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儿童需求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探索
探索对于儿童期至关重要,校园景观中的动植物、高处、柔软元素、模仿游戏、合围等都提供了儿童探索的机会。针对儿童探索的安全、激励和发展都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原则。校园景观应该提供知觉体验、提供控制感、提供不同层级的挑战、提供选择和提供幻想的游戏材料,从而使儿童能够探索他们周边的世界。
(2)水
也许对于儿童而言,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校园景观中探索水。水是校园景观中儿童最渴望的景观元素,但是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成本因素,在校园景观中却很难提供给儿童。
(3)柔软元素
儿童通过把玩泥土、树枝和树叶等校园景观中柔软元素,可以发展构造和创新能力。对于儿童,理解这些物质形式,使他们懂得湿土比干土更容易塑形,水流将冲毁由树枝和沙子构筑的大坝。这些对于儿童了解和发展空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4)高处
虽然高处给予儿童脱离地面的感觉,提供了独特和兴奋的俯视视角。但其安全问题仍受到关注。实际上有许多安全的方法能够提供儿童高处探索的机会,如设计良好的树屋和活动塔楼等。精心的垂直空间设计,辅以儿童的安全教育,能最小化风险。
(5)活动
儿童身体发展是景观空间关注的重点。为保证儿童期的健康发展,儿童心智和情感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儿童可以积极活动的安全场所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儿童对于身体活动的空间类型需求是不同的。一些儿童喜欢群体活动,而有些儿童更喜欢独自游戏。此外,儿童自身能力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所喜欢的身体活动。儿童应能够自我控制参与程度,从而保证在不受威胁的氛围中的身体发展。就如身体活动应该给儿童带来乐趣和舒适一样,相应空间也应该多样化,从而满足儿童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
(6)模仿
创新性的活动在儿童期非常重要。儿童期的创新能力是最强的,若没有进行培养就会失去最好的时机。通过健康活动环境的鼓励和激发,儿童将会发挥想象力,改善自身心智和潜能。儿童通过思考丰富他们的游戏细节,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娱乐。模仿空间也是易于提供给儿童的。自然环境是鼓励创新的最好场所,儿童能够在他们的活动中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如树枝、叶子、橡树果和石头可以代表下午茶中的餐盘和食物。只要给予儿童合适的材料,他们将会发挥无穷的想象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且这种可能是无限的。
(7)合围
儿童需要让他们感觉安全,可以进行思考和独立活动的场所,以避开来自成人的直接监控。这实际上是儿童对于自由感的基本需求。安全环境中良好的合围空间应该能够避免成人侵入儿童所追求的私人空间,并且保证儿童安全。
(8)植物
当为儿童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小心考虑植物选择。植物不仅要吸引儿童,而且要在他们活动环境中保证安全。两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必须考虑:一是植物是否有毒性或是其某些部位有毒,二是植物是否有致害部分,如有刺、倒钩或是锋利的叶片。许多常见的植物或是其部分对于儿童可能有害或是致命,银莲花、怀芋、毛地黄、绣球花、马缨丹、喜林芋等,如果进食都是有毒的,孤挺花和黄水仙的球茎,苹果和女贞树的叶子,苹果和紫藤的种子,东青和女贞的果仁都是有毒的。校园景观中植物配置要能够提供特殊的吸引力,激发儿童的兴趣,通过它们明亮的颜色、不同寻常的形态、果实、花朵或是其他部分可以创新地运用于儿童活动、项目和艺术创作中。
(9)动物
植物是儿童户外空间最基础和靓丽的组成元素。同时,植物另一重功能是吸引动物进入到儿童空间。对于动物的观察是儿童期最美好的时光,有益于儿童对于自然的探索和动物的认识。将动物引入到校园景观并不是复杂的事情,甚至在都市环境中鸟类和蝴蝶都很容易进入儿童空间。在校园景观中必须提供一些食物、饮水、遮蔽和场所以便于动物的繁衍。提供食物最好利用自然资源(当地绿色植物),树、灌木和其他植物能够产出果实、坚果、浆果和种子,这些对于动物都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叶子、嫩芽、花朵、花蜜和花粉也同样重要。通过自然食物链提供动物食物,儿童能学习到关于生态环境中动物最好的培育食源。
二、基于儿童需求的日本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日本福冈市立壱岐南小学景观设计
壱岐南小学坐落于福冈市的边缘,学校教学楼合围空地原为水泥地面,按机动车停车场使用。景观设计师根据儿童绘制的图画、搭建的模型,和他们所表达的想法,提取出校园景观中的需求元素(如下表),并最终为儿童规划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学校花园。自2003年建成以来,该校园景观已经成为了儿童和老师进行各种游戏和户外学习活动的场所。其中池塘及水渠由专业景观公司修建,满足了儿童亲水性的交互需求。2006年,根据儿童新的需要,除了校园景观中原有的沙土堆,景观设计师又设计了儿童能够攀爬的景观设施,并加入到校园景观中去。这些景观设施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安全问题,根据儿童身形尺寸进行设计,提供了儿童从高处观察环境的独特视角。同时,校园景观中引入了42类陆生昆虫,10类水生昆虫以及11种鸟类。现在该校园景观已经成为了区域生态网络中一个小型生态群落节点。
2.日本富士幼儿园景观设计
