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道路系统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10%左右,是雨水径流、雨水污染的发生、聚集和排放地,又因其本身具有横坡、纵坡和强连通性的场地特点,使得研究城市道路绿地的属性及生态景观设计方法对于海绵城市的推进及实施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城市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案例,对西北地区的道路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建设导致城市可下渗地面逐年减少,“雨则涝,不雨则旱”的现象频频发生。自于2014年10月提出“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方针后,住建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绿色设施“海绵体”的理念被正式的提上日程。

1城市道路绿地

本文对于城市道路绿地的定义来源于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地指城市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场地,其中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城市附属绿地的道路绿带、停车场绿地、交通岛绿地城市广场绿地等,每一类型的绿地又有各自的分支及外延,和城市道路体系一样,城市道路绿地系统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

2国内外道路绿地设计发展综述

城市道路绿地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均匀,且具有高连通性,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而城市道路系统自城市出现以来就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骨架。从城市空间角度分析,道路是划分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并且在分割城市空间的同时又将各空间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道路系统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发展与扩张,同时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从城市特色角度分析,不同的路网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北京、西安的方格状路网,巴黎、罗马的放射状路网,道路的不同形式决定了城市的不同特色。道路绿地依托于城市道路系统,自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绿地的内容也不断地被扩充,停车场绿地、交通岛绿地等新的道路绿地形式也逐渐被设计师所重视,被赋予越来越的功能。世界有记载的最早的道路绿地是以行道树的形式出现的,在公园前10世纪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区被称作为大树路,为道路上通行的行人遮阳避雨。而我国最早出现有记载的道路绿地是在周朝,《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有记载的最早的行道树形式也出现在周朝,主要分布在从首都到洛阳的街道上,被称为“列树”。公元8世纪,唐玄宗建立了路树制度,那时的行道树主要以柳树、榆树、桃树、李树等。到了宋朝城市空间越发丰富、完善,伴随城市发展的城市道路体系也越来越完善,道路绿地也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分化出了不同的类型,但多数都以实用功能为主。到了17世纪,以法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园林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道路绿地除了原先的遮荫、生产等实用功能,还增加了观赏、划分空间等新的属性。截至今天,道路绿地因为其独有的特性,受到城市设计及建设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也对道路绿地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道路绿地由原先的单纯作为城市设计的要素提供观赏作用,演变到了今天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绿地组成部分。道路绿地形式多样,人行道绿化带、机非分隔绿带等可利用其联通性等特点就地解决有汽车造成的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且在解决雨水污染问题的同时,联通城市内的其他类型绿地,构成了整个城市绿地网络系统,形成城市中联通的绿网,实现更大的生态效益。

3LID策略及海绵城市建设

最先提出应该通过出台系统的策略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雨水问题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最早提出了最佳雨洪管理措施,也就是BMPs。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运用,1990年美国又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概念(LID)。低影响开发基于BMPs的雨水利用控制体系,并将这个体系更加地细致化、微观化。LID体系提倡通过各区域运用分散的、小型的雨水基础设施,来解决区域内自身的排水、雨水污染等问题,强调分区而治。发展于最佳雨洪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技术不仅仅涵盖了处理城市雨水问题的技术层面,针对不同的雨水问题、场地条件设置有不同的雨水管理设施,如湿地、生态洼地、雨水花园、生态树池、暗渠等,它还包含了基于LID策略的综合管理实践,其中包含LID的公共宣传、后期维护、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综合问题,确保在设计之后,整个系统的具体落地以及正常运转,始终保持对雨水的有效管控。笔者认为,海绵城市策略是将美国LID策略的在地化运用,是低影响开发策略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相对于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它增加了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其具体的内容可以概括总结成以下3点:第一点是对现有的绿地系统、生态体系的保护。通过对区域内的湖泊、河流、湿地、洼地等原有水域进行统一规划及划分,保护水源及其周边的生态林地。尽量保持其在城市开发前的生态机能,如遇到级别较大的城市降雨,这些沟渠、洼地便可联通,形成天然的净水、渗水、蓄水设施。第二点是对原有的已经因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而破坏的水系以及水系周围的其他自然环境进行统一修复和恢复。因为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自然水系被人工填埋或者污染,失去其原有的生态效益,加之城市下垫面可渗透面积的不断减少,导致城市及其周边水环境越发恶劣,生态可持续难以发展,城市水问题频频上演,所以对原有水系的再修复和恢复就显得至关重要。第三个点便是合理、有计划地开发,即低影响开发。传统的城市建设往往以经济效益为第一出发点,但随着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恶化,需要在后续的城市建设或者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考虑由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后续生态问题,要将生态问题与城市发展问题结合考虑。在城市更新的初期就应在城市空间中预留出水系、林地等生态设施,为城市这个复杂而又整体的有机体留下可呼吸的空间。

