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桩锚支护施工课程设计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桩锚支护施工”知识点通过内容选取、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创新与示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遵循“明原理、知步奏、会施工、懂评价”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桩锚;设计;实施
1内容选取
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基坑工程识图、施工工艺、质量验收、简单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基坑监测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2教学目标分析与重难点确定。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施工员岗位能力,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懂构造和会识图的岗位基础技能,懂施工流程和操作要点的岗位核心技能,会基坑监测的岗位综合技能。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工地,对桩锚的组成与构造无感性认识,导致图纸也看不懂,将借助“4D微课+动画”、“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工地”和“企业专家”,把课堂搬到工地现场进行教学。
2教学策略
2.1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与依据。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云班课”等在线课堂进行预习与复习。难度大、很难实现的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来实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通过“实物模型制作”、“线上VR工地和线下现场工地”来解决。做到线上和线下结合、虚拟仿真和工地现场结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1]。
2.2教学手段方法设计。(1)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分层分类教学推进案例教学、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分层分类教学、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2)推行“班级组建+基地入驻+项目实施+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模式,优化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灵活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2.3教学环境。将课程智能化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大数据分析等学习要素有机整合,形成既开放共享又闭环迭代的“有痕”智慧学习场所。加强课堂资源在移动设备的应用,加强大数据的应用,逐步实现课程与资源的精准推送、因材施教[2]。
2.4引用先进教学理念的创新实战。(1)推行“三项结合”的智慧评价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签到与学习时长考勤[3]。(2)采用“角色扮演+闯关游戏的虚拟实训平台”、“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达到明原理、知步骤、懂评价,通过实战演练打造理实一体化。(3)课程思政进《基坑工程施工》
3教学活动
3.1创新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实施虚拟实训平台、VR全景工地、4D微课等,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2在信息化智能化支持下的教学活动。
3.3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中;制定本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
4教学实施
引导学生按照:懂(构造)、识(图纸)、施(桩锚支护)、测(桩锚支护)来开展学习,并利用思维导图,列出知识框架,明确各个任务点。(1)懂(构造)(2学时)就是要懂得桩锚支护的组成形式、类型、作用。通过讲“VR全景工地”学生互动等方式开展。让学生懂得桩、锚杆、冠梁、腰梁等构造形式。(2)识(图纸)(2学时)懂得各构件的大小、长度、配筋、位置等。因图形的抽象性,结合“实物模型制作”、“4D微课+动画”、“VR全景工地”等开展教学。(3)施(桩锚支护)(2学时)构造和识图任务完成后,要学生懂得施工工艺流程、要点分析、仿真模拟、质量验收。利用案例教学法,结合案例项目,选用“BIM仿真软件”、“角色扮演+闯关游戏的虚拟实训平台”等开展教学。(4)测(桩锚支护)对施工完毕的桩、锚杆、腰梁、冠梁等构件的质量进行监测;懂得质量的优劣判别方法。利用案例教学法,结合案例项目,选用“VR全景工地”等开展教学。
5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动手作品和实操练习为导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小知识点对应作品任务,最终学生由易到难、慢慢掌握和消化大知识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学生动手的作品和练习为导向。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通过蓝墨云平台大数据分析,进行课前-课中-课后评价。
6教学创新与示范
(1)采用虚拟施工仿真平台,学生可以反复演练施工工艺,任务驱动式去闯关游戏,提高学习兴趣。(2)基坑监测虚拟实验室平台解决了现实工地环境复杂、观测时间长、现实教学中难以实施的问题。(3)本教学内容遵循“明原理、知步奏、会施工、懂评价”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关注“整、零关系”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2016(05):48-49.
[2]慕光波.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24-125.
[3]牛志强,路晓明.土建类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2013(17):281-282.
作者:贾瑞晨 甄精莲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