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幸福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拥有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积极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通识教育;幸福心理学;课程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更要从道德情操、审美怡情等方面培养完全的人,要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为旨归。众所周知,国内大学教育目前仍以专业知识为主,这种单一教育目标容易导致人的“物化”或“技能化”,产生情商与智商不匹配、人文与科学不相容、基本道德感下滑等问题,不仅会压抑个人全面发展,还会阻碍社会共同体建构。因此,大学教育中必须实施通识教育来防止该问题发生。通识教育,就是把“知识”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知识性的教育”,通识教育在我国发展呈上升态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成立更将其推至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平衡与弥补,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的概念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首先,从教育性质来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次,从教育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是造就目光远大、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感之人才的、高层次的文明教育与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要和谐发展;其三,从教育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类兴趣、涉及所有学科、兼具准确性和一般性的知识,是关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具有非专业、非职业和非功利性的特点。纵观中西方文化,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博学多识才能融会贯通,只有通识教育才可造就“通人”或“全人”。在西方,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只有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才能够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将该种思想进一步发展,他明确提出,对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英国近代教育家马修•阿诺德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普遍认同,无论是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还是极力倡导文理交叉的哈佛大学,亦或是最早建立通识教育本科体制的芝加哥大学,都试图将“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中国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大学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015年11月,北大、清华、复旦和中大四校共同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推动通识教育在中国乃至华语地区的发展。时隔两年,该联盟成员即增至44所,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地如火如荼,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形式竞相展开,本研究的“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成型。

二、幸福心理学概述

幸福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它主张利用目前较为完善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善端。积极心理学指出,心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那些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积极发展的因素,进而增进个体的幸福与健康,促进社会的安定与繁荣。2000年,马丁•赛里格曼等人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吹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号角,主张从三个层面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乐观、希望、福乐和幸福感等;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公正、仁慈、智慧等;群体层面重点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幸福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哲学领域,“幸福”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与焦点,甚至被看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代名词。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国内外各名校纷纷开设了有关“幸福心理”的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提升个体幸福感。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幸福心理学定义为一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人类美德与善端,帮助人们体验快乐、获得意义、实现幸福的课程。很明显,幸福心理学的课程目标、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及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三、国内外“幸福课”课程沿革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主张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幸福课的实践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赛里格曼于1999年在这里开设了探讨快乐与幸福的课程。2006年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大学开设幸福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练习、冥想和记录等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幸福,幸福课因为选课人数众多而被推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英国惠灵顿公学的幸福课实践则显得更为实用,该校校长安东尼•塞尔登很早即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潜力,他从2006年开始每周为学生安排一次幸福课,与哈佛大学不同的是他没有采取讲座的形式,而是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体育锻炼、宗教教育以及瑜珈和冥想等众多元素加以糅合,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关注身心健康、合理调节情绪以及实现理想抱负。哈佛大学与惠灵顿公学幸福课的巨大成功,反映了人们对于幸福普遍与迫切的追求。香港也随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幸福课实践,1999年开始的“成长的天空”课程计划和2005年开始的“共创成长路”课程计划使得上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在境外幸福课成功案例的启示之下,一大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试水幸福课:浙江大学心理系的徐青模仿哈佛幸福课的体系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华东师大的叶斌和韩晓燕引进香港课程体系并在上海中学加以实践;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提出了积极团体辅导的概念;复旦大学的曹高举开设了幸福心理学课程并完善了网络资源;清华大学的彭凯平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积极心理研究中心。幸福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足以显示出国家和民众对于幸福的日渐重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的幸福实践课程必将让更多受教育者从中受益。

四、“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设计实施

在全国高校通识教育蓬勃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宽容的态度、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于2016年11月下发了《关于开展校级通识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经个人申报、专家评审和学校研究,共确定10门核心课程和187门选修课程,笔者申报的“幸福心理学”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获得了学校资助。目前该课程共完成2个轮次的教学,选课人数分别为47和166人,从两次选课人数变化可看出,大学生对于“幸福”这一人类永久主题日益关注,“有快乐、有意义、有支持、有德行”的幸福生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幸福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拥有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积极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课程的内容围绕三种最重要的生活结果(体验快乐、人际关系、追求意义)展开,涉及四个方面:(1)幸福心理学理论部分(4课时),主要探讨幸福哲学与幸福模型;(2)积极情绪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乐观、沉浸体验与主观幸福感;(3)积极关系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感恩、宽恕、依恋与亲密关系;(4)积极应对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韧性、弹压与心理资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总学时为18学时(16课时讲授+2课时考核),每周2学时。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特点,课程采用边授课边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冥想反思;心理测试;视频赏析;游戏分享和角色扮演等。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以团体活动课为主要载体的授课方式最受大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2]哈佛委员会(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杨晓峰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