4国内建成案例研究

(1)天津万科东丽湖小区。东丽湖住宅小区位于天津东北方向约5km处东丽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270hm2,其中湿地、河道等水系将近60hm2,居民约3×104~5×104人,包括独栋别墅、洋房、高层等多种居住形式。小区远离市区,基础设计建设并不完善,地下管网铺设不足,土壤盐碱化严重。建设初期,开发商为节约开发成本,将基地内的水系改为湿地,建设雨水花园,并通过对场地整个竖向的调整,收集来自道路、屋顶等硬质铺装的地表径流,排进附近的雨水花园中,更多的雨水再通过水渠排至中心湿地,净化雨水。是国内较早利用海绵城市技术的实践案例。除了小区整体的设计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外,场地内的许多景观设计也结合了LID雨洪管理策略,这其中包括了生态树池、雨水花园、旱溪等。总体来说,天津万科东丽湖小区属于中国北方地区较早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经典案例,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符合海绵城市的要求,通过对场地雨水链的设计解决了住宅区排水问题,且湖区、湿地水质优良,维护成本低。但是,在后期实践及维护的过程中还是暴露有一些问题。因为笔者调研时正逢天津冬季,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多选择落叶植物,凋零之感稍显严重;小区道路绿地原本设计旱溪用于雨水的收集、净化和下渗,但通过现场调研发现、一部分设施年久失修已丧失了下渗功能,另一部分旱溪并没有与整个体系联通,实则起不到雨水管控的作用。

(2)镇江金山湖路道路绿地。镇江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市区内进行了多项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本次笔者调查的金湖路是一条新规划的三板式城市次干道,位于镇江市润州区,2015年竣工。与传统市政做法不同,道路在一开始并未铺设雨水管道,而是采用海绵城市做法,道路分割绿带设有开口,绿地种植面覆土低于路面10cm,用椰糠、谷壳等可下渗材质替换混凝土,保证在雨季时,地表径流可以顺利通过倒牙上的开口进入道路绿地,通过过滤、下渗后仍无法排出的雨水会借助渗井排至道路两侧更大的可下渗绿地。通过对项目的实地考察,看出道路的排水方向,两侧人行道为可下渗铺装,无法渗透的地表径流汇集至非机分车绿带。介入LID做法,使得项目的整体造价减少了60%,可使两年一遇的雨水经过绿化带过滤后排掉,20年一遇的雨水不上路面,30年一遇的雨水路面积水不超过15cm,满足国家对海绵城市的要求。

5小结

目前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在发展中,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西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整体发展较慢,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城市雨水管控还处于解决局部场地雨水问题,并没有形成全流程、完整的雨水管控措施;其次,项目建成,后期维护及管理技术欠佳,许多建设初期很好地项目,在后期其实完全无法使用,成为摆设;最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相互组合、配合,西北地区对于各种设施的开发及新材料的运用也属于探索初期。总之,西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希望本文的调研及相关研究能对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晖,徐鼎,李莉华,童世伟.西北大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之生境营造途径[J].中国园林,2013(03):11-15.

[2]韩雪丽.海绵城市指标体系在控规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5(28):17-18.

[3]张善峰,王剑云.绿色街道——道路雨水管理的景观学方法[J].中国园林,2012(01):25-30.

[4]孙娇.城市景观建设生态功能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作者:夏颖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