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景观设计教学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景观设计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文明建设的景观设计教学探讨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应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需要一大批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专业人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梳理生态文明建设与景观设计教学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以往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不足,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性的生态认知,以及运用前沿专业知识和参数化的技术手段完成复杂场地设计的能力。这样便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景观设计生态认知参数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当下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人类发展的反思,人类的发展不应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应牺牲自然谋求一时的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景观设计涉及广阔的室外环境,设计内容包含城市环境中的公园、居住小区、广场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河流流域、湿地等。景观设计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能在人工化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在城市的绿地、公园中加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态的庇护。由此看来,景观设计在内涵上呼应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核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类创造更加诗意的栖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以往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人诞生开始,就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人们能感受到朴素的古典生态哲学思想的光辉。然而,在工业文明近百年的发展中,人类对于自然进行了一定的干预,自然生态遭到了一定的破坏[2]。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以后,近几年的景观设计实践开始重视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有了更多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绿道规划、园林小气候设计、城市生态修复等新的尝试,暴露出部分设计人员的知识储备难以跟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问题。景观设计课程是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教学过程综合艺术审美、人性关怀、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业文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景观设计趋向,人类按照自己的审美改造自然,景观环境呈现出精细化、形式化的特点。当面对工业文明产生的城市雾霾、河流污染等问题时,绿油油的草坪、干净整洁的大理石铺地、精于雕饰的文化景墙难以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助力。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部分过于追求精巧的景观设计作品成为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教材。究其根本,是景观设计专业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生态实践,教育先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景观设计教学必须在方法与方式上革新,并对景观设计教学认知体系、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对于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

景观设计教学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树立认知观念、积累专业知识、进行技术操练的过程。其中,认知体系是学生行动的方向,将在未来的景观设计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直接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需要与最前沿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系,同时,学生要保持知识层面的不断更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操练层面需要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参数化训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1.认知层次——建立感性的生态认知

面对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对人类发展的反思,要求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态度。在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审美标准从艺术形式之美转化为生态之美,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自然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与公众教育的观念。

(1)艺术形式之美转变为生态之美

以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是以艺术形式之美为主,是以人类的审美情趣和功利需求为目标而形成的审美意识与价值取向。这样的审美价值取向使部分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追求表面的形式美感而忽视内在的生态平衡。因此,当人们在赞叹风景林带的美时,单一树种的生态不稳定因素也隐藏其中;当人们在欣赏流畅、整洁的水岸线时,部分水生植物和鱼类却丧失了栖息的场所;当人们在气势磅礴的广场活动时,全球的极端气候与地下水减少等问题因为这些坚硬、不透水的大面积铺装变得严重。景观设计作品与设计师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以往追求艺术形式之美的景观作品带来了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这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生态之美的眼光看待自然,重新发掘荒野、棕地、湿地等场所中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重视人地和谐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的审美范畴、审美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相应的生态,为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3]。

(2)“以人为本”转变为“以自然为本”

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注重人的体验和感受,认为环境中的相关要素及其他生物都应以人为中心,在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满足的是人的需求。这样的认知,往往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藐视,使部分人认为自然可以人为中心而发生改变。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不再孤立地只站在人的立场看待周边的环境,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中的所有物种。带着这样的认知,人们重新审视一条河流,它就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休憩之地,而且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组成部分,是庞大的鸟类和鱼类的栖息之地,是植物群落的生长场所。在景观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以“以自然为本”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天调”的境界,从而真正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3)单学科主导转变为多学科合作

景观设计实践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在大尺度的场地设计中往往会涉及地质、水文、规划、建筑、市政等相关专业。以往的景观设计实践往往是在勘测、规划、建筑、市政先行的情况下最后进场,这往往容易造成孤立的设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生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多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并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平台,鼓励学生完成多学科结合的课题。如:引导学生与地质勘探专业学生一起研究场地的土壤成分,找出最优的种植方案,实现土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与水文专业学生一起研究河流的运行机制,为河流打造最优的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共同研究城市的布局,为城市打造缓解热岛效应的风廊;等等。学生通过设计实践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认知观念,为未来处理复杂场地打下基础。

(4)从公众参与到公众教育

生态文明是全民共建的,景观设计创造的人与自然相生的环境,需要公众的保护和审美的共通化。以往的景观设计重视公众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并将其作为景观设计创作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雨水花园能起到控制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和集约用水的作用,绿道系统形成了生物的迁徙通道和城市安全的生态格局。当景观设计逐渐将艺术审美转化为生态审美、将“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自然为本”,景观设计的形象也势必发生改变,雨水花园、绿道在公众的眼里可能会成为缺乏美感的公园绿地。景观设计创造的生态景观环境不是空中楼阁,难以与公众脱离,公众参与应和公众教育相结合,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公众科普与生态相关的知识,引导公众用生态美的眼光看待生态景观设计。杨青娟在《公众教育对可持续雨水管理绿地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研究》一文中阐述了专业人士、受教育者、未受教育者对雨水花园的景观视觉认知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受教育的公众相较于未受教育的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雨水花园的生态之美。公众教育使公众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态景观环境,同时建成的生态景观环境也就成了生态文明最好的宣讲者和示范点。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公众参与向公众教育的观念转变,在公众教育中弘扬社会责任、智慧美德、共同福祉等理念,强调设计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公众能否接受生态景观作品并积极地在其中活动将会影响生态景观作品生态效应的完整性。

