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变电运行》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变电运行》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按照理实一体化要求对《变电运行》课程进行设计,贯彻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新建实训基地的作用,使仿真系统支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实际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基于变配电值班员岗位工作过程,参考技能等级评价考核标准,对课程教学项目进行重构,设计教学目标和考核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劳动观念。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标准;职业岗位标准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实训基地的加快建设。我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吸引企业资金联合新建了仿真变电站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及企业员工变电运行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质的实训场所和条件保障。本文依托变电站仿真实训基地,结合变电运行课程需求,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对变电运行课程进行改革,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一、教学项目设计

《变电运行》课程服务面向的工作岗位是变配电运行值班员,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基于变配电值班员岗位工作过程,参考技能等级评价考核标准,将《变电运行》课程整合为四个教学项目,共48课时。

二、教学目标设计

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监控、倒闸操作、异常及事故处理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从事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岗位(中级工)所必备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巡视、监视、调整调节、倒闸操作、异常和故障处理,以及设备管理和日常记录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帮助学生适应专业相近的其他岗位,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严谨求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乐观的品德。以项目一为例设计各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策略

教学项目由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安排教学内容,采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证教学效果。运用归纳教学法,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视频引导、资料查阅等,归纳总结知识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微机变电运行技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和个人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3D动画仿真、变电站仿真系统、VR虚拟现实操作系统等教学资源,解决保护装置内部结构看不见、带电设备摸不得和工作过程难考核、难再现、难共享等教学难题。

四、教学资源

为满足教学实施,该课程建设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对应有典型客户配电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完备。配置有变电站3D仿真系统、保护调试仿真软件、VR变电站设备仿真系统等虚拟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仿真练习平台。

五、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采用虚实结合的任务引领型教学理念,依托变电站实物设备、变电站3D仿真系统、变电站考核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考核方案的制定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考核成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网络教学平台成绩、课堂任务成绩、仿真考核系统成绩、实操演练成绩和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0%、30%、20%、30%和10%。其中网络教学平台成绩由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生签到、完成测试、参与讨论和学习课件等情况按照设定比例自动给出;课堂任务成绩是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给出;仿真考核系统成绩是学生在仿真考核系统上完成仿真操作,系统对照标准操作步骤自动给出考核成绩;实操演练成绩是教师对学生穿戴安全工具规范性和实际操作过程打分,学生通过视频连线观看其他组操作过程并打分,实现小组互评,综合教师打分和小组互评给出实战演练成绩;综合素质主要考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否热爱劳动、团结协作,培养电力人的职业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六、结语

本文按照理实一体化要求对《变电运行》课程进行设计,贯彻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新建实训基地的作用,使仿真系统支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实际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该课程适用于电力类各相关专业,受益面广。课程开发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参照变电站值班员岗位职业标准,其开发成果可作为现场变电站值班员或电厂电气值班员的培训项目,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峰杰,郭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压电器运行与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27-128.

[2]吴娟娟,孟凡,皮薇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6(102):10.

[3]王迪,吴娟娟,李强.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J].科技视界,2017(19):154-157.25

作者:吴娟娟 单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