蒙特梭利的教育原则和建筑景观的方法在日本富士幼儿园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通过基本感知进行学习是建筑景观设计师和校园师生共同追求的主要设计方法之一。除了是日本最大的幼儿园外,日本富士幼儿园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有利于增进儿童个体发展和所有儿童的自我展现。从整体看,富士幼儿园实际上是一个呈椭圆形“屋顶房子”。作为在高密度的都市区中开辟出的空间,椭圆形“屋顶房子”通过明的边界型式标识出自身领域。这对于儿童在椭圆圈形内部空间的活动显得更加安全和进出自如。同时,整个幼儿园内被设计成一个没有墙壁的建筑景观,教室空间、玩耍场所和辅助设施等都融合其中,为儿童提供了能够进行探索和满足他们需求的校园景观。因为幼儿园内空间边界的模糊性,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很难定义。而这也带给了幼儿园老师,特别是儿童在空间上巨大的灵活性。由于教室空间没有墙壁分隔,椭圆形“屋顶房子”中各个教室空间都是相互可视的,这也鼓励了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上课时各班儿童们混合而坐的场景并不少见。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倡导儿童通过探索进行学习,通过给儿童创造一个柔性的学习性结构空间便于他们自我发展。
富士幼儿园的建筑景观考虑了儿童学习体验的真正自由,提供了一个通过活动进行体验的平台。而这一平台除了供儿童自由活动外,还用于非正式的学习和集会。“屋顶房子”包围着的三棵大榉树,实际上也成为了幼儿园整体学习景观中的一部分。榉树树枝如同建筑突出的小刺一般随意地生长,榉树干支的作用之一便是提供自然遮蔽,而建筑则围绕着大榉树,形成建筑与树的交错契合,消除了室内与室外、建筑与景观、空间与环境的隔阂。该校园景观在提供儿童多样活动空间的同时,也考虑配置了安全措施,以确保对各个空间甚至并不危险的空间进行补强。如大榉树的形态非常合适儿童进行攀爬活动,其周边张结了绳网,并且随着树木的生长与建筑交融的关系变化,绳网的张结方法也持续变化下去。
3.日本东十条保育园景观设计
日本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3%不到,但人口却占了全球人口的3%。日本虽然位列世界富国之列,但东京的居民面对的是全世界最狭小的居住空间与最少的绿地。东京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5m2,在全市总面积中东京的公园绿地仅占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东京是如此一个拥挤、紧张的地方。东京的建筑看似布局散乱,但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使得整个大东京区都能被轨道交通有序串联起来。日本的东十条保育园位于东京都北区,由于受狭窄用地的限制,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就是将整栋建筑打造成多功能的儿童游乐园,从而弥补没有庭院景观的缺失。采用的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五层建筑,在靠近铁路一侧修建了户外楼梯和走廊,将各层空间联系起来,并直达屋顶花园。从3层延续到5层屋顶的露台在楼梯侧面设置了滑梯、沙坑和攀爬墙壁,构成了一个供儿童外部游戏的多功能活动空间。高差较大的户外楼梯,在成人眼里都觉得危险,但却带给儿童独特的空间刺激,当然围栏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安全要求,并且照顾到儿童手扶的需要。在临街墙面设置高低错落有致的窗户,在满足建筑通风的需要的基础上,也使儿童有机会通过不同的视线角度远眺城市风景。同时窗户的高低组合也让整个建筑外立面显得更富有生机趣味,形成了室内和室外两个不同角度的风景线。
4.日本釜石市立小川幼儿园景观设计
日本本州岛东北岸岩手县釜石市,在2011年的地震及海啸中遭受重创。由于日本釜石市立小川幼儿园处在距离釜石港5km的内陆,并没有受到破坏,但是幼儿园中部分儿童的家庭住宅受到了影响。小川幼儿园庭院以松软的沙土覆盖,园内各种儿童游戏设施布置其中。松软的沙土既避免了儿童在庭院活动中受伤,同时也提供了儿童利用柔软的沙土玩耍、塑形、模拟各种场景的机会。儿童通常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经历和表达感受,灾后小川幼儿园的儿童常常会利用庭院中的沙池模拟海啸。虽然这种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场景令大人感到震惊和心情复杂,但是心理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儿童经常进行类似的游戏活动,这有助于儿童从情感创伤中得到恢复。
三、结语
当前,离理想差距较大的儿童活动空间,越来越低龄化的过重升学压力(小升初、幼升小),再加上中国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影响着城市多数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校园景观有成为学习环境的潜力,但是良好的校园景观应该是拥有较好的设计质量和设施,能够促使儿童在环境中探索、观察、交互、个体联系、增进关系和拥有感。然而,当我们检视学校那些针对儿童而设计和修建的场所时,除了格式化的攀爬设施和操场外,校园景观却很少能够提供儿童探索和体验的机会。
日本校园景观不仅仅是一个景观,而且是一个陪伴儿童的绿色空间。其校园景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能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作为我国景观设计师,应当重视校园景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用,从儿童的身心需求出发,为孩子们创造出适宜和丰富的校园景观。
作者:王玮 董靓 王喆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中铁二院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