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美术设计课化难为简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生对美术设计课的兴趣虽颇为浓厚,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因设计的创新性而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兴趣下降,甚至害怕上更需开动脑力的设计类课程。因教材中设计课内容多侧重设计技法的讲解,缺少贴近当代学生生活的主题性支撑,二者设计课自身内容亦有难度。笔者就如何降低设计课难度,提高学生对设计课的操作能力进行探索。以主题带动设计技法的方式和激发学生情感的方式提高美术设计课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设计;创造力;主题;情感;视觉艺术教育
美术学和设计学并列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在高等院校中,设计学已经和美术学分离。反观,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仍然将设计作为其中的一个模块。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近两年,美术教育正逐步向以创意为目的的视觉艺术教育转换。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力的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最重要和基本的内容。美国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赫伯特·西蒙说过:“设计既是行动的工具,又是理解的工具。”具有极强的启智作用。随着AI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体现在美术学科上,比起向学生传授可能被机器取代的单纯技法,更应该设法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拥有利用创造力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故此,笔者认为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领域作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模块,将在未来的美术课程改革中成为突破口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课程标准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中指出,本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而“应用”一词,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要了解设计的知识,善于关注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能够根据意图合理选择媒材及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和生活的愿望。由上述可见,“设计·应用”领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然而,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设计·应用”这类需要积极思考及动手的美术课,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课堂作业也很难高效完成。久而久之,需要花费更多思考时间及动手时间的设计课程让孩子们兴趣降低,甚至产生逢设计课便倍感压力的状况。究竟是什么导致学生对设计课力不从心,兴趣降低?据笔者教学观察与整理,现做如下分析:
一、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力不从心、兴趣降低的原因所在
1.设计课的内容缺乏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性支撑。设计课讲求实际的应用,这些应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仔细翻阅教材内容便不难发现,内容设置大多缺乏相关的主题支撑,只是在《让世界更美好》《青春风采》等课中略有提及,而且这类主题较为老套,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我们的美术作业却多围绕主题展开设计,比如为学校运动会画板报、设计一幅环保的海报等。教材内容与主题的脱节,无疑给学生的作业设计带来不小的难度,这意味着,学生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短短20多分钟内完成这突如其来的关于主题的思维发散并借助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而教材却少有可提供参考的主题范例。据笔者了解,在大学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一项有关主题的设计类作业,往往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完成。对于初中生而言,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内从构思到实操,这无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2.设计课自身内容专业性强,学生较难理解。在《奇特的视觉图形》一课中,面对同构图形和元素替代这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因为教材中关于这两个概念的释义非常专业,且作品也多为相似。无论是同构设计法下的作品还是元素替代设计法下的作品,图形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且教材所给出的对应概念下的图例也缺少代表性。所以要让学生理解设计方法并灵活应用于作品设计中是有一定难度的。
3.教师自身专业限制,导致设计课中有效教学方法的缺失。美术学科种类繁多,教师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设计专业人才较少,大家对设计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较为缺乏。因而美术设计课对中学老师而言难有创新突破口,也更难把控。大多数教师只能根据教材附带的课件进行按部就班的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多是结合作品进行设计方法的教授,以及该方法下一系列代表作品的欣赏,最后学生根据方法进行作业。将教学重点放于设计方法的教授,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作品缺乏新意,少有自己想法的创造力表现。这样的课堂又如何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应对当下社会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一堂优秀的美术设计课不仅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吃透设计方法,还需要教师确定贯穿整个课堂的主题,并巧妙运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应用。此外,教师还要准备并甄选大量的图片素材,甚至自己做许多该主题下的范例。一堂设计课所花费的精力,可以说要远大于其他板块的美术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工作稍有偷工减料,就会导致设计课堂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
4.美术作为副科,学生较为轻视。初中的学生对比小学而言,课务量大幅增加,还要面临初升高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多地将关注放于孩子的文化课分数和排名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美术课程上,作品较为应付,久而久之,无法从美术学科中找到成就感,兴趣下降。上述原因导致了学生对美术设计课力不从心,兴趣低下。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在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并整理总结。
二、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分别做了解决路径的探讨
