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机场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机场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

摘要:

以河北省承德机场陆侧区景观实施为例,探讨机场景观地域性的必要性,以及展现机场景观地域性的要素:包含从场地的人群出发,满足机场功能的要求;从场地所在的城市文脉出发,创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地域性景观;从场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构建与场地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生态场所。

关键词:

机场景观;陆侧区;地域性

河北省承德市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中避暑山庄及其周边的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承德位于山区,铁路、公路交通不便,机场的建设将会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快捷、安全和舒适的旅游条件。根据承德机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承德机场的定位为承德的旅游门户。要求机场的景观应体现承德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展示承德的形象和空间面貌,彰显场地的地域性。

1满足场地人群的功能需求

首先从明确场地的服务人群出发,使景观的塑造满足使用人群对场地的功能诉求。根据机场的系统划分为空侧区和陆侧区。陆侧区主要是使用地面的交通系统进行各种交通方式和活动场地,是将城市的各区域人群和货物汇集到机场,或由机场分散到城市各区域,起到与城市对接的桥梁作用。其主要服务的人群为:出发和到达的旅客、机场工作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迎送观光者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陆侧区应确保各方服务人群进出场地的安全、交通便利、快捷和多样景观体验的需求。

1.1基于场地安全功能的景观元素配置

从场地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景观植物规划上应该保障飞行安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内容。

1.1.1生态防鸟

在机场景观植物设计中应重点防止“鸟撞”,确保飞行的安全。因此在种植规划上,跑道和滑行道中线两侧150…m范围内不允许种植树木,满足飞行的净空要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应选择对鸟类无吸引力的种类,使用月季、野蔷薇、小檗等带刺的植物,减少鸟类食物来源,营建不利于鸟类生活的生态环境。

1.1.2空防安全

在飞行区、候机楼禁区、油库、重要生产保障区域范围周边,不得有树木影响电子监控设备,不得有可提供隐藏的灌木丛等。在飞行区的周围5…m范围内不得种植乔灌木,确保飞行安全。

1.1.3防灾减灾安全

机场的绿地规划设计,应选择具有防火特性的植物,构建具有防火功能的植物群落,形成天然的防火屏障。尤其在油库等场所应避免种植松类等高油脂植物。航站楼周边应设有相当规模的绿地,形成应急避难的场地。

1.2基于便利交通的陆侧区规划设计

交通便利是陆侧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前提。承德机场的航站楼由单体建筑构成,地面交通系统采用便捷连续的布局形式,连接各个功能区,互通便利。道路的景观处理上,创造开敞、简洁的景观空间,强化安全、便捷的通行功能。公共停放和租用车辆的停靠,采用集中的布局方式,与航站楼和城市交通快速便捷的连通。设计通过林下生态停车,消解大面积硬质铺装带来的视觉上和生态的不良效应。

1.3满足景观体验需求的景观系统建设

从景观体验上看,应满足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观景、驻景、游景的不同体验需求。园区结合功能建筑塑造不同体验的庭院,有为游客提供观赏的山水景观,有为游客和工作人员营造的休憩场地,将各景点串联打造移步换景的游园体验。运用植物、枯山水、小品等元素打造宜人的各类空间。

2城市文脉的诠释

城市文化、历史背景的表达是景观地域性展现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师创作中形式语言的来源。承德因避暑山庄而繁荣、闻名,它是承德的文脉核心、观光的圣地。设计以避暑山庄的山水格局为蓝本,运用中国园林集景式布局形式,形成步移景异的园林效果。结合功能建筑,打造五大庭园,并将其精心串联,构筑大景区下园中有院、由院成园的避暑山庄特有布局手法。沿航站楼中轴北侧为集中式停车和城市接驳的交通之地,其景观是展示机场特色和城市文脉的重要界面,也是整体景观的核心。设计上取中国园林“移天所地在君怀”的核心理念,构建君览天下的庭院。用现代手法表现了避暑山庄的“宫殿区”、“湖区”、“草原区”和“山景区”,寓意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手法上采用回字形构图,表现避暑山庄“大山宫、小山霍”的布局形式。与“水流云在”景观节点一起,打造机场的迎宾中轴景观。在中心节点分别设计3个岛,表现避暑山庄1池3山的特有内涵。“水流云在”在中轴景观沿线上,设计上取避暑山庄第36景“水流云在”。设计镜面水池,四周形成跌水景墙,水面倒映蓝天白云,在意境上向经典致敬。综合办公楼北侧庭院为工作人员休憩的场地,设计取避暑山庄第26景“云帆月舫”。用木平台及廊架表现“舫”,中心开敞草地表现“湖水”,周围布置折线小路、小平台等,营造一处供工作人员午间休闲的空间。航站楼东侧和西北侧为机场的预留用地,在设计上也提取避暑山庄的景点为蓝本,运用自然地形及园路,大片为缓坡草坪,局部种植丰富的树木,塑造四面云山和云山胜地的自然生态景观,也为后期开发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场地。

3场地独特自然环境的展现

不同地域的景观受其所在场地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也必将反应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状况、水文地理等状况,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风貌的同时,也体现对场地自然的敬重和保护。承德机场位于低山丘陵区的山脊上,机场的建设对于山区的生态系统、地形地貌有较大的干扰性。因此,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对周边生态环境予以修复和补偿。

3.1生态修复区

首先在机场的外围边界构建一个过渡区,成为与外围山体的缓冲带,形成生态修复区域。重点对机场周边开挖形成的高陆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对于边坡的坡脚防护采取挡土墙、护脚墙等工程措施,防护大量水土流失。对于坡面防护,采取带有骨架型的灌草护坡,保持水土。

3.2地形地貌

机场所在的丘陵山区动用土石方量较大,从而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设计主要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植物措施主要是运用植被群落固化土壤,保持水土。工程措施是运用工程防护技术防治水土流失的发生,包括边坡防护、截排水设施等。其中截水设施运用生态雨水收集系统和排水沟相结合的方式。生态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运用下凹式绿地和溢水管的设置,延缓雨洪排泄高峰,增加雨水渗透的机率,保持水土,同时,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当雨水量过大时,通过排水沟排出场地外。

3.3生态植物

植被选择的基本原则为“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在机场与外界连接处,构建生态缓冲林,通过茂密的树林来隔离噪声,并强调机场与周边郊野风光的协调与融合。陆侧区内的植物,在考虑机场种植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

3.4低碳维护

以低成本维护、构建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为目标。场地采用低冲击开发技术,通过透水铺装、绿地自然排水系统和雨水花园收集利用雨水,涵养水土。种植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做到低碳维护,以及节能减耗照明设施的运用。

4结论

机场景观作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首要名片,其设计应该从场地本身出发,分析场地人群的需求,满足机场功能的要求。从场地所在的城市文脉、地域文脉出发,将其注入机场设计之中,创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地域性景观。从场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构建与场地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生态场所。

作者:刘婷 单位:北京易兰城乡规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捷,牟奇峰,马志刚.机场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5.

[2]肖辉.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