2.知识层次——加强生态哲学、法律及前沿生态实践知识

以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以景观设计发展历史、景观设计功能、景观设计组成要素、景观设计方法为主,在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上较慢。建设生态文明是在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是最前沿的景观设计实践发展的风向标。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知识更新也应紧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包括相关的生态哲学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最前沿的生态景观实践案例。

(1)生态哲学历史与理论知识

在以往的景观设计历史板块教学中,教师主要依据年代梳理景观设计发展历史中的代表作品、人物、造景手法的演变,较少单独分析与景观设计密切相关的生态哲学历史与理论,学生难以同生态文明思想产生共鸣,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被公认为是破解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本指南;自然主义的道家思想也一直被视为破解现代困境的一剂良方[4]。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先贤古籍,感受古典生态哲学的智慧,并在课堂梳理、总结生态哲学理论。

(2)生态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知识

当前正值国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新的行业规范。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标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生态保护红线与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地范围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是城乡绿地景观设计的基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供行业规范,等等。学生在掌握这些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正确的景观设计实践,从而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3)前沿生态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知识

生态文明建设为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出新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如棕地景观修复、荒野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网络、低影响景观开发等。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案例讲解中多以经典案例为主,与时代的关联不够紧密,学生在知识层面上难以和当下的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接轨,更谈不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最后阶段可引入最新的生态实践案例剖析,如应对生态破坏问题的景观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解决城市内涝的海绵城市研究与实践,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园林小气候研究与实践,等等。通过对最新的研究与实践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3.技术层次——参数化的培养

在以往的景观设计技术操作层面,往往是学生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灵感进行操作,难以体现设计成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实践要发挥其生态效应,就必须是一个理性、科学的过程。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场地,在分析中学习并掌握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并能运用相关软件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和交互式实时呈现。通过场地调查、分析、设计三个环节的参数化培养,让学生开展理性、科学的设计实践,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场地调查阶段——景观信息参数化

景观设计的场地调查是设计的基础,绝不是简单的一张CAD地形图纸和数张现场照片就能解决的,对场地粗浅的认知会容易忽视其隐藏的生态规律,没有正确认知场地的设计成果也难以发挥其生态效益。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体验案例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实际场地进行改造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认识场地。如,使用测量仪器定量分析认识场地,运用调查问卷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喜好,运用延时拍摄手段与设备了解场地现有使用情况,等等。为发挥设计的生态效益,在场地调查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仪器将景观信息参数化。如,在原有场地上运用Testo表面温度计测量不同下界面的地表温度,运用TR-72U温湿度记录仪测量不同区域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运用JTR09热辐射仪测量热辐射,等等。通过对这种小气候数值的调查,将景观信息参数化,为后期人的热舒适度及可起到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5]。通过在场地调查阶段对景观信息进行参数化处理,为开展理性、科学的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2)场地分析阶段——参数关系建立

场地分析是设计的依据,分析的深度、科学性及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设计成果的生态效益。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分析受学科背景的影响大多偏于感性的定性分析,使分析结果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片面性。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分析和归纳,指导学生进行理性、科学的定量化分析。对前期场地调查阶段收集整理的景观参数可借助ArcGIS、SketchUp等软件平台和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进一步探讨场所景观要素的关联,并通过分析与提炼,采用数值化、图像化的方式加以表达[6]。特别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为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参数化模拟软件,就可以分析和模拟气候(包括日照、温度、湿度、风等)、地形、土壤、水文、植被、构筑物等自然因素。如,通过SketchUp软件分析场地中的光照、周边的建筑视线,建立参数关系,就可以为喜阳、耐阴植物提供更加科学的设计依据,根据光照分析的结果找到合适的场地。通过对场地景观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参数关系建立,为设计的决策提供依据。

(3)场地设计阶段——参数模型可视化

科学合理的分析为设计打下了基础,设计就是在最后做出决策,选择最优生态和最低影响的方案。当面对大尺度、复杂的场地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表现功能,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和交互式实时呈现,以完成最终的设计和表达工作。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土方精算和竖向设计;通过Grasshopper分析雨水径流,优化雨洪管理;通过Ecotect生态模拟软件研究风环境,打造风廊;通过SketchUp分析日照与辐射强度,进行植物种植设计[7]。通过对复杂场地参数模型可视化,形成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直观、科学的景观设计成果。

结语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通过建立感性生态认知,帮助学生树立呼应生态文明的生态观;通过更新生态专业知识,使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科学与实践接轨;通过参数化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理性的景观设计实践。改革后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讲科学、重生态的学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生态问题的能力,拓展景观规划设计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作者:王晓勤 金建华 朱琛艺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