1.设计课的内容缺乏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性支撑。首先针对教材内容与主题的脱节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教师备课层面出发,多向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人事物,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一切能够激发这个年龄段孩子情感的特定主题都应该被考虑进美术设计课的备课中。这些主题可以拉近学生与设计的距离,产生对设计课的兴趣。主题的挖掘方式,做如下整理:(1)学生兴趣点的收集让学生在纸张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包括关注的明星、爱听的歌曲、时尚潮流词汇、喜爱的品牌等。教师收齐后进行整理,筛选出那些正能量、对学生有正面影响的素材。(2)社会热点的关注对于初中生而言,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文化学科,在校时间较长,回到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作业及参加兴趣班中度过。他们少有时间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缺乏与社会的沟通。若在美术设计课堂中,教师能够通过视频、文字材料等,提供给学生一个路径让其关注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若把热点引入设计课堂中,并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做关于这一主题的爱国海报设计。相比较以往立意较广的环保主题,这个则更有针对性,学生会更容易下手。此外,其中收获的情感体验也更能激发他们的设计热情,完成的作品不仅独一无二还更为深意。
2.针对设计课自身内容专业性强,学生较难理解这一原因。在依据教材备课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需要将设计的技法巧妙融会到图例中。在结合主题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图例作为导入,在黑板上做出设计的示范,而非单纯地结合课本图片强调设计方法的文字概念。比如,在《字体设计》一课中,教师黑板示范“沟通”二字的设计,随后指引学生关注用了设计方法的位置,并让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方法,教师最后黑板总结。经由教师示范的“沟通”二字,融会了多种设计方法,这样一组字体就已经解决了以往需要花费一节课讲解的设计方法,学生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3.教师自身的专业限制,导致设计课中有效教学方法的缺失。教师自身有专业限制,要提升设计课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网络、书籍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要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自己提前也要完成一份,只有这样才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可能会遇到的教学难点。除此之外,美术设计课上的作品欣赏也是重头戏。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设计审美,并对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赏析的图片进行甄选,这些图片要少而精,不仅具备典型性,还要兼具时尚的设计美感,去吸引“00后”的学生。针对设计课具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笔者的实践,尝试做如下探讨:以主题调动情感①主题一:社会热点以《流浪地球》的热映为例:《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于2019年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累计票房已突破46亿元。《流浪地球》故事发人深省,特效宏大,被很多人冠以“中国科幻崛起”“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中国科幻元年启航”的标签。学生们对此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在教授《让世界更美好》一课时,就可以将该热点引入课堂,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展开公益海报设计的探究。这部电影最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能否用一种色彩表达你此刻的情感?是什么原因,地球必须流浪?如果将这些原因用特定图形进行表达,你可以联想到哪些图形?《流浪地球》还表达了哪些触及人心、发人深省的内容?②主题二:潮流文化以“易烊千玺”的成长路为例。这个拥有万千粉丝的少年,他是中戏的专业第一,也是华为全球代言人。但是你们知道吗?他曾经因为性格较为内向,所以备受非议,但是他一直默默努力,收获了成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通往梦想的路,从来只有坚持这一条!根据对千玺的理解,我设计了“梦想”二字,当学生见到老师设计的作品灵感来源于他们的偶像时,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设计作品,还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这些贴近学生生活、被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潮流文化,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好好利用的资源,也是当代设计发展无法忽略的灵感源泉。通过“易烊千玺”的“梦想”二字的设计,我们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出示另一组关于学生的“梦想”,提问这组梦想你可以解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也是你们的梦想,并点出该字体用到的设计方法。黄色,最耀眼的梦(点出色彩),边说边比画出几个关键位置(笔画相连位置、图像替换位置)。这样的引导和单纯看图分析设计方法相比,学生的接受度更高。③主题三:个性青春例如在《标志设计》一课中,我们先以一组个性迥异的四匹马的标志形象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哪匹马活泼,哪些马强壮,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很快地发现是由于线条的变化。教师继续引导,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三个事物,用三个形容词形容自己的个性,并用线条加以表现。如果让你用一个物体代替它们,会是什么?像这样以关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而展开的教学探究,比以往的常规教学,更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设计上找到着手点。④主题四:校园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当教师展开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教学时,他们一定有很多可以选取的素材。在《动漫天地》一课中,对于那些可爱的漫画形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当老师用漫画形象表现校园故事时,学生则感到非常的新奇,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大家马上找到了兴趣点。这样的漫画故事,都有哪些组成元素?故事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除了四格的还可以是什么形式?⑤主题五:熟悉的人《肖像漫画》一课中,当老师以自己画的班级同学的肖像作为导入,引起了班级的轰动,并且马上将其对号入座。这个时候,教师趁热打铁,问道:“经过艺术处理后,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差萌呢?”选取身边的同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也势必加深了他们对漫画技法表现的理解。综上,围绕主题展开的美术设计课,往往更易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小点切入,在进行创意设计时,他们更易找到着手点。当然,主题具有多样性,教师还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习基础,进行合理的甄选。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并做及时的整理总结。此外,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学生的学情也会发生变化。特别针对设计这种求新的板块而言,教师不仅要思想前卫,还要热爱生活,将贴近学生的主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设计课化难为简,让设计作品形美意深。
作者:无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