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微课程设计开发和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感器技术及微课程设计开发和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感器技术及微课程设计开发和运用

【摘要】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是技工院校航空专业一体化核心专业课程,文章对其进行微课程的必要性分析,并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施SPOC教学模式时,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辅助,并设计多维度的微课程评价标准,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微课程;传感器;开发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引起了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对微课程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广泛关注和学习。本文针对技工院校的一门核心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先进行微课必要性分析和研究,然后探索微课程设计开发,并将微课程上传到线上平台,优化课程线上资源,在进行SPOC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教学时,采用微课程模式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协助性教学后,优化丰富教学方式和质量。

1实施微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微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一种拓展,以短视频为主体,突出学生为中心,进行线上学习、移动学习的辅助性学习资源,突出了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等特点,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使用零碎时间去阅读和观看,有利于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发展。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作为航空专业理实一体化核心专业课程,专业知识性广而深,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而且现代传感技术发展比较迅速,教材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最先进的传感内容,而且上课时间和师生的精力都比较有限。技工院校学生课余闲置时间比较多,文化知识水平不一,专业基础水平悬殊,学习时视觉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操作方面也缺少一定的思考和创新。而微课程教学能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去选择移动设备参与在线资源的学习阅读,也可以反复学习微课程相关知识达到加强理解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文有必要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微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应用探究,以进一步更新优化在线资源,激发和驱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乐趣,减少老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丰富和优化教学模式。

2微课程的设计及开发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微课程总体设计流程详见图1,涵盖了微课程的前期(必要性)分析、设计开发、教学实践和评价反馈共四个方面。

2.1微课程的教学内容

设计将微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微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两方面。微课程内容需要体现出易错点、重难点或者技能点,在设计开发微课程前,需要先整理和选取相应合适且典型的知识点,本文所选取的微课程内容详见表1,每个教学项目均对应一个微课程。要开发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高质量的微课程,教学活动环节是关键。教学活动环节一共设计了案例引导、情景探究、任务明确、重点细化、运用提高、特色阐述和拓展训练,针对性地设计了与其相对应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目标。

2.2微课程的详细开发过程

2.2.1资源筹备

微课程开发成功的前提是需要充分筹备微课资源,微课程录制前,教师需要筹备微课程相应的教学资源,比如,实训工具、微课件、试题、案例等。另外,还需收集与知识点相对应且能使微课程形象生动的图片、动漫、乐曲及视频等素材资源。

2.2.2脚本设计

录制一条清晰而又明确的微课程至关重要的条件是脚本设计,脚本设计主要包含了选题、教学过程、音频解说、时长以及字幕设计等。

2.2.3微视频录制

依据微课程风格要求,主要采取了两种微视频录制方法,对于原理解析类,采用电脑(含麦克风)对PPT进行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9),对于讲授操作类,采用摄像机或者手机进行拍摄。

2.2.4微视频后期处理

微视频录制好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功能性,本文分别使用了会声会影X10以及CamtasiaStudio9两款软件进行后期的剪辑、美化等后期处理。

2.2.5反思优化

前面4个步骤都完成之后,还需要反思、调整整个微课程的方案,针对教学反馈,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微课程方案设计。

3微课程的教学实践

本文主要针对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18级高职班的学生而展开微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将录制成功的微视频和相关资料上传到在线课程平台,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SPOC教学模式设计,并采用微课程进行辅助实践研究,具体如下:课前,微视频等相关学习资料将由教师上传至课程线上平台,完善优化线上资源,跟学生线上沟通和问题搜集。根据教师制定的课前微学习单,学生完成学习资源观看及课前练习等环节,这样学生能形成初步的知识概念,并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为课中教学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课中,运用微课程协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消化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主要包含任务设定、任务探究、任务实践和任务提交。课后,学生利用课后任务和微课程资源对重难点、技能点进行巩固复习,基础好的学生可深入完成运用拓展任务。此外,学生还可进行课后评价和总结反思,教师进行线上答疑和效果跟进,以进一步完善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4微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

为了验证微课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分别采用了微课程设计评价和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多维度综合性的考核标准。微课程设计评价方面主要包含了微课程知识点、教学设计、微任务单、脚本设计、技术性、交互性和教学资源,突出了“学生、团队、教师”三个方面的评价,以便及时优化调整微课程。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线上占2/10(过程表现1/10、成果表现1/10)、线下占8/10(课中7/10和课后作业占1/10),其中,课中包含了过程表现2/10、课中成绩3/10、终极考核2/10。

5微课程教学质量验证

对比无微课程辅助的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17级学生的教学效果发现,有微课程辅助的18级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均得到了明显而有效提高。第一、学生闲置的时间和手机被充分利用于学习,学生可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使用零碎时间去阅读和观看。第二、短小精悍的微课程能使学生思路集中,高效学习,而形象生动的微课程,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基础不一的学生能反复观看微视频,起到个性化有效巩固的学习。第四、能避免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师还可通过微课程进行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模式。此外,对34位学生、5位组内成员和8位教师对微课程展开满意度访谈和问卷发现,尚存在微课数量需要增加、涵盖面需要拓宽、质量需要继续优化、开发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6结语

本文针对技工院校的核心理实一体化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微课必要性分析、设计及开发,并优化课程线上资源,进行SPOC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教学时,运用微课程模式展开协助性教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验证和提高,学生可个性化、高效地展开学习,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也能因材施教,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丰富和优化了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德乾.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的微课程设计[J].职业,2016(12):146.

[2]刘馨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锦州:渤海大学,2017.

[3]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26-33.

作者:孙丽华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