能力,锻炼学生高级思维形成。具体采用当代园林设计有难度的热点问题。具体模块为:园林种植艺术。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通过视频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5]。最后通过讨论式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最终完成对植物复层混交群落种植工程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对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分析,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及文化创新意识。
4.2.2创新性。选取能体现“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模块。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绵城市”等最新理念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结合生态园林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前瞻性创新意识和服务民生的设计责任意识,树立职业价值认同感。
4.2.3挑战度。选取课程中难度较大模块:中国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融合设计难题的挑战。中国园林为世界园林之母,结合中国名园典型案例,分析中国园林与诗词、绘画、书法、戏曲关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主动学习。分析中国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意识,将传统文化与园林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5创新方法及途径
5.1问题导向为主线,学生学科竞赛反哺教学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采用问题导入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本专业可以为社会做点什么贡献。与校外导师合作,精选优质学生课后作业参加学科竞赛,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学科竞赛反哺教学。
5.2课程思政元素凝练
“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蕴含思政资源丰富,如何在课堂上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课程思政为重中之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按以下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调研阶段。对往届学习过本门课程的学生及毕业校友展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问卷调查,对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思政课程相关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研讨。第二阶段:凝练课程思政元素阶段。认真分析总结“中外造园艺术比较”现有思政资源,同时结合毕业校友反馈数据及可借鉴的思政课程建设教学资源,通过详细的研讨和论证,制定并整合提炼思政元素,以确保思政元素顺畅地传递。第三阶段:思政教学改革方案的确立与实施阶段。掌握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讨论确立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想与初步实施方案[6],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细化考核方法,完成分析中外园林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完成当代雨水花园、园林生态河道等前瞻性专题建设,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第四阶段:教改总结与反思。总结教学方法,展示教学成果,收集意见,开展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反思。
5.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课程,完善课后评价系统。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异步Spoc课程,课外布置“爱课程”慕课优质教学资源,有效使用“学习通”APP,课堂采用“学习通”APP签到与课堂讨论等形式,并选择一部分学生答案投影到教室屏幕上,供大家一起学习探究。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增加学生自评、互评制度。尝试将校外导师评价列入课程考核体系。改革评价办法,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对教学设计评价。打造精细、异质、创新、开放课程,注重学生对课程的正向反应和积极反馈[7]。
6结语
“中外造园艺术比较”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设计成果实践使用推广计划,贯彻学生为中心,实现全课程贯穿思政育人教学模式。实施拟在环境设计专业班本科生中进行试行。解决课程存在的三大“痛点”:①问题导向为主线,通过学生学科竞赛反哺教学。教学设计中采用抛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为抓手,围绕“凝神、起兴、点题”3个方面展开。加强课程实践环节,依托工科大学背景与交通设计院校外导师加强合作。基于核心知识点和学生参赛项目驱动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训练”的培养模式。②课程思政元素凝练。本门课程自带大量思政元素,重点为凝练思政元素,防止“两张皮”现象。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将文化自信与传承、保护环境、强化为社会服务意识确立为主要思政切入点。③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性课程。
作者:钱媛园 胡默涵 张森杰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